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3393:
5.计算一致性指标与一致性效率指标:
一级判断矩阵曰1一历相对指标权重
^
一致性指标c,=塑!L÷=o.0848;
一n
表6
随机一致性指标础值(查表l
一致性效率指标cR=兰=o.啷<0.1;勰<0.1, 刚
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重的分配是合理的。 二级指标的计算原理与一级指标相同(由于二 级指标中两两判断矩阵过多,文中不赘述),经过计 算与一致性检验具体权重比例如表7所示,我们可 以看出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将各个指标按照比 重排序,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如表8所示。我们可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结果
C1 c2 c3 c4 c5 c6
0.5000 0.3929 O.107l O.5088 0.2078 0.1004
[基金项目]新疆大学世川良一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Ⅺu—sYLLFl3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3BRK025) [作者简介]吴吴(1986一),男,江苏南京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28
万方数据
决策依据。由此,本文拟构建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 价指标体系并对近阶段我国社会保障运行效率作 出全面评价,为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提供 参考思路。
一、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目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保障作为国家的 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必须具有长期发展的稳定 性和可持续性,以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使社 会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方向和待遇水平形成合理预
期。”
目前社会保障最大的支付压力源于养老金,短 期内中国养老金收支压力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中 长期内,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养老金收支缺口的主 要因素。如果不进行任何改革,中国养老金统筹账 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从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 的财政补贴将持续上升,至2050年将达到当年财政 支出的20%以上。养老金缺口到2020年将达到
二、构建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
制约,具体是指评价指标构建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政 治政策影响,评估采用的口径不一致,评估结果难以 采用客观数据验证,使评估结果难以让人信服;第 三,评价指标设立技术难度高,社会保障中公平与效 率是衡量社会保障运行效率的重要关注方面,而公 平与效率的衡量标准十分抽象,指标设立可能遇到 难以计量的影响因素限制(张平,2009)旧』。 我们在全面理解社会保障评价指标应该涵盖功
参见表1所示。
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统计指标一览 二级指标C 序号
Cl c2 c3
名
称
定
义
养老保险保障率 医疗保险保障率 社会保障财政依赖度
当年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当年就业人数 当年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当年总人口数 当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额÷当年社会保障支出额
社会 保障 评价 动态性指标
C4
社会保障支出几何平均增长率
1 0.5 2 1 0.3333 0.1667 0.5 l 3 1 0.333 0.5 4 6 3 l 1
×
0.2992 0.3136 0.2025 0.0735 0.1112
归一化处理的一级判断矩阵曰l一历
曰1 0.3077 0.1538 0.3077 O.0769 0.1538
A形:
1 0.25 O.5 1.6453 1.7340 1.049l 0.3793
溉-l'穗示喇会保障支出额,僦择样本
开始年,n为样本总期数 (当年社会保障支出额一上年社会保障支出额)÷上年社 会保障支出额 (当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额一上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额) ÷(当年社会保障支出额一上年社会保障支出额)
C5木C6
砚
C5
社会保障支出环比增长率 财政对社会保障支持率 财政对社会保障发展贡献率
系统相互之间、以及整体运行是否协调,与经济发展 是否协调一致,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有效维护社
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首先把社会保障系统当做 一个封闭整体加以处理,以各个省份为处理单元,而 各个省份的社保系统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子系 统,属于同一层次,整个社会保障系统以系统性、可 持续性、均衡性发展为目标,以对系统均衡形成支
dIJ
A卯法对每一项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予以赋权,以确
定每一项指标的权重。
(一)建立社会保障A艘层次结构模型
表2
8lJ
一级判断矩阵曰1一历
日1 1.0000 0.5000 1.0000 0.2500 0.5000
砚
2.0000 1.0000 0.3333 0.1667 0.5000
仍
1.0000 3.0000 1.0000 0.3333 0.5000
dj.J
砚
0.5000 0.2500 0.0833 0.0417 O.1250
∞
0.1714 0.5143 0.1714 0.057l 0.0857
尉
0.2667 0.4000 0.2000 0.0667 O.0667
艏
