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 聚合物的非晶态

5 聚合物的非晶态


黏流态
温度进一步升高,链段运动的松弛 时间继续缩短,而且整个分子链移动的 松弛时间也缩短到与我们实验观察时间 标尺同数量级,这时聚合物在外力作用 下便发生黏性流动,它是整个分子链相 互滑动的宏观表现。这种流动同于低分 子液体流动相似,是不可逆的形变,外 力除去后,变形不再能自发恢复 ,这 种状态称为黏流态。
如果在季碳原子上做对称双取代,则主链上内旋转位垒 反而比单取代时小,链柔软性回升,因此Tg下降,例如:
值得注意
必须指出,并不是侧基的体积增大, Tg就一定提高,如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 丙烯酸酯)就随酯基的分子量加大而Tg下 降,这可以理解为柔性侧基的增速作用, 见表5-4:
聚甲基丙烯酸酯的酯基大小对 Tg的影响
(2)取代基团的空间位阻和侧链的柔性
在单取代乙烯聚合物-(CH2-CHX)-中, 随着取代基-X的体积增大,分子链内旋转位 阻增加,Tg将升高;
温度-形变曲线或热机械曲线
三种力学状态的特征和微观解释
取代基团的空间位阻和侧链的柔性
在1,1-双取代基的聚烯烃,在季碳原子 上,不对称取代时,其空间为组增加,Tg提 高。如下表:
(3)分子间力的影响
旁侧基团的极性,对分子链的内旋转 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侧基极性越大,Tg越高。
分子间氢键可使Tg上升,引入 金属离子也可大大提高Tg
2、其他结构因素的影响
(1)共聚与共混 无规共聚物的Tg介于两种共聚物组分 单体的聚合物的Tg之间,所以共聚是改变 Tg较好的方法如果两种单体性质相差较大, 使其高聚物分子堆砌紧密程度较差,分子 链的活动增加,Tg下降;如果两种单体间 存在极性基团或氢键相互作用,致使其高 聚物分子链活动性减少,Tg升高。
三种力学状态的特征和微观解释
5.3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
玻璃化转变是非晶态高聚物(包括部 分结晶高聚物中的非晶相)发生玻璃态— —高弹态的转变,其分子运动本质是链段 运动发生“冻结”—“自由”的转变。在玻 璃化转变区,高聚物的一切物理性能都发 生急剧甚至不连续的变化。熔化是属于一 级相转变,一级相转变通常发生在0.2℃这 样的狭窄的温度范围内,玻璃化转属于二 级相转变,玻璃化转变区一般在10~20℃。
5.3.1 玻璃化温度的测量
所有在玻璃化转变过程中发生突 变或不连续变化的物理性质:如模量、 比容、热焓、比热、膨胀系数、折光 指数、导热系数、介电常数、介电损 耗、力学损耗、核磁共振吸收……都 可用来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面介 绍几种常用的方法(见108页)
1.膨胀计法(实验室法)
(1)将试样先装入安培瓶中 (2)然后抽真空 (3)将水银或与试样不相溶的高沸点液体 充入瓶中至满,液面达到细管内一定高度 (4)用水浴(或油浴)以每分钟1~2℃ 的升温速度加热安培瓶,同时记录温度和 毛细管内液面高度,聚合物样品受热体积 要改变,使毛细管内液体高度发生改变, 作液面高度-温度曲线图,曲线转折处的温 度即为 Tg
第五章 聚合物的非晶态
高分子凝聚态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 和实际意义。正确的凝聚态结构是建立聚合物各 种本体性质理论基础,而且研究高分子凝聚态结 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可以为通过加工成型条件获得具有预定凝聚态结 构和性能的材料提供科学依据。高分子的凝聚态 结构包括非结晶态结构、结晶态结构、液晶态结 构、取向态结构和共混聚合物的织态结构等,这 一章主要讨论非晶态和取向态。
工业上软化点测定方法
软化点测定有很强的实用性,但 没有很明确的物理意义。对非晶高聚 物,软化点接近 Tg ,当晶态高聚物的 分子量足够大时,软化点接近 Tm ,但 有时软化点与两者相差很大 软化点测定:马丁耐热温度、 热 变形温度、 维卡软化点
A 马丁耐热温度
马丁耐热温度的测定是在马丁耐 热烘箱内进行的。 定义:升温速度为50℃/h, 标准试样受弯曲应力50kg/cm2时, 试样条弯曲,指示器中读数下降6 mm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马丁耐热温 度
马丁耐热温度测定原理
B 热变形温度
定义:升温速度为2℃/min,负 荷为18.5kg/cm2,试样的尺寸为 (120×15mm),随着温度的升高, 它将产生弯曲变形,当试样中点弯曲 挠度(试样着力处的位移)达到 0.21mm时的温度就称为热变形温度。
C 维卡软化温度
维卡软化温度用于塑料、皮革测 试较多,测定的是“针入度”。和热 变形温度测定原理一样,只不过试样 是圆片或方片, 形变到达一定深度 时的温度称为维卡软化温度。 (PVC:0.1mm)(沥青也用“针入度” 表征耐热性)
高弹态(橡胶态)
随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的能量逐渐增加,整个分 子的移动仍不可能,但分子可以通过内旋转不断改变构 象,链段可以移动。换言之,温度升高,链段运动的松 弛时间减少到与实验测定时间在同一数量级,我们可以 观察到链段运动,聚合物变成了高弹态(橡胶态)。 在高弹态下,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分子链可以通 过单键的内旋转和链段的的改变构象以适应外力的作用, 受到外力时,分子链从卷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在宏观 上表现发生很大的形变,一旦外力消除,分子链又通过 单键的内旋转和链段运动的恢复到原来的卷曲状态,在 宏观上表现出弹性恢复。变形所需的外力比玻璃态形变 小得多,形变有大得多,这种形变称为高弹形变(弹性 模量105~107Pa)。在这种高弹状态下,链段运动像液 体,分子运动像固体。
