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张而增大,但右肺门可缩小。
肺门移位

正常时肺门位于肺墅内 带2~4前肋间处,左侧 略高于右侧1~2厘米。 心肺病均可使肺门发生 移位。上叶肺不张,特 别是慢性瘢痕性肺不张, 常使肺门上提。下叶不 张可使肺门下移,但不 如上叶不张时明显。心 脏增大或心包积液均可 推移肺门向外移位。
肺门移位
1、肺门大小改变: ①肺门增大;②肺 门缩小: 2、肺门密度改变: 多为密度增高性改 变。 3、肺门位置改变: 心、肺病变可引起 肺门牵拉或受推移位。
肺肿瘤性病变
肿块常见于肺部良 性肿瘤及恶性肿瘤。 X线特点:表现为密 度如增殖性病变的 团块影。
肺肿块毛刺征
肺的空洞与空腔性病变




空洞为部分肺组织发生坏死,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坏死组织后而形成。常见于肺结核发 生干酪坏死者、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及某些肺真菌病。空洞的壁可由坏死组织、肉芽 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以及洞壁周围的薄层肺不张所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是在大片坏死组织内产生的空洞,常多发,洞壁不 规则,由坏死组织所形成,如虫蚀状,见于于酪性肺炎。 二、薄壁空洞 洞壁薄,约为2~3毫米以下,由薄层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所组成, 境界清晰、内壁光滑,多呈圆形,一般无液平面,周围很少实变阴影。多为发生时间 较久的空洞,常见于肺结核。 三、厚壁空洞 洞壁厚3毫米以上,形状不规则,空洞周围常有密度增高的坏死组织或 实变区。内壁可凹凸不平,也可光滑整齐。多为新形成的空洞。见于肺脓肿,肺结及 支气管肺癌。结核性者洞内多无或仅有少量液平面,而肺脓肿的空洞内多有较明显的 液平面存在。癌肿所形成的空洞其内壁多不规则,呈结节状。 空腔与空洞的x线表现类似,但空腔不是由于肺组织坏死液化排出所形成,而是由 于肺内的腔隙呈病理性扩大所致,如肺大泡、含气的肺囊肿及肺气囊等。空腔的壁较 空洞壁更薄,一般腔内无液体,周围无实变。囊状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囊腔及化脓性肺 炎时形成的肺气囊均属空腔,但其中可有液体,周围可见炎性实变。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胸腔积液
多种疾病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 液,不同的病因可产生不同性质 的积液。胸哆的炎症可产生渗出 液;化脓性炎症则可为脓液;心 肾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血浆 蛋白过低可产生漏出液;胸部创 伤及胸膜恶性肿瘤可产生血性积 液;颈胸部手术损伤淋巴引流通 道,恶性肿瘤侵及胸导管及左锁 骨下静脉均可产生乳糜性积液。x 线检查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但难 以区别积液的性质。胸腔积液因 其液量的多少和存在的部位不同, 而有不同的X线表现。
肺门增大
肺门缩小

肺门缩小,一般指构成肺门的血 管变细。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 如法鲁氏四联症及三尖瓣闭锁等。 表现为两肺门血管阴影缩小,肺 纹理稀疏纤细。有时肺门缩小可 发生于一侧,见于一侧先天性肺 动脉发育不全及肺动脉栓塞等。 表现为患侧肺纹理稀疏纤细,而 对侧血管纹理代偿性增粗。肺动 脉瓣狭窄时,左肺门因狭窄后扩
渗出性病变


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渗出,渗出物内含有液体和 炎性细胞,代替了空气而充满于肺泡内,于是形成肺的实变。 在X线上,渗出性病变和正常肺之间无明显的界限,边缘模 糊,密度不均匀而呈云絮状,有时多数病灶融合。病变边缘 不锐利,是因为含气的肺泡与充满渗出液的肺泡混合在一起 的缘故。 渗出性病变常见于肺浸润或实变,如各型肺炎、浸润型结核、 肺出血及肺水肿等。如累及整个大叶,在叶间裂处有锐利的 边缘。X线表现为中心较浓,均匀一致、向外围逐渐变淡, 边缘模糊的片状影。
空洞与空腔
虫蚀样空洞:见于干酪样肺炎 薄壁空洞:<3mm,圆形、椭圆形,不规则环形,见于肺结核、 肺脓肿、肺转移瘤也可呈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3mm,内壁光滑或凹凸不平,可见于肺脓肿,肺结 核及周围型肺癌。 a:肺脓肿空洞壁外面为边缘较模糊片状阴影,空洞内有液平。 b:结核性空洞壁外面整齐清楚,空洞内常无或仅有少量液体。 c:周围型肺癌空洞壁外缘有分叶和毛刺,洞壁内面凹凸不平有时 可见壁结节。
下降。
局限性胸腔积液
1)包裹性积液:X线表现位自 胸壁向肺野内突出的半圆 形或扁丘状阴影, 2)叶间积液:表现为梭形阴 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3)肺下积液:表现为肺下野 密度增高,上缘呈上突的 圆顶状,倾斜或卧位检查 可见游离性积液的征象。
纤维性病变
纤维化为肺部急 性或慢性炎症的 后果和愈合表现。 X线特点:表现为 密度高、边缘清 晰的条索状阴影。
钙化


