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服务贸易(2011)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2011)ppt课件

第一节 国际服务的基本概念
一、服务概念产生 自由物品 free goods
物 品
商品(货物) goods
经济物品
economic goods 服务(劳务) service
• •
(一)服务的定义 经济学中一般把提供非实物形态的经济物 品称为服务。“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 通过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这是相对 于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 阳光、空气等而言的。经济学中对服务的 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最早定义了服务的内 涵和外延,他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写道: “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 是资本的产物。” • 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花了大量篇 幅表明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服务是劳 动生产的效用并未固定或体现在任何物体中, 即给予一种快乐,消除不变或痛苦,时间可 长可短,但不会使人或物的性质得到永久性 改变。
教材与参考书
• 1教材:叶全良、王世春:《国际商务与服务贸易》。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5年 • 2参考书目 • (1)张汉林编著《国际服务贸易》,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 社 2002年11月 • (2)卢进勇等《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北京:中国对外 贸易出版社,2002年11月 • (3)伍贻康、张幼文著《粘合剂: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中的服 务贸易》,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 • (4)陈宪、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上 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 (5)王粤著《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 (6)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产业特征与贸易政策》,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考试
作业与听课:30% (闭卷)考试:70%
第一章 服务、服务业及其服务贸易概述 • 本章教学目标 • 1.理解服务的含义、分类及其与现代经济 的关系 • 2.掌握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和发展进程 • 3.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与特点 • 4. 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服务与服务业概念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服务的研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 代以来,随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在发达国 家的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人们对这一 领域的关注越来越高。经济学家们对服务的 定义也趋于多样化和精准化。
• 1.富克斯观点 • 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中最早对二战之 后的美国的服务经济做过经典性的研究,他 从服务的“特殊性”,将服务定义为:“服 务就是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在消费 者在场参与的情况下提供的,它是不能运输、 积累和贮存的,它缺少实质性。”
• 1850年巴斯夏在其《和谐经济论》中对服务 的定义产生了突破性的贡献,他这样定义: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 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说,劳务则是 需要和满足”,“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 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而且 劳务同样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 同努
• 马克思也提出了自己的服务经济学理论,他认为: “服务这个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务所提 供的特殊实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 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务的特殊使用价 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 务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 • 在马克思的定义中他肯定服务是劳动产品,具有实 用价值,与其他产品相比只是形式上的不同。马克 思对服务这种高度的概括式服务经济理论日趋成熟。 •
国际服务贸易(2011)教学
教学目的
1、理解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2、掌握WTO框架的下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3、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发展的机 遇与挑战及其相关政策
课程特点
1.
2. 3.
以服务和服务业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贸 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细化,是国际贸易研究对 象的分解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 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偏重理论性。
• 2.希尔观点 • 希尔在1977年出版的《论商品与服务》中提出 了现在被经济学家广泛采用的定义,他说: “服务应定义为隶属于某一经济单位的状况的 改善性变化,所谓改善既可以采取消费单位所 拥有的一种商品或一些商品的物质变化形式, 另一方面,改善也可以关系到某个人或一批人 的肉体或精神状态。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这种变化是同一过程的变化。” • 希尔是把对服务的认识和服务的基本特征相 结合,概括出了服务区别于一般商品的性质。 •
• 3.附有少部分商品的服务状态:如空中旅行 的头等舱,除提供服务外,还附有食品和报 刊等; • 纯服务状态:如心理咨询、家政服务等服务 者直接为顾客提供相关的服务。 • 服务于商品的区别在于有形程度的不同,而 从高度无形到高度有形之间存在着一个连续 谱。
• (二)按照顾客的参与程度划分 • 1.高接触性服务 • 高接触性服务是指顾客全部参与或大部分参 与服务的推广的过程,如电影院、娱乐场所、 公共交通、图书馆、学校等部门所提供的服 务。 • 2.中接触性服务 • 中接触性服务是指顾客只是部分地在局部时 间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如银行、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服务的定义
•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了对服务的 描述和定义。
• “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1776)曾这样 描述服务业生产的易逝性:“(它们)在 其发挥职能的短时间便消失。”它既不能 贮存,也不能进一步交易。生产与消费的 同时性使从事的工作失去价值:“(服务) 很少能留下什么痕迹和价值。
• 综合上述对服务贸易的理解与认识,我们 可以将服务的定义表述为:服务主要是以 活劳动的形式满足经济单位或个人的需要, 增加服务接受者的价值或效的经济活动。
• 二、服务的分类 •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服务进行不同 的分类。 • (一)按照服务的有形程度划分 • 服务和产品由交融在一起到彼此分离呈现 四种状态: • 1.纯商品状态:产品本身没有附带服务, 如香皂、牙膏等 • 2.附有服务的商品状态:附有服务以提高 商品的吸引力,如计算机、家电产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