折迭链缨状胶粒模型(两相球粒模型)
(1)模型包括了一个无序的粒间相,从而能为橡胶 弹性变形的回缩力提供必要的构象熵,因此可以 解释橡胶弹性的回缩力。 (2)非结晶相聚合物的密度大于完全无序模型计算 的密度; (3)模型的粒子中的链段的有序堆砌,为结晶的迅 速发展准备了条件,这就不难解释许多聚合物结 晶速度很快的事实。 (4)某些非晶态聚合物缓缓冷却或热处理后密度增 加,电镜下还观察到球粒增大,这可以用粒子相 有序程度的增加和粒子相的扩大来解释。
两个模型的共同之处
总之,聚合物的结晶体的有序性小于 低分子结晶体;聚合物非晶态的结构有序 性大于低分子非晶态 。
5.2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如果取一块非晶态聚合物试样,对它 施加一恒定的力,观察试样发生变形与温 度的关系,我们便会得到如图5-4中所示的 曲线,通常称为温度-形变曲线或热机械曲 线。
Tg 的实用意义:是高聚物特征
温度之一,作为表征高聚物的指标, 可用来确定热塑性塑料的最高使用 温度和橡胶的最低使用温度。 高于 Tg 则不能作塑料用,因 为已经软化;低于 Tg 就不能当橡 胶用,因为已成为玻璃态(硬化)。
常温下处于玻璃态的高 聚物通常用作塑料 常温下处于高弹态的高 聚物通常用作橡胶 粘流态是高聚物成型的 最重要的状态
(4)增塑剂或稀释剂
在高聚物中加入增塑剂能有效地降低 Tg。纯PVC的Tg为78℃,在室温下是刚性 塑料,加入4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后,玻 璃化温度降至-30℃,可制成室温下柔软的 制品。增塑改变Tg比共聚效果更明显。
(2)交联
随着交联点密度的增加,聚合物的自 由体积减少,分子链的活动受到限制的程 度也增加,相邻交联点之间的平均链长变 短,所以交联作用使Tg上升。
表5-5 交联作用对聚苯乙烯Tg的影响
(3)分子量
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分 子量较低时一般随聚合度可能提高,当 分子量超过一定的值后,Tg随分子量变化 不明显。
试样的力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
把非晶态聚合物按温度区域不同划为 三种力学状态—玻璃态、高弹态和黏流态。 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花 转变,对应的转变温度即玻璃化转变温度, 简称玻璃化温度,通常用Tg表示。而高弹 态与黏流态之间的转变温度称为粘流温度, 用Tf表示。
玻璃态
在玻璃态下,分子运动的能量很低,链段处于 冻结状态,只有较小的运动单元、如侧基、支链和 小链节等才可以运动,高分子链不能发生构象的变 化,,也可以说,链段的松弛运动几乎为无穷大, 大大超过了实验测定的时间范围,外观表现像小分 子所谓玻璃差不多。在玻璃态下,材料受到外力时, 由于链段运动被冻结,只能使主链的键角和键长有 微小的变化,在宏观上形变较小,形变与受力的大 小成正比,外力消除后,形变立即恢复。这种力学 性质称为虎克定律,又称普弹性,非晶态聚合物处 于具有普弹性的状态(弹性模量1010~1011Pa), 称为玻璃态。
5.1 非晶态聚合物的结构模型
对非晶态结构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 在历史上提出过许多模型,但无规线团模 型和折叠链缨状胶束粒子模型较为合理。
无规线团模型
Flory认为非晶结构完全无序,均相无 规线团(一麻袋蚯蚓)。线团分子链之间 是任意相互贯穿和无规缠结的,因此非晶 态聚合物在凝聚态结构上是均相的。
温度-形变曲线或热机械曲线
高聚物受热情况
当温度较低时,试样呈刚性固体状, 在外力作用下只发生非常小的形变;温度 升高到某一定范围后,试样的形变明显增 加,并在随后的温度区间达到一相对稳定 的形变,在这一区域中,试样变成柔软的 弹性体,温度继续升高时,形变基本上不 变;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则形变量又逐渐 加大,试样最后完全变成黏性的液体。
认为非晶态是无规线团模型的实验依据
1、橡胶的弹性理论完全是建立在无规线团模型的基 础上。 2、在非晶态聚合物的本体和溶液中,用高能射线使 高分子交联,并未发现本体体系中分子内交联 的倾向比溶液中更大; 3、用X光小角散射实验测定含有标记分子的聚苯乙 烯本体试样中聚苯乙烯的回旋半径与溶液中聚 苯乙烯分子的回旋半径相近; 4、中子小角散射的实验结果也表明非晶态高分子是 无规线团。
高分子物理
主讲教师:张少华
第五章 高聚物的非晶态
5.1 5.2 5.3 5.4 5.5
非晶态聚合物的结构模型 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 非晶态聚合物的黏性流动 聚合物的取向态
第五章 聚合物的非晶态
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是指高分子链之 间的排列和堆砌结构。 高分子的链结构是决定聚合物基本性质 的内在因素,凝聚态结构随着形成的条件 的改变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凝聚态结构 是直接决定聚合物本体性质的关键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