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方案(2008—2009学年2学期)主讲教师李树军一、课程简介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应用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在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课程。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信息并从中找出一些基本规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技术不断提高。
2.内容简介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结合变态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的应用性技能学科,是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常见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如何分析、诊断,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求助者进行有效帮助的学科。
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录象的观看、案例导读,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从案例中学习如何初诊接待、涉入性会谈、初步诊断、咨询关系的建立、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心理测验的运用。
同时对一些常见的危机干预、成长辅导、障碍矫治进行专题分析。
3.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深化前期所学的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诊断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通过深入分析大量的成功的心理咨询案例,进一步熟悉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掌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与技巧的运用,能够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动手做心理咨询打好坚实的基础。
具体教学要求为:(1)熟练掌握心理咨询案例研究的方法。
(2)通过心理咨询成功案例的分析熟练掌握心理咨询的过程,学习咨询者是如何开展心理咨询并将心理咨询的各种技术技巧运用于咨询之中的。
(3)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相应的操作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4.该门课程的课程师资队伍介绍李树军,男,硕士、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临沂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
有长达十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擅长团体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辅导。
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校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六部。
董耘:女,硕士,副教授,临沂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临沂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2003年开始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2005年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2005年12月参加了全国第四届青少年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培班;2007年12月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团体咨询理论与实务培训班;2008年3月参加全国第四届职业生涯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班。
心理咨询中擅长团体心理辅导和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咨询。
主讲过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诊断学、团体心理辅导等课程。
张爱宁,男,35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博士,副教授,主讲《心理学》、《教育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特点是教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之余,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针对不同的学习心理对其有针对性的教育等。
在省级刊物上曾发表过论文数篇。
袁桂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长期热衷于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在心理健康周和精神卫生日等多次活动中开展讲座。
有一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主要是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
二、教学方式方法1.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也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与变态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案例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不断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突出以下教学方式方法:第一、案例导读法。
精选案例,深入细致分析,在分析中学习治疗者各种技术的运用,体会来访者在咨询中人格、情绪、行为的发展及其变化,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问题制定了什么样的治疗方针、策略和目标,咨询师的态度、技术发挥的如何等等,从特殊到一般,不断发现规律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和技术的不断提高。
第二,“教学录象”式教学方法。
随着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许多好的咨询个案被制成了光盘,心理电影、心理访谈中不乏一些较为经典、富有学习意义的案例,这将为该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便利。
第三,采取“问题探索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针对咨询中遇到的问题,把“问题带入课堂”——面对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思考找寻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贴近实践,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通过到心理咨询室、心理门诊见习、实习等手段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与巩固,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发展,学以致用。
第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把课外学习与阅读及观看心理电影,收看心理访谈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不断加深加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学习、研究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
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不良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因此学习心理咨询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明确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在专业成长中的价值。
只有认识到学习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有学好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的愿望和兴趣,才能下决心学好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在学习时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学习活动变得卓有成效。
所以学习心理咨询案例分析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去学习。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搞闭门造车式的修炼。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一些学生来说,开始并不一定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还会象学习别的课程一样满足于我说你听、我讲你记,这样很难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真正把该课程学好。
第三、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综合运用变态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在开课之前要巩固所学以上课程内容,并有机的统一到案例分析当中。
第四、学思结合,抓好学习的每个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拓宽学习领域,课上课下结合,不断加深拓宽知识面,并注重提炼,总结规律性的东西。
三、教学进程安排四、学习资源1.江光荣著,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2.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2005。
4.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2005。
5.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2005。
6.(美)Robert D.Nye著/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 徐光兴主编,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Arthur E.Jongsma,Jr.L.Mark Peterson, William P.McInnis著,田璐等译,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
9.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0.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胡佩诚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石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3.《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石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4.《心理医生》视频15.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16.兰心网:/17.心理学网:/18.中国心理学网:/19.中科院心理所:/CN/kpyd.html2.实验室情况介绍现有心理学实验室两个,基础心理学实验室与应用心理学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100多件(台),其中PES实验系统40套,总价值150万余元。
实验室的面积为180平方米,但尚缺乏配合学生技能训练的行为观察室。
3.主讲教师在该课程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学校诚信教育摭探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7月浅谈决策者心智模式的改善商场现代化2006年4月高校教师管理应突出“以人为本”职业时空2006年10月论教育学的创造性教学教育探索2000年10月论师范生的创新人格及培养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月现代教育研究学刊2006年9月略谈学分制背景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从大学生自杀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才之路2006年10 大学教学理念管见现代教育研究学刊2006年11月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对策师语论坛2005年3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活力2005年3月五、实践实训目的与要求:通过实践实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课堂学习内容,加强课内、课外学习的密切联系,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训练内容与方法:课外训练内容包括大纲所列的主要知识点,课外训练体系的内容选择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托,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设计,以不同类型题目的解决为主体,旨在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题目的类型主要包括: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开放性思考题、专题性研究题等类型,以不同的题型巩固学生的所学。
在方法上通过专题讲座,课堂内外答疑,总结概括知识系统,让学生设计见习、实习,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促进个人成长;开展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重视角色扮演,增强自身体验。
第二、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实习见习,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多看、多思、多总结,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考试考核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结构化成绩,由主卷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主卷以开卷形式进行考查,成绩占学业成绩的70%;平时成绩的考核以学生平时作业成绩为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占学业成绩的30%。
七、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利用与反馈1.课外辅导方式方法(主要包括辅导时间安排、交流联系方式等)课外辅导方式采取定时辅导与分散辅导的方式,其中以个别辅导为主,在每次上课之后约定辅导时间,其它可以通过电话、发短信、电子邮箱的方式不定时辅导。
2.意见收集与反馈方式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与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意见,包括平时课下了解,通过学习委员搜集同学的意见,与辅导员密切联系,召开座谈会、利用调查问卷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