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中学2017—2018高考理综模拟题(一)2018. 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B 11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蚕豆细胞能利用质子泵所产生的H+浓度梯度推动蔗糖的吸收,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方式利用H+势能,其方式如右图。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泵以ATP为能源主动吸收H+B.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形变需要消耗ATPC.若提高外界溶液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D.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2.决定玉米子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
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3.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RNA的合成需要DNA作为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4.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用浸泡法处理要求溶液浓度高5.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
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信息交流D.即使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也能正常凋亡6.下图所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A.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与淋巴因子作用增殖分化形成B.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C.抗原一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D.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过程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A.《本草纲目》“(烧酒) 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
”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
”C.《开宝本草》“(消石)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天工开物》“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 A个B. 在常温常压下,2.24L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 AC. 17.6 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为4N A个D. 将标况下11.2L的Cl2通入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 A9.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10. 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杏仁含苯甲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肉桂醛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B.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C.肉桂醛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种D.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1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Z>WB.简单离子半径:X>Y>ZC.四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D.在一定条件下W的单质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12. 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
已知,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Na+由左极室向右极室迁移B.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BH4-+8OH--8e-=B2O +6H2OC.若NaBH4燃料电池的电压为U伏,则此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03×104UkJ·kg-1D.每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时,A电极的质量减轻12.8 g13.T℃,分别向10 mL浓度均为1 mol·L-1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
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 c)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p K a=-lg K aA .弱酸的K a 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B .a 点对应的溶液中c (HA)=0.1 mol·L -1,pH=4C .弱酸HB 的p K a ≈5D .酸性:HA<H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A .23411120H H He n +→+B .1441717281N He O H +→+C .427301213130He Al P n +→+D .2351144891920563603U n Ba Kr n +→++15. 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为l 的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如果让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 0B.033B C.0233B D. 02B16. 一个正点电荷Q 静止在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另一个带电质点q 射入该区域时,仅受电场力的作用,恰好能依次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a ,b ,c ,如图所示,则有 A. 质点由a 到c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 质点在a ,b ,c 三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2:1C. a ,b ,c 三点电势高低及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是,2a c b a c b E E E ϕϕϕ=>==D. 若改变带电质点在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则质点q 可能做类平抛运动17.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 逐渐向上移动时,接在理想变压器两端的四个理想电表示数A .V 1不变、V 2不变、A 1变大、A 2变大B .V 1不变、V 2不变、A 1变小、A 2变小C .V 1变大、V 2变大、A 1变小、A 2变小D .V 1变小、V 2变小、A 1变大、A 2变大18. 如图所示,M 、N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F 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M 一定受到4个力 B. 物体N 可能受到4个力C. 物体M 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物体M 与N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19. 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 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 ,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 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 到地心距离为r 2.设卫星由A 到B 运动的时间为t ,地球自转周期为T 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T=3T 0/5 B. T=3T 0/8C.()12121142r r T r r t r r ++=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20.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粗糙细杆上自由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圆环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直至处于平衡状态, 则圆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能为A .0B .2012mv C .32222m g q B D .2220221[]2m g m v q B-21. 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 取10m/s 2,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 物体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C.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 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粗糙曲面AB 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与水平面相切于B 点,P 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实验时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m 从曲面AB 上的某点自由释放,小物块通过光电门P 后停在水平面上某点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 cm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动摩擦因数 = (利用测量的量表示).(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3.(9分)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 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2Ω)定值电阻R0,阻值约为3Ω电压表两块(有5V、15V两个量程,5V量程内阻约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量程0.6A)滑动变阻器A (0~20Ω,3A)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电键一个,导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