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资源研究现状姓名:小星星班级:xx级种工一班学号:xxxxxxxx中国植物资源研究现状一、现状中国植物资源(botanical resources of China)按照遗传学观点,每一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
现知中国高等植物有2.7万多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利于人类的。
各种有用植物都归属不同分类单位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可以进行杂交育种,产生新的优质后代。
长期栽培的植物也因不同程度的特化,而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征。
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方的强烈污染,已使一些植物种类濒危或绝灭,而种质的损失是不可再造的。
因此在中国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种质库”。
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中国植物资源丰富,据60年代初的普查,按单项用途一种一次计,共2411种,尚不及全国植物种类的1/10。
植物的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质资源5大类:【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和间接(饲料、饵料)食用的植物,可分为7类。
①淀粉、糖类植物。
如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百合、慈姑、菱等,是中国野生淀粉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
各种橡子种实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可供食用及酿酒等;含糖及甜味植物有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马槟榔、甜茶(石栎幼叶)等。
②蛋白质植物。
包括小球藻、叶蛋白、食用菌类、四棱豆、派克豆等。
③油脂植物。
初步查明全国野生油料植物含油量在15%以上的约1000种。
其中木本油料含油量在20%以上的约300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如蝴蝶果、油瓜、榛子、文冠果及各种野生油茶、核桃、松籽等。
④维生素植物。
以各种野生植物为主,如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及蔷薇属的许多种,其鲜果一般每百克含维生素200~800毫克。
缫丝花(刺梨)可达2000毫克。
⑤饮料植物。
除茶叶、可可、咖啡三大饮料外,还有若干地区性饮料植物(主要是代茶植物),如云南的扫把茶,四川的白茶,广东的布渣叶、鸡蛋花及中国传统的槐花、桑叶茶、菊花茶、金银花等。
⑥食用香料色素植物。
苏仿木、茜草、红花、姜黄等为中国传统食用色素。
香茅、木姜子、花椒、茶辣及砂仁、三奈、八角、桂皮等为中国特产调味香料。
⑦植物性饲料、饵料。
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荚果、构树叶、高山栎、各种野芭蕉、芭蕉芋等。
【药用植物资源】可分为2类。
①中草药。
载于历代本草的中药在500种以上,常用的有300多种,绝大部分来自野生植物,但多逐渐栽培。
如三参(人参、党参、丹参)、杜仲、黄连、贝母、天麻、枸杞、当归、川芎、柴胡、甘草、栝楼、桔梗等,均为较名贵的或常用药。
全国药草达5000种以上,常用的约400种,有些已进行栽培和制造成药,或作为化学药品的原料,如萝芙木、三尖杉、锡生藤等。
②植物性农药。
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百部、无叶假木贼等共约500种。
它们含有除虫菊素、植物碱、糖甙类等物质,有杀虫灭菌或除莠的功能。
还有植物激素如露水草(含脱皮激素)、胜红蓟(含抗保幼激素)等,也可作农药用。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科、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①木材资源。
中国是少林国家,而且森林分布不均,随木材的大量采集和森林资源的减少,今后进行树种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人工营造速生、珍贵木材将是重点工作之一,如团花、八宝树、望天树、阿丁枫、毛麻楝、泡桐、杉木、各种杨树等都是优良速生树种。
②纤维资源。
中国重要纤维植物有190种,主要利用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锦葵、木棉、罗布麻等的根、茎、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以纺织、造纸、编制等。
竹类、芦苇、稻草、麦秆、玉蜀黍皮资源最富,用途最广。
③鞣料资源。
鞣科植物含有丰富的单宁,不仅可以烤胶鞣革、制药,并已发现还是优良的去水垢物质。
各种落叶松、云杉、铁杉、黑荆树、红树、儿茶等都是重要单宁原料植物。
④芳香油资源。
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物中约有60余科含有芳香油植物。
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依兰香、金合欢、安息香等都是中国用于生产的香料植物。
⑤植物胶资源。
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如松科的很多种,豆科的槐、瓜儿豆、金合欢、黄芪等,杜仲、多种卫茅、夹竹桃科的鹿角藤、花皮胶、杜仲藤及菊科的橡胶草、银叶菊等。
他们分别产各种胶脂,但栽培的三叶橡胶树仍是现今橡胶的主要来源。
⑥工业用油脂资源。
在含油量20%以上大约300种木本油料中,工业用油树种占50%以上,如油桐、漆树、乌桕、风吹楠属植物等。
桐油、生漆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工业能源植物还有续随子、马利筋等以及新近引种成功的西蒙德木。
⑦工业用植物性染料。
如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姜黄等。
【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有5类。
①防风固沙植物。
如木麻黄、大米草、多种桉树、银合欢、毛麻楝、杨树、琐琐、柽柳、沙拐枣等。
②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
如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油楝、黄檀、洋槐、锦鸡儿、胡枝子、榛葛藤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
③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
如桤木、碱蓬(钾肥植物)、紫苏(增加土壤有机质)、田菁、紫云英、红萍等。
④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
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
中国到处都有各色观赏植物,如菊梅、牡丹、芍药、海棠、山茶花、杜鹃花、樱花、报春花、龙胆、百合花、兰花及龙柏、水杉、台湾杉、珙桐、棕榈等。
⑤监测和抗污染植物。
如碱蓬可监测环境中汞的含量,风眼兰能快速富集水中的镉类金属,清除酚类。
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极大作用,许多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二、存在问题(1)野生植物的保护意识尚需提高;由于城市建设、工农业发展、村镇建设、人口增加对山区土地与生物资源依赖程度增加,在一些地方领导的思想中,生态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真正把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认为“野生无主,谁猎谁有”;野生植物主管部门人力不足、执法尚不够严格。
