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影像诊断( 讲义)
5、纵隔间隙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性质和生长 方式等相关
上腔静脉受压:头颈面部水肿 气管受压:干咳、气急 膈神经受压:膈麻痹 喉返神经受压:声嘶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表现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纵隔原发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的种类 繁多。据文献报道,发病率居前六位的有:
①神经源性肿瘤; ②恶性淋巴瘤; ③胸腺瘤; ④畸胎瘤; ⑤胸内甲状腺肿; ⑥支气管囊肿。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前纵隔肿瘤 (胸腺瘤、畸胎瘤及胸内
甲状腺肿)
胸腺瘤 Thymoma
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 50%。多数为成年人。
最常见发生部位是前纵隔中部,其次是上 下部。临床上胸腺瘤约25%出现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
缔组织的总称。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 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入 口,下界为膈肌。 2、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
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 胸腺、胸导管、淋巴组织和结缔脂肪组 织。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3、纵隔侧位分区: 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
肿块的来源和性质上有着重要意义
三分法
(前)胸骨之后,心脏
病灶内钙化、
骨骼或脂肪 瘤灶与周围结构关系不清, 有诊断意义 浸润性生长提示恶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畸胎类肿瘤
主要诊断依据:
多位于前纵隔心 脏与大血管交界处, 密度不均,瘤灶出现 钙化、骨骼或牙齿及 脂肪等组织成分,多 可明确诊断。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前纵隔肿瘤 (胸腺瘤、畸胎瘤及胸内
甲状腺肿)
胸内甲状腺肿 intrathoracic goitre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往往贴近心底部 一般只向纵隔一侧突出,较大可向两侧凸出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例2
例1 多位于前 纵隔中部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非侵袭性胸腺瘤
包膜完整、无邻近组织浸润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例2
例1
非侵袭性胸腺瘤
畸胎类肿瘤
[影像学表现]
①多位于前纵隔心脏与大血管交界处;②肿瘤 呈类圆形,可有轻度分叶,大小不等;③若病灶内 发现钙化、骨骼或牙齿及脂肪等则有明确诊断意义
畸胎类肿瘤
[影像学表现]
病灶内钙化、 骨骼或脂肪 有诊断意义
畸胎类肿瘤
[影像学表现]
含有脂肪 成分,CT 值为负值
畸胎类肿瘤
[影像学表现]
胸内甲状腺肿
[影像学表现]
胸内甲状腺肿
[影像学表现]
胸内甲状腺肿 intrathoracic goitre
[影像学表现]
① 位置及毗邻:肿瘤大多位于气管前方和侧方, 邻近结构受压移位。
② 与颈部甲状腺的关系:CT检查结合冠状面重建 可直接显示其与颈部甲状腺组织相连。
③ 病变的密度:病变多为稍高密度,多数可见其 囊变、出血、钙化等。
常累及多组淋巴结融合成团块状
淋巴瘤 lymphoma
“夹心面包”征
易侵犯大血管气管或病灶坏死、囊变:血管呈“夹 心面包”、周围脂肪层消失;管腔受压变形、狭窄
升主动脉及气管之前
(中)心脏、主动脉弓
气管及肺门区域
(后)食管及其后部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现多采用九分法, 将纵隔分为九区:
T4
前、中、后及上、中、下共九个区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T8
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连线
肺门下缘(第8胸椎下缘)的水平线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4、纵隔CT解剖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分为两类:①胸骨后甲状腺肿,较多 见,为甲状腺向胸骨后的延伸,与颈部甲 状腺相连(直接相连或以索条相连)。②迷 走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无任何联系, 少见。
胸内甲状腺肿
[影像学表现]
intrathoracic goitre
①上纵隔增宽、密度增高,并有软组织影 向两侧或一侧突出;②软组织影与颈部相连,气 管受压、移位;③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淋巴瘤 lymphoma
是全身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结或结 外淋巴组织。
[临床与病理]
淋巴瘤分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 和非霍奇 金淋巴瘤(non Hodgkinlymphoma,NHL) 两大类,还可分出 亚型。特征性区别是在霍奇金病中可以找到R-S 细胞,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则没有。
密度不均,侵犯并推移大血管,周围脂肪层消失。
胸腺瘤 Thymoma
主要诊断依据:
前纵隔心底部 大血管前间隙 的软组织肿块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前纵隔肿瘤 (胸腺瘤、畸胎瘤及胸内
甲状腺肿)
畸胎类肿瘤
包括: ①囊性畸胎瘤,即皮样囊肿, 含外胚层与中胚层组织,多呈单房囊状。 ②畸胎瘤,即实性畸胎瘤,组织学上含三 个胚层。
包膜完整、无邻近组织浸润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平扫
增强
延迟
非侵袭性胸腺瘤
包膜完整、无邻近组织浸润或种植等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侵袭性胸腺瘤:肿块常较大、密度不均匀,
有囊性低密度区、邻近组织被浸润
胸腺瘤 Thymoma
[影像学表现]
侵袭性胸腺瘤:肿瘤边缘多个小结节状突起,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医科大学 放射诊断教研室
目的要求
1、熟悉纵隔的九分区法、纵隔的CT解剖 2、掌握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1、纵隔的定义 2、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 3、纵隔的侧位分区 4、纵隔的CT解剖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1、纵隔的定义: 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
④ 强化特点:CT增强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对比 剂在肿块中持续时间较长,提示具有摄碘 功能。
胸内甲状腺肿 intrathoracic goitre
主要诊断依据:
多位于气管的前 方或侧位,多与颈部 甲状腺相连,增强检 查其实质强化明显, 多数病灶可随吞咽上 下移动。
2.中纵隔肿瘤 以恶性淋巴瘤及
支气管囊肿最常见
淋巴瘤 lymphoma
[影像学表现]
X线胸片:纵隔影增宽,以上纵隔为主,边缘 清楚;侧位胸片肿块边缘欠清楚。
淋巴瘤 lymphoma
[影像学表现]
正位肿块边 缘清楚;侧 位边缘欠清
淋巴瘤 lymphoma
[影像学表现]
治疗前 淋巴瘤对放疗敏感
治疗后
淋巴瘤 lymphoma
HD
HD
HD
N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