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是对我国1948年5月1日以前即已成立,并在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共同斗争中具有民主运动历史的一些党派的通称。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民主党派组织各自成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2.我国现有哪些民主党派?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各民主党派成员分别称为“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
3.什么是党外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
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4.什么是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5.什么是党外代表人士?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
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
一般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具体讲,党外代表人士是指已在或拟在县或县以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参事室、文史馆等方面安排的党外人士:已担任或拟担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宗教团体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
对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行政、司法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物: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拥护祖国统一并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经济实力或学术造诣较高的代表人士。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7.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什么?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的参政党,其职能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利益表达与协调关系、自我教育。
这些职能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基本职能。
8.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政治准则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
9.十六字方针的内容及其内涵是什么?? 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但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
“肝胆相照”,是讲坦诚相见。
“荣辱与共”,是讲共同的事业把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则生动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关系。
10.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密切党群关系,广纳群言,广求善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有利于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把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上来。
11.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式是什么?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中进行协商。
政治协商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
12.怎样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
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什么?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14.互相监督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
这种监督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
更加需要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
15.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
16.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时,可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等。
17.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要依靠中国共产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民主党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在重大是非、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好政治引导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18.中共基层党组织在加强民主党派工作方面的任务是什么?中共基层党组织在加强民主党派工作方面的任务是:依靠党的正确路线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民主党派为实现共同任务而奋斗;经常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党的正确主张;充分尊重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照顾他们的利益,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具体要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各党派的章程和历史,按有关规定稳步发展成员,搞好班子团结;反映党派成员的意见建议,发挥他们的作用。
中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保持联系,在政治上、思想上互相了解和帮助,把同他们交朋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既以诚相见、平等相待,又坚持原则,同他们交挚友、诤友。
中共基层组织有关部门要加强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协作,主动通报中共基层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由于基层单位不是政权机关.在基层单位多党合作共事中,一般不宜搞“参政”和“政治协商”。
各民主党派在整顿和发展组织的同时,与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商确定了各自分工活动的主要范围和重点。
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对象主要是以中上层为主,组织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
民革:联系对象是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一定历史联系的人士。
民盟:联系对象是教育文化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民建:联系对象是工商业资本家和与工商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
民进:联系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和文化出版界人士。
农工党:联系对象是公职人员和义务工作者。
致公党:联系对象是归国华侨及和华侨有联系的人士。
九三学社:联系对象是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
台盟:联系对象是在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
中共中央还与民主党派协商,于1952年6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简称工商联)。
工商联:联系对象是民族资产阶级和私营工商业者。
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被统称为民主党派的八个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