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

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

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关存丰(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的情况与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

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对其实施院前急救过程中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使病情能够得以稳定,值得临床予以注意。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治疗效果;病情稳定中图分类号:R 472.2 文献标识码:B目前在临床上脑卒中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脑出血及脑梗死, 是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是残疾的一种常见疾病。

对于患有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否得到成功的救治很大程度上受发病后6小时的救治的影响, 所以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1]。

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的情况与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的目的,我们将随机抽取的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病例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共计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各49例。

在对照组中的49例患者包含有男性患者28例以及有女性患者2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54-8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76)岁左右;在观察组中的49例患者包含有男性患者29例以及有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均在55-8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2.35)岁左右。

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98例患者均在医生出诊前就已被告知猝然昏倒,患者不省人事。

在这98例患者中头或者是面部存在表皮擦伤并且发生渗血的有12例;有4例患者存在上肢表皮擦伤并且发生出血的现象;有3例患者存在下肢踝关节骨折;有2例患者发生了髋关节骨折;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有6例;发生由于分泌物而导致窒息的患者有11例,存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塞症状的患者有60例。

对患者给予CT 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为基底中区出血的患者有62例;为丘脑出血的患者有19例;为脑干出血的患者有17例。

1.3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08年7月-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98例,将这98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每组包含有患者49例。

将其中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将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并作比较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的搬运、现场急救、监护与急诊科交班以及护理记录等方面均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管理学会《院前急救诊疗常规》予以展开。

98例患者均给予吸氧处理,并且有21例患者采取了辅助人工呼吸;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心电监护并给予静脉输液;给予吸痰处理的患者有35例;实施止血包扎固定处理的患者有19例;在现场以及途中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有35例。

1.5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

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对照组 49 19 25 5 89.80观察组 49 32 16 1 97.96P - <0.05 <0.05 <0.05 <0.053 讨论院前急救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在接诊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对行为进行干预。

急救人员在接到指令出诊后,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将车辆行驶位置以及预计到达时间向家属予以及时准确的告知;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对家属不要惊慌以及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或者是乱服药物等进行叮嘱,尽量让患者就地平卧,对存在呕吐症状的患者让其头偏向一侧,将衣领裤带解开有助呼吸[2];② 现场急救。

到达现场后应对伤情进行评估。

并且应以最快的迅速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

让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呼吸支持。

若是患者带有假牙应将假牙取出;若是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或者是呼吸骤停的现象应立即给予简易的人工呼吸器对其进行辅助呼吸。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且要对穿刺部位予以加强固定避免出现脱出,使输液管道保持通畅,并且使抢救药物的及时应用得以保证。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对是否存在呕吐、剧烈头痛、烦躁等脑疝的前驱症状进行判断[3];③ 搬运以及途中的安全监护。

采用铲式担架尽量做到轻、稳、快的方法搬运患者并且使患临床研究· ·者的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在转运的途中给予患者舒适的卧位,并对担架予以妥善固定,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4]。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及时的院前抢救以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对进一步的院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注意。

参 考 文 献[1] 王承辉,阮海林,杨春旭,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就医时机的调查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11):1021-1022.[2] 冯海峰.312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12):1227-1228.[3] 文涓,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08):188-189.[4] 王俊梅,王哲,袁钰贵.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模式的探讨[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5(12):1290-1291.(高娟 编辑 )临床研究· ·生肌散加减治疗上消化性糜烂、溃疡70例的体会高成明(陕西省略阳县城关镇何家坟村卫生室,陕西 略阳 724300)摘要:我卫生室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两年间共收治上消化性溃疡、上消化性出血患者230例。

年龄最小者18岁,年龄最大者65岁,平均年龄41.5岁。

其中男性患者182例,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者65例,糜烂性食道炎和糜烂性胃窦炎者117例。

女性患者48例,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32例,糜烂性食道炎和糜烂性胃炎者16例。

以上患者160例接受西医对症治疗,70例自愿接受中药生肌散加减治疗,以上两组对照治疗结果显示,服用中药的效果比用西医治疗的效果好,并且疗程明显缩短,无毒副作用,止血止痛快而且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局部治疗作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糜烂;出血;生肌散中图分类号:R 364.1 文献标识码:B1 临床资料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本病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伴恶心等症状。

少数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较重,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较重,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

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

容易产生溃疡的部位胃主要可分为胃体部(上2/3)和幽门部(下1/3)两个部分,胃溃疡大多发生在幽门窦胃角部附近。

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溃疡的部位将逐渐移向胃体部上部的食管附近。

十二指肠溃疡多半发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肠球部。

2 治疗方法2.1药物组成血竭6g、儿茶6g、冰片3g、象皮6g、煅瓦楞子9g 、煅牡蛎9g、白芨10g、朱砂七10g、生地黄12g 、蒲黄炭10g。

2.2临床配伍胃寒而疼痛者加良姜、茴香、干姜;夹湿者加藿香、白术、苍术、白寇、砂仁。

夹热者加黄芩、黄连。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火麻仁、麦冬、沙参、石斛。

夹淤血者加红花、桃仁、郁金。

气滞者加香附、柴胡、佛手、青皮。

血虚者加熟地黄、当归、阿胶、桑葚子。

气虚者加人参、炙黄芪。

以上药物根据病情需要调节用量并制成散剂,每天3次搅成糊状吞服,使药物黏附在胃肠黏膜皱襞上起局部治疗作用,服药后不宜喝水,以免冲淡药物。

达到化瘀止血祛腐生肌作用使糜烂面和溃疡面早日愈合。

3 典型病例3.1刘某,男,56岁住略阳发电厂,2011-9-22因生气长期空腹饮酒,致胃痛反酸黑便反复发作近日加重来我院就诊,查:患者精神差,痛苦面容,消瘦,面色暗黄,头发枯燥,眼结膜苍白,血压80/55mmHg随给以急诊三常规检验,胸腹透及胃镜检查见:血红蛋白5g、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6000,血小板85。

粪便常规见满视野红细胞,脓球及白细胞。

胸腹透未见异常,胃镜下见食道及胃体胃黏膜以及幽门窦大面积充血,食道喷门见散在多处糜烂面有渗血,十二指肠球部见多处糜烂面有渗血部分较大的糜烂面表面附有白色脓性黏膜,基地潮红。

提示急性糜烂性食道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患者舌质淡,中部有瘀点,舌边尖红,脉细数。

立即给以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治疗并以上方加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红花、阿胶、黄芪、当归研末冲服。

嘱其禁饮食,第二天疼痛缓解,第三天吃流质饮食,第四天疼痛已不明显,大便颜色正常镜下偶见红细胞。

患者面部肤色变为红润,精神好转,在患者强烈要求下出院,嘱其禁饮酒、吸烟、以及辛辣酸甜食品,继续服用以上药物三个月后复查:胃镜下见胃及食管、十二指肠黏膜红润,血压及血象恢复正常。

3.2田某,男,48岁住县城东关宏泰小区,2010-3-18因饥饿时感胃痛反酸反复发作今天加重前来就诊查患者精神可,面容消瘦,脐上偏右侧压痛明显血压100/70mmHg,血象正常,大便常规见四个红细胞,有两个脓细胞。

胃镜示胃窦部见两处0.5×0.3cm,0.4×0.6cm溃疡面,有渗血,基底部潮红充血。

在给患者交代清楚后给以上方治疗,服药一周后疼痛消失,大便检验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