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山三七PPT课件

文山三七PPT课件

1
市场开发
古籍记载 “三七”由来
食用方法 医学功能
文山三七
三七简介 生长环境
三七的传说 形态特征
分类
2
古籍记载
始载于《本草纲目》。并云:“生广西 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 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 地黄,有节。”
据《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 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20
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
1.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2.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 3.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具有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
作用; 4.抗炎症作用; 5.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
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6.抗肿瘤作用; 7.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8.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9.保护肝脏。
二 年 生 三 七
15
形态特征
• 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 -5枚掌状复叶,每枚多 数由7片小叶构成, 少数 多达9片小叶。五年以上 的三七,复叶数可达6枚。
• 各年生掌状复叶的多少受 生长发育条件影响,营养 充足,发育条件适宜,掌 状复叶数多。
16
17
三七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 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 1~3g。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 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 40%为宜。夏季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 于零下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 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土壤疏 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 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种植。忌连作,土壤酸碱 度4.5-8。
3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
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训中药之最 珍贵者。”
4
“三七”由来
三七生长在三分潮湿七分干燥的土壤中,外部环 境又需三层阳光七层阴。 三七外观形状具有“三道节子七片叶子”的特征。 三七病害繁多,十分难种。古人种三七艰辛无比, 收成时多数是三分收获,七分损失。 种植年限,民国《马关县志》杂类之五载:“三 七者,必种后三年始成药七年乃完气。”
23
食用方法
三七花
1.少量三七花(3-5朵)直接用开水(200毫升)冲泡,具有清热、 护肝、降压、镇静安神的功效。
2.少量三七花(3-5朵)与适量青果一起用开水冲泡,能够治疗 急性咽喉炎。
3.10克三七花、四个鸡蛋、先用花和鸡蛋煮10分钟,然后将 鸡蛋敲碎壳再煮30分钟,花和鸡蛋同吃,可治疗高血压。
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 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 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 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 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10
11
12
从采收情况划分
• • •
5
三七简介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
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 。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 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 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 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6
生长环境
目前公认的文山种植历史不少于400年。全 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
7
8
9
三七分类
三七从药用价值上分类
三七分为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 这三类 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 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 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 降血脂。
4.三七花放温水泡10-20分钟,把肉炒到五成熟,再将花和 肉一起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24
食用方法
三七根 三七炖鸡或炖排骨 三七炖螃蟹 三七药酒
25
三七
•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 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 根茎习称“剪口”。
• 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 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 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 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
• • •
冬 春 果 头根 块 疙
七七实
茎根瘩

,、七

三支萝

七根卜

根、七

茎须

俗根

语和
称不
羊定
肠根
13
关于“春七”和“冬七”
• “春三七”简称“春七”,是指采收当年在开花
前摘去花苔,不留红籽的三七,多在中秋节前
后采挖,少数推迟到次年二月前采挖。春七气势 足、饱满、体重、坚实、不空泡、无裂隙,细纹 紧密,横断面菊花心明显,品质好。
18
七王(泸西 2009)
七王(文山 2001) 19
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
• 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 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 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
• 《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 “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
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 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 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21
22
食用方法
三七粉 1.生吃三七粉主治: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
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 脂、高血压等。生用法:口服,每次1.0-1.5克, 外用适量敷患处。忌:孕妇忌服。 2.熟吃三七粉主治:补血、活血、用于身体虚弱、 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
熟用法:可用鸡肉炖或肉汤、牛奶、温开水送 服。每次3-5克。

“冬三七”简称“冬七”,是指采收当年培
育籽种,在收获籽种后采挖的三七,多在12
月至次年二月前采挖。冬七气势不足,瘦而皱缩, 不饱满,质地泡松,品质相对较差。
14
形态特征
• 一年生三七(子条) 只有1枚掌状复叶;
一 年
• 二年生有2-3枚掌状
生 三
复叶,每校由5-7片 七
小叶构成,开始抽薹
开花;
一 年 生 三 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