钙化一般发生于退行性变或坏死的组织内。当组织遭受破坏时,局部有 较多的脂肪酸分解出来,导致酸碱度的变化,从而使钙离子以磷酸钙或 碳酸钙的形式沉积下来。钙化可谓病变愈合的一种表现,多见于肺或淋 巴结的干酪性结核灶的愈合阶段。某些肿瘤组织内或囊肿的壁也可以发 生钙化,如肺错构瘤、肺包虫囊肿等。尘肺时肺门淋巴结常可发生钙化。 肺组织胞浆菌病以及肺内转移性骨肉瘤偶可发生钙化。此外,由于钙磷 代谢障碍引起血钙增高,可在肺内发生病理性钙质沉着,见于原发性甲 状旁腺机能亢进。 钙化病变表现为密度很高的致密阴影,边缘锐利,形状不一,可为斑点 状、块状及球形:其分布可为局限性,也可为弥散性。肺内愈合的结核 灶多位于两肺上野。形状不定。如为原发结核灶的钙化,表现为发生于 肺野任何部位的孤立性钙化斑,并常伴有不规则肺门淋巴结钙化。错构 瘤可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肿块内有“爆玉米花样”的钙化。尘肺时肺门淋 巴结的钙化常呈蛋壳样钙化。肺的组织胞浆菌病时钙化多为弥散分布的 小斑状钙化。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呼吸系统可以发生多种疾病,由于它们的病理改变不同, 发生的部位也不同,因而可产生各种不同的x线影象。 这些影象的形态和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所谓病变的基 本x线表现,即指不同病因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具有共性的、规律性的x线表现。 为了掌握各种疾病的x线诊断,首先需识别各种基本x线 表现,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即可从现象到本质,把x 线改变、病理改变和临床资料结合一起,对疾病做出诊 断。
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
1、少量积液:积液量达250ml左右,液体上缘在第四肋 前端以下,于站立位胸片检查仅见肋膈角变钝。 2、中等量积液:积液上缘在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上,第二 肋前端平面以下。立位胸片可见液体上缘呈外高内 低的边缘模糊的弧线影,下肺野均匀致密,肋膈角 消失,心缘被遮盖。(如前图) 3、大量积液:积液上缘达第二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 均匀致密影,纵隔向对侧移位,肋间隙增宽,横膈
肺门增大


肺门阴影增大可为一侧或两侧。可以是肺门血管的增粗,也可以 是肺门淋巴结的增大及支气管肺癌所致。肺门血管阴影的增粗多 继发于心脏疾患,凡是可引起肺循环压力增高的心脏病,均可引 起两侧肺门增大,如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 二尖瓣病变及左心衰竭等。 某些血管病可引起一侧肺门阴影增大,如肺动脉栓塞及肺动脉瓣 狭窄,后者肺门阴影增大发生在左侧,由狭窄后扩张引起。非血 管性肺门阴影增大,可由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肺癌、恶性淋巴瘤、 肺门淋巴结转移瘤、结节病、尘肺、病毒性肺炎以及肺霉菌感染 所引起,可为一侧或两侧增大。
肺部改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肺实质为主的病变,因其主要侵及肺泡腔,故多表现为片状阴 影或腺泡结合状阴影。腺泡结节状阴影为花蕾状,直径约毫米。 片状阴影可大可小,小者为一个小叶或几个小叶融合一起;大者 可占整叶或一侧肺,可为节段性或非节段性。肺泡或小叶的病变 也可呈弥散性分布。 以肺间质病变为主的病变,因其主要侵及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肺 泡壁的间质,故多表现为索条状、网状、蜂窝状以及较广泛的小 颗粒状阴影。有时网状阴影与颗粒状阴影同时存在。 在许多情况下,肺实质及肺间质可同时被侵及,因前者可掩盖后 者的表现,故在x线上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病变的形态。
增殖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为肺部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 肉芽组织而产生。 X线特点: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缘清晰、呈梅花 瓣样阴影。
纤维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往往可以完全被吸收,而增殖性的肉芽组织在愈合时, 则多转变为纤维组织。这样的纤维组织逐渐收缩,而使原来的病 灶变成瘢痕。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或代替之后,它在X线上表现为 密度增高的硬性阴影,与正常肺野的分界非常明显。 如果肺的间质组织(如血管周围或支气管周围组织)发生纤维性 改变,则产生粗乱索条或网状影,可自肺门区向外伸展,直到肺 野的外带,与正常血管、支气管等影像迥然不同。 肺的纤维化最常见于慢性结核、慢性间质性肺炎和尘肺等症。随 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有慢性呼吸道感染时,也可产生肺的间质 性纤维化。在胶原纤维病或组织内皮细胞增多症,肺的纤维化是 一个重要的特点。 广泛的纤维化可以融合,变成大块的致密影,例如结核性肺硬变 或第三期尘肺等
横膈低平,活动度减弱


胸廓成桶装,肋间隙增宽
心影狭长成垂位心形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不张

患侧肺野呈均匀一致的密度增 高影
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 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



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不张
肺部改变




肺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肺实质和肺间质。 肺部的病理改变可以发生在肺实质,也可以发生在肺间 质。 某些疾病以侵犯肺实质为主,有些疾病则以侵犯肺间质 为主。 肺实质病变主要侵及肺泡腔,以肺泡、腺泡,小叶乃至 大叶的分布方式存在; 肺间质病变则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和细支气管的周 围或肺泡壁间,而肺泡内常无或仅有少量病变。
增殖性病变



肺部慢性炎症可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成为增殖性病 变。 由于增生的成份以单核细胞、网织细胞、结缔组织增生 为主,故病变与周围的正常肺组织界限较清楚。 由于病变局限于肺泡内,所以常形成腺状排列,在X线 上呈梅花瓣状,称为腺泡结节型病变。这种病灶的边缘 清楚,没有融合趋势,甚至大量病灶聚焦在一起时,各 个病灶界限分明。 X线表现为密度增大,边界清楚的斑点状或结节状影。 常见于结核和各种慢性肺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