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技术应用教材分析

网络技术应用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分析)主要内容(一)、《网络》模块的课程任务(二)、《网络》模块的内容结构(三)、《网络》模块的教材分析一、《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的课程任务1、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

2、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3、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疏理、重构、提升二、《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的内容结构三、《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的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二、教材体例三、教材内容教材结构因特网应用⏹内容标准:(1)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2)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3)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

(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网络技术基础⏹内容标准:(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 S 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 C P/I 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3)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4)能描述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特点。

(5)理解I 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

(6)知道因特网I 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网站设计与评价⏹内容标准:(1)知道W W 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

(3)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

(4)通过开发实践,学会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

(5)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教材结构(教科版)二、教材体例⏹章、节标题⏹(情景创设)⏹目标简述⏹内容阐述⏹宋体字(学习、掌握)⏹楷体字(拓展、理解)⏹实践与综合实践实践: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掌握每一张内容引导型引导型操作型操作型阅读理解型小结型拓展型三、教材内容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定位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信息获取)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信息处理)过程与方法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信息交流)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方法)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文化性、主动性)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影响性)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合法性)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1.1跨时空的服务⏹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1.3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1.1跨时空的服务一、教学目标因特网提供了众多的服务,学生不仅要体验不同类型的因特网服务,还要深入总结、归纳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因特网服务的社会意义,从而能够利用因特网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类型、特点及常用服务的使用方法(2)举例说出因特网上常见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3)举例说出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过程与方法(1)灵活使用因特网各种服务,解决实际问题(2)用因特网来学因特网,了解认识新的因特网应用服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带来的影响(2)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熟练使用因特网,养成乐于利用因特网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二、内容描述(一)因特网服务类型(信息类)(二)因特网应用领域(三)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三、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综合掌握因特网的应用(F T P)。

教学的难点:F T P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一、教学目标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信息交流知识点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对因特网上信息交流方式的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用以指导现实生活中信息交流方式的选择。

网络安全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哪些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和影响,以及如何防治。

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了解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加密和解密技术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2)了解网络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知道保护网络信息的措施,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过程与方法(1)根据意图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实现因特网上信息交流(2)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能进行防范、维护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正常运行,保护通信和数据的安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和局限,感受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内容描述(一)因特网信息交流(二)网络安全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网络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防火墙,加密、解密技术,个人密码设定的相关知识。

1.3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一、教学目标本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对比,深入到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挖掘,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搜索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高效地获取信息。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和特点,描述其基本工作原理(2)说出常用的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名称,列出这两类搜索引擎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熟练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总结搜索技巧(4)从使用者的角度简单评述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方法获取信息(2)用图、表描述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举例说明不良信息和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二、内容描述(一)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二)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三)搜索技巧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比较出不同检索工具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是。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2.1域名与域名的管理2.2I P地址及其管理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2.1域名与域名的管理一、教学目标本节重在让学生结合实例识别域名,了解域名的概念、命名规则,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了解域名注册的一般过程。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域名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命名规则(2)了解域名的管理办法和重要的管理机构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2)了解域名的注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遵守域名注册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2)感受网络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内容描述(一)域名一般知识(二)域名的管理三、重点难点本节重点:域名的结构、分类、命名规则及注册。

本节难点:域名的结构、分类、及注册。

2.2I P地址及其管理一、教学目标本节涉及到I P地址的相关知识,了解I 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将有助于理解I 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和I P地址的分配方法。

知识与技能(1)简单描述I P地址的概念、作用、发展、管理(2)能举例说出I P地址的分类过程与方法(1)能为局域网中的电脑设置合理的I P地址(2)会查看自己电脑的I P地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I 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2)养成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二、内容描述(一)计算机的网络身份¡ª¡ªI P地址(二)I P地址的管理(三)I P地址的发展三、重点难点本节重点:I P地址的结构和分类。

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例如用I P地址访问网站、设置I P地址、P i n g域名获取I P、同网段和不同网段网络连通检测等等。

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深入认识相关知识。

本节难点:I P地址的结构。

这部分内容如果深入去讲,可能会涉及到进制转换、逻辑运算等内容。

教学处理时应该尽量化简难度,深入的内容可以作为拓展知识,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学习。

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一、教学目标本节旨在介绍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及相关的配置,让学生理解I 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 N S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和设置的方法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描述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法(2)了解I 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3)掌握网关的作用及配置方法(4)掌握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和作用及配置方法(5)了解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掌握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配置方法过程与方法掌握相关配置的一般方法和流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对网络的前端应用和后台服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2)养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二、内容描述(一)因特网的服务组织(二)设置I P地址和子网掩码(三)设置网关和代理服务器(四)设置D N S服务器三、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I P地址(动态和静态)、子网掩码、网关、代理服务器、D N S服务器的作用及设置。

本节的难点:子网掩码、代理服务器、网关、D N S服务器的作用,域名的解析过程。

第三章网络是如何工作的3.1网络的功能与构造3.2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3.3网络的规划设计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3.1网络的功能与构造一、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对网络功能的知识系统化,从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三大功能看计算机网络,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打下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