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 Famousteacherguidance
60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文/孟婕
摘要:对于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种子时期,很多家长都具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意识。
所以,小学生每一个学习阶段都需要被重视起来。
但是,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教育。
所以,家长要与时俱进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本文就主要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希望促进小学生综合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成长意义1 小学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试想,如果你想让孩子去写作业、看书、学习,可是自己却看电视、玩手机这样的“言传身教”,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地主动热爱学习?小学生是一群很特殊的受教群体,这个阶段的学生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他们好学,喜欢模仿,因此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孩子的学习欲望。
学生们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也各有千秋。
家长们不要在发现问题之后才“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生性好动,不能长时间地专注学习。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学生在成长阶段受家长的影响所导致的,因为家里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孩子没有养成学习意识;孩子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很多家长由于没有及时发现,会因为种种原因在孩子学习时“打断”他们的学习,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久坐于桌前认真地学习。
细细想来,没有天生就学不好的学生,只有被家庭教育忽视的孩子。
2 小学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策略
2.1 增加家长陪伴小学生时间,构建平等融洽亲子关系
构建良好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实际行动爱孩子,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家长必须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要以工作繁忙、外出打工等借口,让学生在缺乏父母的关爱下成长。
家长应抽出固定时间用于陪伴小学生,陪伴形式多样,可耐心辅导或鼓励学生有质有量地完成学校作业;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她(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或亲子活动,增加孩子和家长的亲密度;家长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处理一些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兴趣爱好问题等;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反常现象,例如:发脾气、哭泣等,详细询问并耐心倾听给予适当的解决意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2 平等对待孩子,跨越陈旧的“代沟”
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孩子的天性。
如何减轻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压力,培养孩子对生活的良好心态?生活中,家长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孩子充分地展示自我,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父母,和父母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孩子的心理健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联合学校、社区,多方联动共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学校应利用教育资源向家长普及基础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社区应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长教育沙龙”等活动,强化家长对家庭教
育的认知和理解。
学校在进行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和总结教育经验的同时,指导家长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加强和孩子间的沟通交流,联合家长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逐步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家庭和谐氛围,使家长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此外,社区作为校外联动教育资源,应密切关注家庭教育,社区应尤为关注留守、残疾等特殊家庭中的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
对特殊家庭家长进行教育指导,提高教育意识,社区工作者针对小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等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与干预。
在小学阶段资源共享的当下,联合学校、社区,同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以期形成学校—社区—家庭立体教育网络,达成共同育人目标。
2.4 多多开展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
从家庭角度来讲,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走出家庭,参与社会。
家庭社会活动是家庭成员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庭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很多,小到出门买菜,大到参与国家庆典。
每一次家庭社会活动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家庭参与的社会活动。
家庭长辈可以带领孩子多参与重大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让孩子开阔视野的同时逐渐找到自己的理想,同时在社会交往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这样的家庭教育也能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型的人才,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当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改变陈旧的教育孩子的观念,将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落实到实处,对孩子的学习以及心理进行更为积极的引导。
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既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和睦又与孩子自身的综合成长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时更对一个民族的综合发展具有积较为深远的影响。
所以,小学教学中,小学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优良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未来健康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 李兆成.探究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04).
[2] 宋师华.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012).
[3] 陈芳.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论家庭教育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11).
(作者单位:石河子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