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车轮定位参数测试
c.转动“γ、β”调节盘,
使其指示红线与绿、红、黄 刻度盘零线重合;
d.调整气泡管调节旋钮,
使其中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
e.使转向轮向内转40°,
调节“γ、β”调节盘,使水 准气泡回到中间位置,指示 红线所指蓝盘上读数即为主 销后倾角的测量结果。
主销后倾角测量原理
Ф-车轮转角 ω-OC′与水平面夹角(与气泡位移量相对应)
偏离直线行驶方向时,形成稳
定的力矩而自动回正。
※主销后倾角过大,将使回正
力矩太大而使转向沉重。
主销后倾角示意图
(2)主销内倾角
转向节主销轴线
或假想的主销轴线在
横向平面内向内倾
斜,与铅垂线所形成
的夹角。
主销内倾角及其作用示意图
作用:使车轮自动回正,使转向轻便。
(3)转向轮外倾角 车轮中心平面与铅垂 线的夹角。 作用: ①转向轻便;②使转向轮 适应路面拱形,防止轮胎 表面内外侧磨损不匀;③ 防止车轿承受载荷变形出 现车轮内倾,以减小轴端 小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的 负荷。
第四节
转向轮定位:
车轮定位参数的测量
一.转向轮定位参数及其检测
是转向轮静态安装后形成的一组几何角度 与尺寸数值。 1.转向轮定位及其作用 转向轮定位参数: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 车轮外倾角、前轮前束。
(1)主销后倾角
转向节主销轴线或假想的 主销轴线在纵向平面内向后倾 斜,与铅垂线所形成的夹角。 作用:当转向轮受外力影响而
(3) 检测步骤 ※ 轮辋变形补偿:转向轮位于直线行驶位置, 使每个车轮旋转一周,即可把轮辋变形误差输入 电脑。
第一章要点
1.名词术语 汽车前悬; 汽车后悬; 整车干质量; 整车整备质量; 装载 质量; 总质量; 轴载质量。 2. 如何测定汽车质心的水平位置? 3.车辆质心高度测量方法包括摇摆法和质量反应法。 4.纵向通过角 当分别切于静载车轮前后轮胎外缘且垂直于车辆纵向 对称平面的两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车轮外缘 两切面之间所夹的最小锐角。该角为车辆可以超越的最 大角度。 5.转弯直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车辆内外转向轮中心平面 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车辆外转向轮中心平 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为车辆最小转弯直径。
③主销内倾角测量
a.把汽车转向轮置于转盘上, 使车轮处于直线行驶方向,取 下转盘销; b.用制动踏板抵压器压下制 动踏板; c.把水准仪的“β”插销插 入支架座孔,并紧固; d.使转向轮向外转20°,松 开锁紧螺钉,使水准仪在垂直 于“β”插销的方向上处于水 平状态后拧紧;
e.转动“γ、β”调节盘, 使其指示红线与绿、红、黄 刻度盘零线重合; f.调整气泡管调节旋钮, 使其中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 g.使转向轮向内转40°, 调节“γ、β”调节盘,使 水准气泡回到中间位置,指 示红线在红刻度盘(测右转 向轮)或黄刻度盘(测左转 向轮)上所指示的数值即为 主销内倾角的测量结果。
四轮定位故障现象及原因
2.四轮定位检测原理
基本原理:通过安装于汽车四个车轮上的既发射光 线又接收光线的传感器,将车辆置于由发射光线围 成的封闭四边形中,根据光线发出和接收位置的变 化情况可检测车辆的前束、前后轴距差、推力角、 退缩角、左右车轮的同轴度等。
1、2、3、4 -光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5-转向轮 6-后轮 7-汽车纵轴线 α-推力角
3.汽车四轮定位检测
(1)四轮定位仪组成 主机、传感器、 传感器支架、转 盘、刹车锁、转 向盘锁、导线等。
(2)对检测车辆的要求 a.前后轮胎气压及胎面磨损基本一致; b.前后悬架系统的零部件完好、不松旷; c.转向系统调整适当,不松旷; d.前后减振器性能良好,不漏油; e.汽车前后高度与标准值的差不大于5mm; f.制动系统正常。 g.作车轮的动平衡。
6. 最小离地间隙要在满载状态下测量,测量结果要标明测 量位置或部件名称。 7. 汽车前轮定位的检测项目有哪些?若不符合要求,对汽 车使用有哪些影响?(汽车前轮定位参数及其作用?) 8. 用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量汽车前束、主销后倾角、主销内 倾角、车轮外倾角的方法和步骤。 9.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用侧滑仪检 验前轮的侧滑量,其值不得超过5m/km。 10. 侧滑量反映的是车轮外倾与前束的配合情况,不能表示车 轮外倾和前束的具体数值。 11. 转向轮外倾与前束均合格时,侧滑量合格;反之,当侧滑 量合格时,不一定保证外倾和前束都合格。
(6)汽车侧滑量的检测
①准备工作
a.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b.清理轮胎,轮胎表面应无油污、泥土、水,轮
胎花纹内无石子嵌入;
c.检查试验台连接情况,使仪表复零;
d.检查试验台侧滑板是否滑动自如,能否回位,
滑板回位后,检查指示装置是否在零点。
