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A SPHALT TECHNOLOGY
沥青技术
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

该种材料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

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15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C30混凝土板。

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

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

脱空板块的处理
脱空板块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板底压浆。

利用灰浆泵的压力将水泥浆液通过预先钻好的孔洞直接压入板下,填充板下出现的空洞,使基层重新稳定。

旧反射裂缝的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这种路面结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沥青加铺层会受到反射裂缝及其产生的反
射应力的影响。

环境与交通量因素的负
效应常常使裂缝迅速扩散,严重影响沥
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保证水泥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后不出现反射裂
缝,在修复旧路面的基础上,还必须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新的沥青混凝土加
铺层之间采用设置缓解应力中间夹层及
增设结构补强层等措施。

它的作用是和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协同受力和变形,改
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应力应变状态,
改善加铺层的应力分布,提高面层的抗
变形能力,以增强加铺层防反射裂缝的
能力。

其具体措施:①用人工清扫或用
水清洗已处理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同时
一定要保持路面干燥。

②铺筑防水材
料:沿原有水泥混凝土面板纵、横向接
缝处铺筑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
卷材宽度1m。

防水卷材施工采用热熔
铺贴法,在纵、横向接缝处涂刷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底油,要求涂刷
均匀,一次到位。

然后将防水卷材按位
摆正,用喷灯加热卷材卷材和混凝土面
板,待卷材表面熔化后开始铺贴,要求
压实压平,防止翘边。

③铺洒沥青粘层
油:在准备好的干燥旧路面上,喷洒粘
层油,粘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④铺
筑0.8cmES-3型稀浆封层。

⑤铺筑玻纤
格栅:在水泥混凝土面板纵、横向接缝
处铺筑玻纤格栅,玻纤格栅应用铁钉及
铁皮将玻纤格栅固定在沥青混凝土应力
吸收层上,防止沥青摊铺将玻纤格栅卷
起。

⑥注意事项:玻纤格栅铺筑过程
中,应封闭交通,除施工车辆外,其它
车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允许在铺好的
玻纤格栅上缓慢通过。

施工过程中应避
免车辆在玻纤格栅上转弯或急刹车。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由行车荷
载和防止反射裂缝两个因素控制。

旧水
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强度较高,其
上铺筑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强度满足行
车荷载需要,关键是防止反射裂缝的产
生。

多年的研究表明,过厚的沥青混凝
土面层由于受温度影响,各部分容易产
生裂缝。

因此,设计厚度标准应与一般
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一样,在满足承
载能力的前提下,路面结构层厚度应有
良好的水稳定性和高温强度,沥青混凝
土面层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加铺层
厚度首先要满足原路面纵向线形,旧路
改造一般采用两层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结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最小厚度为
8~10cm比较理想,一层为最小厚度
5cm的沥青混凝土整平层,一层为4 cm
左右的抗滑表层,实现与其它沥青路面
一样,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构造深度和
密实度等。

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
的根本所在,关键的材料沥青要选重
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其性
能、指标必须符合高等级路面施工要
求。

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一个整
体骨架作用来抵抗路面的变形,集料
本身的强度特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
性、集料的棱角性和集料的级配对沥
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温稳定性和
水稳性起决定性作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文/许晓岭
TRANSPOWORLD 2012No.17(Sep)
264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中,其混合料类型的选择一般是:中、下面层采用空隙率小,不透水的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AC型。

上面层则采用表面比较粗糙的AK型作为抗滑表层。

AC型是一种密实型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矿料级配按最大密实原则设计,属于连续性级配,强度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混合料的粘聚力和内摩阻力,因为结构密实、空隙率小,所以A C型路面的水稳定性较好,但是,由于其表面不够粗糙,耐磨、抗滑、高温抗车辙等性能明显不足,并且矿料间隙率也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在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上面层最常采用的结构是防滑性能好的AK结构。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

①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和时
间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
的摊铺效果。

②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
中,必须将其充分覆盖,以防止沥青在
高温时受阳光、空气所造成的氧化及沥
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
混合料的摊铺
为确保罩面后的平整度满足规范
要求,采取如下摊铺方法:1)首先按
纵、横坡每10m设一标高墩,上面架
设导线,待摊铺的纵、横坡满足设计
要求并稳定后再改用浮动梁进行自动
控制;2)随时调整摊铺速度与供料速
度相平衡,确保均匀、连续不问断地
摊铺;3)尽量进行全路幅一次摊铺,
若使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时,应
注意前后间距不要超过10 m,以免形
成施工冷缝。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紧跟着摊铺
进行,碾压顺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
压,碾压时应按照由下至上,先静后
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并严格控制
碾压温度。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或
未冷却的路面上转向、掉头、制动或停
留。

通车一年多来,路面使用状况较
好,未出现严重的病害。

结束语
通过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
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造旧水泥混凝土
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
改善道路的使用品质,延长路面的使用
寿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沥青路面的
水稳定性。

作者单位:石家庄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基础建设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建设,一些以市政道路为骨架的基础设施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沥青路面是目前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选择,并且大量应用于市政道路的建设中。

然而,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黑色化施工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至今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黑色化施工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产业高速发展,并且十分明显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然而,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公路密度、技术等级等方面与发达国
家的差距还很大。

经济发展得越快,对
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急需对
以往的低等级公路进行扩建以及改建进
而满足这种需求。

通过目前的形势来看,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黑色化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问
题,本文仅从市政管网的改造、路面排
水不畅、路面抬高等三个方面对其存在
的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加以阐述。

而相关人员对于其他方面的一些
问题也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并逐步完
善各种不足。

市政管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过去所建造的市政管网等市
政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
求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所以为
满足现代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建造功
能完善的管网系统或者对旧的管网进行
一定程度的改造是现阶段势在必行的一
件大事。

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政管网都存
在着非常严重的漏水现象,与人们的日
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市政管网中的排水管
网,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
响,例如雨水多的季节里出现“水浸
街”等问题就会对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安
全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

在对市政管网进行改造的过程
中,应该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
决措施,例如当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
加高后,应该将管井、管盖也相应地
抬高,并与路面的高度相同,保持路
面的平整。

如果处理方式不合理或者
不恰当,在行车进行碾压后,将会很
容易出现倾斜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黑色化施工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文/程劲光
2012年第17期265
(9月上)《交通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