0。2500 0.2500 0.2500 0.1250 O.1250
Bl
舵 ∞ 肼 彤
社会保障起点相同),这两个指标在社会保障运行的
过程和结果中加以评价,是静态层面的评价指标;引
系统性风险能够给出警示;预测功能则要求能够预 测出未来社会保障短期的运行数值与长期的运行趋 势,为制定宏观政策给出参考。 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和 研究的难点:第一,评估方法受到经济统计和客观数 据的限制。具体来说我国每年社会保障的支出是分 散在诸多预算科目之中的,并没有一个统一、对应的 科目反映,现有关于社会保障的统计信息较为缺乏, 其中反映质量的指标更少,造成社会保障运行效率 评价大多只能定性得出结果,难以定量给出评估结 果;第二,评价指标的设立往往受到主观价值取向的
烈
4.0000 6.0000 3.0000 1.0000 1.0000
历
2.0000 2.0000 2.0000 1.0000 1.0000
社会保障评价判断矩阵元素l一9标度表 定 义
曰l
砚 仍 斟 历
1
i因素同J因素相比,同等重要 i因素同j因素相比,略微重要 i因素同j因素相比,比较重要 i因素同J因素相比,非常重要 i因素同j因素相比,极其重要 i因素同J因素相比,上述两个判断的中间值 若i因素同,因素相比,重要性为口。; 则,因素同i因素相比,重要性为1/d.,
财经理论研究
2014年第4期
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吴昊,李育冬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社会保障的高效运作对于新时期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文章在充分理解社会保障运作的 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文章用AHP法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以 我国2007年至2012年社会保障省级数据面板为样本得出分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排序,使用随机前沿边界分析对得出的结论 加以验证。 [关键词】社会保障;评价;随机前沿模型;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砣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14)04—0028—08
C15
社会保障人口平衡度
Ⅲ:俾萎剞矗曲㈣啾聪数
伽:扯。一笋
伽:肛¨一挚)2j f亟1
\
n
历
C16
社会保障平稳度
C17
社会保障变差系数
/
’
√
凡
f、
三、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构建社会保障运行效率指标后,我们采用
(二)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采用德尔菲法咨询社会保障专家后确定各项指
标重要性予以赋值。
表3
能基础上,参考江华等(2012)∞1研究成果选取社会
社会保障评价体系中指标的设计要涵盖描述、 分析评价、监测预警、预测这些功能(缪青等,
1996)…。其中描述功能要求能够客观、多层次、系
统性地反映出社会保障运行的情况,体现出保障质 量和程度、保障覆盖面、保障目标、管理有效性等方 面的问题,提供直接了解社会保障的依据;分析评价 功能要求能够全方位地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内各个子
[收稿日期]2014—04—11
累积,养老金总缺口的现值(用名义GDP增长率作 为折现率来计算)相当于目前GDP的75%,未来我 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资金缺口。面对未来不 断增大的支付压力,许多专家提出了诸如国有企业 的工资总额结余转入、外汇储备冲抵、国有股份划 拨等做法以弥补缺口。与补缺口的做法相比,提高 社会保障运行效率,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结构,加快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统筹的互济功能 和政府责任;同时打造个人账户的储蓄和市场融资 功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平 稳的运行。在众多改革建议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 本身运行效率是最核心的做法,而提高社会保障体 系运行效率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
GDP的0.2%,2050年达GDP的5.5%。今后38年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 要基础,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活力的重要因素。在全 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体系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全面深 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构建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体系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 对社会保障、代际公平和可持续性造成的压力,经济 增速的回落和金融市场改革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做出 及时调整的问题,快速的城镇化和大范围的人口流 动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居民 具有更大的兼容性等等。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 体系也面l临着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升保 障水平,促进制度统一,以及不同制度之间的可衔接 可转移等传统性的问题。
表7
以看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运行之中,首要 应注重的方面是使社会保障系统随着时间变化动态 发展,在社会保障推进中,应保障过程公平、结果公 平,同时尽可能兼顾均衡发展,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在具体指标中,主要应该关注的指标分别为社会保 障支出几何平均增长率、社会保障程度、养老保险保 障率、医疗保险保障率、社会保障支出环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