②检测方法 a.汽车以 3 ~ 5km/h 的速度垂直平稳通过侧滑板,汽 车通过侧滑板时不得转向和制动; b.转向轮完全通过侧滑板后,读取显示装置读数; c.检测后,锁止滑板并切断电源。 ③注意事项 a.避免侧滑试验台超载; b.不允许汽车在侧滑板上转向、制动或停放; c.保持侧滑试验台内、外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b.能引起侧滑量不合格的其他因素:轮毂轴承
间隙过大;左右轮松紧度不一致。转向节主销和 衬套磨损过度;横、直拉杆球头松旷;左右悬架 性能差异;前、后轴不平行。
c.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左右轮轮胎气压
不等、花纹不一致;轮胎磨损过大及严重
偏磨;轮胎上有水、油,或花纹中嵌有石
子等,会影响侧滑量检测的准确性。 d.汽车通过侧滑板的速度。 e. 转向轮通过侧滑板方向是否与侧滑板 垂直。
互平衡,使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轮作纯滚动
而不产生边滚边滑现象,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操
纵稳定性,并减小了轮胎的磨损和行驶阻力。
※当前束值的大小与车轮外倾角的大小不相 适应时,转向轮会产生侧滑。
2.侧滑及其检测 (1)转向轮前束引起的侧滑
(2)转向轮外倾引起的侧滑
前束引起的侧滑
车轮外倾引起的测滑
(3)侧滑量检测基本原理 若转向轮外倾和前束配合不当,则汽车 直线行驶时,转向轮将处于边滚边滑状态, 轮胎与地面间由于滑动摩擦的存在而产生
相互作用力,若使汽车驶过可以横向自由
滑动的滑板,则该作用力将使滑板产生侧
向滑动,侧滑量大小则反映了汽车转向轮
外倾和前束的匹配情况。
(4)侧滑试验台构造
a.试验台主体 由杠架、左右侧滑板、杠杆机构、回位装置、 滚轮装置、导向装置、锁止机构和位移传感器等构成.
双板联动式侧滑试验台主体 1—滑板;2—锁止机构;3—位移传感器;4—联动杠杆;
推力角(后轴偏角): 汽车后轴中心垂线与汽车纵向对称线的夹角。 退缩角(前轴偏角): 汽车前轴轴线与车辆中心线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推力角和退缩角并非设计参数,而是一种
故障状态。其形成是由于车辆长期使用或发
生交通事故后,其前轴或后轴发生变形,致
使前轴或后轴中心线发生偏斜。推力角和退 缩角过大会导致轮胎的异常磨损,汽车易偏 离其直线行驶方向。
※侧滑量的检测是转向轮定位参数的动态检测。
3.转向轮定位参数的静态检测
(1)转向轮定位仪—光 束水准车轮定位仪 水准仪; 聚光器; 支架; 转盘; 标尺; 制动踏板抵压器。
水准仪
支 架
转 盘
1-聚光器 2-标杆(尺) 3-标尺
(2)转向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①转向轮外倾角测量
将水准仪上的测 α、γ的插销插入支架 座孔,并使水准仪在垂 直于该插销的方向上近 似水平,然后拧紧螺钉 把水准仪固定于支架上 (此时,水准仪气泡偏 离中间位置)。
※侧滑量反映的是车轮外倾与前束的配合 情况,不能表示车轮外倾和前束的具体 数值。 ※转向轮外倾与前束均合格时,侧滑量合 格;反之,当侧滑量合格时,不一定保 证外倾和前束都合格。
(5)影响侧滑量检测结果的因素
a.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前束使侧滑量合格。
但要注意当侧滑量不合格时,应在转向轮的其他
三个参数合格的情况下,调整前束。
二.汽车四轮定位 1.四轮定位检测项目 转向轮前束/前张角;转向轮外倾角;主销后 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轮前束/前张角;后轮 外倾角;轮距;轴距;转向20°时的前张
角;推力角(后轴偏角);退缩角(前轴偏
角);轴距差。
转向20°时的前张角:使汽车右转向轮向右转20° 后,读取左转向轮下转盘上的读数φ1,则20°-φ1 即为向右转向20°时的前张角。
车轮外倾角示意图
(4)前轮前束 两转向轮前边缘距 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 A-B的值即为前束。 作用:克服车轮外倾所带
来的不利影响,防止汽车
直线行驶时,转向轮在地 面上出现边滚边滑现象, 从而减小轮胎磨损和滚动 能使二者在运动学上产生的不良效应相
侧滑板的长度一般有500mm、800mm和
1000mm三种,为增大轮胎与滑板间的附着系
数,侧滑板表面制造有花纹。
b.指示装置 指针式、数码管显示方式; 以m/km为单位; 滑板向外滑动为正侧滑; 滑板向内滑动为负侧滑;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 定,用侧滑仪检验前轮的侧滑量,其值 不得超过5m/km。
调节“α”调节盘,直到水准仪气泡处于 中间位置,其“α”调节盘上红线所示角度值 即为该转向轮的外倾角。
外倾角测量原理
②主销后倾角测量
a.把汽车转向轮置于转
盘上,使车轮处于直线行 驶方向,并使转向轮主销 轴线的延长线通过转盘中 心,拉紧驻车制动,取下 转盘销; b.把测“α、γ”插销 插入支架座孔,使车轮外 转20°,松开锁紧螺钉, 使水准仪在垂直于“α、 γ”插销的方向上处于水 平状态后拧紧;
主销内倾角测量原理
※测量主销内倾角时,车辆必须处于制动状态,以避免 车轮绕转向节枢轴转动。
④前轮前束测量
※一定要在车辆处于直线行驶状态下测量。 ※前后标尺距离为转向轮前束测量点处直径 的7倍,且与转向轮中心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