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伦勃朗《浪子回头》作品赏析

初中美术伦勃朗《浪子回头》作品赏析

初中美术伦勃朗《浪子回头》赏析
一、作品赏析
1.画面分析:画面中的小儿子穿着棕黄色的内袍,双膝跪地,依偎在穿着红袍的父亲的怀中,破烂的鞋子从脚上掉落在地上,衣不蔽体。

而他没有头发,一个人的头发被剃光,象征着个人的记号被剥夺。

脚上的水泡和凉鞋滑脱出清晰可见的伤痕,暗示出路途的艰辛与苦难。

已失去了一切,除了腰上佩戴的那把短剑,是他贵族的象征。

他依然记得自己的身份,记得自己是父亲的儿子,否则他一定会典当变卖这把宝剑,正是因为铭记着这儿子的身份,使他下定决心,回头是岸。

画面中父亲已经年迈,看上去虚弱却非常慈祥,他的双眼因思念小儿子而失明,双手因痛心而痉挛,正颤抖地摩挲着小儿子的后背,而小儿子却低着头不敢仰面直视父亲,说着自己要痛下决心悔改的话语,让人感到激动又温暖。

画中小儿子的哥哥——大儿子,却处在画面的阴暗之中,与父亲激动拥住小儿子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大儿子的冷漠和排斥,袖手旁观。

整幅画面笼罩在暖红色的光线照耀之下,如同熠熠生辉夺人眼目的红宝石一般,在镜面中闪闪烁烁展示众人。

画中的色调对比强烈,在浪子刻画的部分,所穿的黄色内袍和浪子跪地的石砖使用的是亮调子,而父亲背后的仆人和大儿子却处在漆黑的暗调子之中,从暗到亮涂抹的色层很通透,用色也很少,几乎只用“红与黑”,却可以让生动的色彩对比鲜明。

模糊的黑色阴影,使人物在其中棕红色的空间中显出轮廓,父亲与浪子这组人像用色微妙,如同素描一般,父亲那红色的披肩,在画面中显得格外纯净。

伦勃朗将光源集中在画面的视觉焦点上,而把其他细节都虚化在微弱黑暗的光影之中,这显然是受到卡拉瓦乔那黑影强光的艺术手法的启发。

画笔油彩和整体精神都交相呼应,并且无一笔法重复。

次要人物冷漠、毫无表情,让人想起伦勃朗后半生的蹉跎与境遇。

一道长长的暖色调光和浓郁厚重的台阶在画的底边,使画面沿着方形底座有了纵深的空间感。

伦勃朗运用他自己发明的独特的油画厚堆技法,运用强烈的笔触,更加强化了画面的厚重与沧桑的感觉,也使得画面效果更具深度。

看似并不华丽的色彩与含蓄的人物表达中更透露出内在的美与高尚。

(考试中的简单写法:画面中年迈的父亲拥抱着小儿子的场景让人感到激动又温暖。

而大儿子却处在画面的阴暗之中,与父亲激动拥住小儿子的画面形成鲜
明对比,突出了大儿子的冷漠和排斥,袖手旁观。

画家把真实和质朴放在第一位,人物形象含蓄甚至并不那么完美,却能体现出一种内在精神气质,表现出微妙的精神状态,洋溢着灵魂的美和高尚,十分耐人寻味。

在油画技法方面,通过对光的概括强调突出了视觉焦点,厚重的颜料与强烈的笔触使得画面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2价值与意义:《浪子回头》这幅作品彰显了崇高真挚的情感,是伦勃朗的信仰告白。

这样的绘画无疑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