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智能对我校教育的影响与建议--何欢

人工智能对我校教育的影响与建议--何欢

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思考
文化旅游学院何欢
近日,有幸在学院领导的推荐下拜读了《智能商业》,作者曾鸣用他在阿里12年的实践及思考,结合了阿里系产品阿里巴巴、淘宝和支付宝等产品的分析,从人工智能的两方面网络协同、数据智能阐述了对未来商业的模式影响。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新闻中的“网红”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人工智能产品如“讯飞语音输入”、大兴机场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安检系统”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1],英文缩写为AI。

它最早是在1956年夏季召开的为期6周的达特茅斯研讨会中提出,当时的定义为“人工智能是拥有模拟能够被精确描述的学习特征或智能特征的能力的机器”。

简单说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类人的能力。

人工智能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服务、就业等方面为人类的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到了216。

9亿元人民币,根据德勤中国2019年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为全球GPD带来额外15。

7万亿美元[2]的市场。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得十分广泛[3],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运用人工智能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测评还能使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动态。

书中第四章也用“流利说”介绍的人工智能三大技术移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
据等在英语口语教育中的应用。

而当今工业界也为教育提供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科大讯飞公司推出的“讯飞爱课堂”[4]系统,围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闭环,运用“云+网+端”的智能化软硬件,并基于动态教学数据分析,打造全新的智慧教学环境,助力高职院校实现智慧“教”与“学”。

人工智能对我们学校的教育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工智能将学校与社会衔接得更加紧密
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的发展,未来专业学科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招生就业将有机融合在一起。

最终实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关键是要回答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智能科技创新时代,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师生关系通过一个平台或工具管理起来,协同业务,提高效率,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立项并提供专项资金,利用学校的平台开展企业中关键技术的开发,同时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才”,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人工智能教育的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打造教育平台,无论是对商业模式的追求,还是受政策引导,人工智能俨然成为教育行业标配。

在校企合作之下,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不仅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海量用户和智能交互体验,高校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图谱+大数据,对知识进行智能化组建,双方实现互联
共赢。

二是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教学方式
人工智能对我校教学工作可能影响最主要的是影响教学方式,由以前的单独的线下教学逐步并轨到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

当前受疫情的影响,国内很多高校为了将教学影响减小到最低都施行了在线教育,如MOOC、清华大学的“雨课堂”、北理工的“乐学”和我校采用的“超星”等方式,但受限于目前网络带宽限制等方面的影响,目前这些教学方式的体验并不佳。

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并行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线上教育仍然值得期待,老师在家办公和学生在家通过VR技术实现真正网络互联、协同与互动。

人工智能同样会影响线下课堂教育方式和互动方式。

未来的教学系统必须是智能的,具体体现在借助人工智能终端或手机将老师、学生联接在一起,学生可通过终端对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评价,将枯燥乏味的学习转化为游戏,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系统通过学生的各项指标和参数为依据,建立各种各样的学生模型。

学生模型将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水平等进行数字化,并对其进行动态描述,以便使学生得到个性化服务和辅助。

就教师来说,教学系统成为其实现因材施教的一项重要手段。

根据此系统,教师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自身不足。

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评价。

同时,智能的教学系统还可引发了评价方式的深刻变革。

该系统可
以对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行客观、高效、精确、全面的评价,给予教师一定的反馈,为教学决策提供给一定的依据。

三是人工智能改变校园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让未来的校园生活更舒适:用脸刷卡支付食堂就餐、无人商店售货、无人机送快递与外卖服务、无人监控门禁系统等方式将更加便利于老师和学生专注于学习中。

同时,校园系统将在线采集上述基础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决策,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提供决策,这些都在逐步实现,例如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分析学生在食堂刷卡情况进行分析,对贫困学生进行了额外补助而从未出差错。

人工智能正在悄然走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改变大学的生活方式。

5G、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也将迅速进入学校的教育和平常生活中。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触新技术、新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章沪超。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J]。

数码设计。

2019,8(4): 77-79。

[2] 德勤中国。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综述[J]。

科技中国。

2019,0(1): 63-77。

[3] 宋树军。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


息记录材料。

2019(4): 135-136。

[4] 曹巍,孙昕。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专访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J]。

中国教师。

2019,0(4): 11-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