(2)相关法律法规滞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野生植物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周边群众乱捕滥猎、乱挖滥采、挖沙采石、乱占林地等致使一些需求量大的野生植物种资源下降到濒危程度。
违法分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手段也日趋先进,而且处罚力度较之盗猎的暴利乃九牛一毛,犯罪分子为暴利所趋“愈罚愈猎”,现行法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3)补偿机制不完善;目前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的野生动物危害群众家畜、家禽、庄稼等情况,由于缺乏专项补偿资金而束手无策,无法让群众满意,以至于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形成逆反心理,造成新的矛盾。
三、改进措施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以生物学为基础,将生物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科与政治、经济、法律、人口等社会学科进行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开展植物多样性编目中国植物志及各地方植物志的编写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濒危及濒危植物的调查、鉴别和评价。
对濒危物种以及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类群的研究保护,特别对于其致濒机理的研究将对植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大作用。
加速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红色名录的编著。
通过互联网使有关植物多样性的信息更易于获取。
建立多样性的价值评价方法。
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政府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具体的措施有:(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
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工作实际,协调一致而又经常性的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修改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以利于实际执法操作。
行政执法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占林地、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植物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有效遏制破坏野生动物植物案件的发生。
要将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切实用法律的形式保护起来。
保护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终要通过保护,更加有效地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2)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健全机构;目前除保护区管理局外,县级及其以下林业部门尚无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基本处于有林业局、林派所或乡镇林业站代管,责任不明确,不利于全面保护。
建立健全专职机构,实行专人负责,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加大保护力度。
同时,有计划地建立珍稀动植物科普基地,更好地保护稀有珍贵和濒危种类,使自然保护区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科学研究室和生物基因库。
要建设必要的?望塔、观测站等辅助设施,加强对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防疫工作。
在防治病虫害工作中,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避免环境污染。
(3)完善补偿制度体系,发展生态经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因保护野生动植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和地方应给予补偿,并形成有效机制。
所以,国家必须制订相应的补偿标准和程序,使其形成规范、合理、有序的赔偿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性。
要根据各地自身优势,依法利用保护区内的土地、景观、水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
结合保护区当地民俗风情,引导和帮助群众合理利用动植物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4)筹措资金,加强科研,推动保护事业良性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要将野生动植物保护纳入预算经费,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专项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
成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通过有组织性的行为,募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救护基金。
用活用足现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严格征收资源保护费等。
保护区要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开展资源调查,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系统,整理完善物种、生境、生态系统和景观状况等相关基础数据与图片的数据库,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信息,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动态管理。
进行资源学、生物学、生态学、保护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和野生动植物栖息与保护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技术等研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一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但尚未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更是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威胁,兰科植物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我国约有兰科植物173属1200多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
但由于兰科植物未被列入已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导致兰科植物的保护目前没有法律依据,加之许多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其野外生存状况很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