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确定土地价格方法判断题第1题:同一区域中,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有不同的基准地价标准。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基准地价,是某一级别或均质地域内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该级别或均质区域内该类用地的其他宗地价格在基准地价上下波动。
第2题:各个估价方法得出的试算价格准确且唯一,估价结人员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最后的估价结果。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要通过估价人员的经验、对市场行情的看法,以及一些影响地产价格的因素情况,根据试算价格,最终综合评估出评估价格。
第3题:估价师要根据适宜性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估价师要根据适宜性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估价方法的适宜性与地产的类型和市场状况息息相关。
第4题:虽然最后的估价额主要取决于适宜方法的试算价格,但该试算价格并不一定与最后估价额一致。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虽然最后的评估价格主要取决于适宜方法的试算价格,但该试算价格并不一定与最后估价额一致。
如果两种评估方法在评估时各有其重要性,最后的估价结果则由这两种方法比较确定。
第5题:各个估价方法得出的试算价格准确且唯一,估价人员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最后的估价结果。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要通过估价人员的经验、对市场行情的看法,以及一些影响地产价格的因素情况,根据试算价格,最终综合评估出评估价格。
第6题:估价师要根据适宜性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估价师要根据适宜性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估价方法的适宜性与地产的类型和市场状况息息相关。
单选题第7题: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是( )。
A.收益原理B.替代原理C.地租理论D.区位理论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是替代原理。
第8题:甲宗土地楼面地价为700元/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5,乙宗土地楼面地价为500元/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7,则两宗土地的总价相比,( )。
A.甲等于乙B.甲高于乙C.甲低于乙D.难以判断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楼面地价与建筑容积率没有必然联系。
第9题:( )属于影响宗地地价的个别因素。
A.当地商品房价格变动情况B.宗地所处地区的基础设施C.宗地附近学校分布情况D.宗地形状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宗地形状属于影响宗地地价的个别因素。
第10题:根据商业出租柜台资料评估地价时,出租柜台分摊的土地面积等于( )×出租柜台营业面积/商店总营业面积。
A.柜台占地面积B.营业厅占地面积C.商店底层占地面积D.商店用地总面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应当算出出租柜台营业面积占商店总营业面积的比率,用商店用地总面积进行折算出出租柜台分摊的土地面积。
第11题: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是( )。
A.收益原理B.替代原理C.地租理论D.区位理论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是替代原理。
第12题:房屋纯收益-( )×房屋还原率。
A.房屋重置价B.房屋现值C.土地价格D.房地产价格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房屋纯收益=房屋价格×房屋还原率;房屋价格应为房屋现值。
第13题:评估一个商铺的市价,不宜采用的评估方法是( )。
A.市场比较法B.收益还原法C.成本法D.路线价法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成本法不适合商业用地的评估。
第14题:评估一个商铺的市价,不宜采用的评估方法是( )。
A.市场比较法B.收益还原法C.成本法D.路线价法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成本法不适合商业用地的评估。
第15题:估价师要根据( )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A.适宜性B.经验C.案例D.最佳使用方式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估价师要根据适宜性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第16题:有三个价格结果分别为500 万元,520 万元,550万元,则用算术平均值综合出的一个价格是( )。
A.500B.523C.520D.55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500+520+550)/3=523。
第17题:在我国的地价体系构成中,从地价的特点看,基准地价属于( )。
A.区域平均地价B.市场价格的平均值C.成交地价的平均水平D.评估价格的平均值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基准地价是相同级别或者均质区域平均地价。
第18题:估价师要根据( )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A.适宜性B.经验C.案例D.最佳使用方式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估价师要根据适宜性来判断每一种估价方法是否与其估价目的、用途相配合。
第19题:有三个价格结果分别为500万元、520万元、550万元,则用算术平均值综合出的一个价格是( )。
A.500B.523C.520D.55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500+520+550)/3=523。
第20题:在我国的地价体系构成中,从地价的特点看,基准地价属于( )。
A.区域平均地价B.市场价格的平均值C.成交地价的平均水平D.评估价格的平均值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基准地价是相同级别或者均质区域平均地价。
第21题:A市原先下辖B、C两区,D县及E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9年编制基准地价,当时,工作范围包括B、C两区和E经济技术开发区。
到2002年,B、C两区的地价变动不大,但由于行政区划调整,D县撤县成立F区,其中,邻近C区的G 地区成为A市新的房地产热点,E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引进大型项目,地价也迅速上升。
因此,A市决定开展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此次工作的合理范围可以是( )。
A.B区、C区、F区、E经济技术开发区B.B区、C区、E经济技术开发区C.B区、C区、G区、E经济技术开发区D.G区、E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邻近C区的G地区成为A市新的房地产热点,E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引进大型项目,地价也迅速上升,地价变化较大,应该成为此次工作的合理范围。
多选题第22题:替代原则可以在( )估价方法中得以应用。
A.路线价法B.市场比较法C.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D.收益还原法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路线价法、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理论基础都是替代原则。
第23题:进行样点地价修正时,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出让年期修正B.区域修正C.交易时间修正D.容积率修正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根据基准地价修正法估价步骤,应当包括出让年期修正、容积率修正、交易时间修正也就是期日修正。
第24题:土地价格调整与估价额确定包括( )步骤。
A.准确性分析B.适宜性分析C.调整D.复审E.协议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土地价格调整步骤知道准确性分析、适宜性分析,估价额确定包括:调整、复审。
第25题:城市基准地价工作编制完成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向社会公布的主要内容有( )。
A.基准地价工作底图B.基准地价技术报告C.土地级别和均质区域D.基准地价表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城市基准地价工作编制完成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向社会公布的主要内容有土地级别和均质区域、基准地价表。
第26题:最后估价额的取值可以是( )。
A.算术平均值B.加权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E.相加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估价额的取值分为: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第27题:替代原则可以在( )估价方法中得以应用。
A.路线价法B.市场比较法C.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D.收益还原法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路线价法、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理论基础都是替代原则。
第28题:土地价格调整与估价额确定包括( )步骤。
A.准确性分析B.适宜性分析C.调整D.复审E.协议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土地价格调整步骤知道准确性分析、适宜性分析,估价额确定包括:调整、复审。
第29题:基准地价是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的区域平均价格,其作用主要是( )。
A.为土地抵押贷款提供依据B.反映土地市场中的地价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为地价管理提供依据C.为国家征收土地使用税提供依据D.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和流转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基准地价是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的区域平均价格,其作用主要是反映土地市场中的地价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为地价管理提供依据、为国家征收土地使用税提供依据、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和流转。
为土地抵押贷款提供依据不是基准地价的作用。
第30题:最后估价额的取值可以是( )。
A.算术平均值B.加权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E.相加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估价额的取值分为: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