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论1.1 方案概要1.1.1 项目名称:新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1.2 项目主管单位:****地区计委、畜牧局1.1.3 项目承担单位:****畜牧局1.1.4 项目建设单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办公室(****动物防疫监督站)1.1.5项目设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工程勘察规划设计院****分院1.1.6建设地点:****动物防疫监督站及各乡镇(场)1.1.7建设内容及规模:****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涵盖全市19个乡镇(场)。

主要建设内容:在****动物防疫监督站的基础上通过仪器设备更新、化验室改扩建,使动物防疫监督站成为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牵动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中心站”,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心站”完成全市动物疫病防疫、动物疫病监督监测、防疫网络动态建设、政策法规保障四大体系建设。

1.1.8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年,即2003年。

1.1.9投资规模:总投资20.07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5.60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4.786万元,隔离观察所5.5万元,网络设备购置1.5万元,交通工具1.68万元,构建地区网络1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为:国家投资20.072万元。

1.2建设背景畜牧业历来是****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力争实现由种植业大市向养殖业大市的转变,特别是近两年,为了提升畜牧业综合实力,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委、市政府在加大畜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诸多优惠政策,使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02年,****年末牲畜存栏75.86万头(只),其中:牛5.1万头,羊58.67万只,猪10.53万头;家禽年末存栏96万只。

随着畜禽存栏增多,****逐渐加大了动物疫病防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疫病防治、畜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药监督管理、兽医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得到了明显进展,近两年,随着《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实施,****还相继制定了动物合作防疫管理、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饲料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病,****出台了《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扑灭运行机制》,使动物疫病防制工作逐步步入了依法管理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但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与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出栏上市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市19个乡镇站大部分为1985年之前建设,办公室结构基本上为土木结构,办公条件差,仪器设备不足,有6个乡至今没有办公室,致使动物疫病防检疫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全市运输检疫、屠宰场检疫、孵化厂、交易场所的检疫工作需进一步规范。

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今后,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必须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将有效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水平,加快****动物疫病防制工作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则相接轨,为今后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出口畜产品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地基础。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是有效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保护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动物疫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据有关资料报道,由于动物疫病,1995年全国生猪死亡达5000万头,牛100万头,羊900万只,鸡5亿只,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亿元,1996年达300亿元,同时因动物疫病引起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和人力浪费,药物消耗等造成的间接损失达到800亿元。

2002年****因动物防疫体系尚未健全,导致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累计扑杀牲畜500多头(只),另外每年因动物疫病而死亡的牲畜也不可计数,给广大农牧养殖户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通过项目建设实施,将有效控制和减少畜禽疫病死亡,从而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项目建设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

动物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不仅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对社会的安定构成威胁。

如英国“疯牛病”不仅影响了本国经济,而且还动摇了梅杰政府的根基。

台湾口蹄疫的流行,迫使“农委主任”辞职下台,并致李登辉当局公开道歉。

香港的禽流感风波不仅紧急扑杀140万只鸡,造成了近8亿港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感染了17人,并有4人因此死于非命。

1992、1993年国内出现的“恐肉风波”波及全国二十几个大中城市,“放心肉”问题牵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的心。

1987年长江沿岸的武汉、南京等城市暴发日本血吸虫病,“瘟神”卷土重来,数千人感染,医院暴满,给社会安定和国家声誉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决心再送“瘟神”。

1999年****重大疫病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恐肉”、“恐奶”风波,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通过本项目建设,实施有计划地预防、消灭和净化区域内规定的重点动物疫病,防治重大疫病、疫情的发生,可有效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2.3项目建设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兽医防疫基础设施薄弱现状的需要。

目前,****乡镇动物防疫站大部分为1985年之前建设,基础设施十分滞后,办公室结构基本为土木结构,办公条件差,仪器设备不足,有6个乡至今没有办公室,致使兽医检疫工作相对落后,通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造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地检疫监测仪器设备,不仅能使动物防疫的硬件设施得到彻底改善,而且可逐步使本区域内动物疫病预测预报、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得到提高,进而为畜牧养殖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章项目建设区基本概况3.1 自然概况3.1.1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山脉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尕山北麓,市区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268公里,东西宽148公里,南北长199公里,介于北纬43º29'—45º16',东经83º15'—85º08'之间。

整个地形受天山山脉影响,其走势由南向北倾斜,依次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和沙漠五个地形带,山区及丘陵占43.6 % ,平原占44.6 % ,沙漠占11.8 %。

3.1.2气候条件****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是北疆光热资源最丰富和无霜期较长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为42.2℃,大于或等于10℃年积温为3685℃,相对湿度58%,平均无霜期186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春旱、夏季干热风、冬季冻害等。

每年4-6月和10-11月,是牲畜疫病疫情的高发季节。

3.1.3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13728.6平方公里,其中:已利用土地资源占68.9 % ,牧草地占72.33% ,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0.86% ,交通用地占0.22 % ,水域占6.86% 。

受地形地貌、水文、母质及灌溉耕作条件的影响,区域内的土壤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沙漠绿洲依次分布着山地草甸土、山地黑土、森林土、粟钙土、灰棕漠土、荒漠土、灌耕上、潮土、草甸土、沼泽土和风沙土等平原农区土壤类型以灌耕土、潮土、灰漠土为主,土质较好,盐硷较低。

3.2社会经济概况****属农牧结合市,全市共辖8镇、7乡,4个农牧场、1个林场。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不含兵团)20.33人,其中农牧业人口达14.49 万人,由哈、汉、维、蒙、回等22个民族构成。

2002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7.1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6.58亿元,下降21.5%,第三产业5.98亿元,增长12.7%。

3.3畜牧业概况****天然草地总面积1456万亩(包括林间草地387万亩),有效利用面积1325万亩,均属六、七、八级范围,全市共有围栏草场16.1万亩,灌溉改良草场12.7万亩,人工饲草料地5.2万亩,分别占有效利用面积的1.2% 、0.96% 和0.4 %。

2002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到75.86万头(只),其中:牛5.1万头,羊58.67万只,猪10.53万头;家禽年末存栏96万只;肉类总产1.9万吨;牛奶总产1.2万吨;绵羊毛总产1333吨;山羊绒产量23吨;禽蛋总产4200吨。

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17.2%,牧民人均收入3342元。

第四章动物疫病防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1动物疫病防治现状4.1.1机构设置及人员状况****现有县级动物防疫监督站1所,县级派出站(乡镇站)15所,农牧场站4所,全市共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04人,其中,技术人员78人,初级职称以上41人。

4.1.2动物疫病防疫现状自1999年****实施动物疫病合作防疫以来,全市家畜家禽的疫病防疫工作有了一定的保证,每年全市的畜牧兽医人员担负着75.86万头(只)家畜和96万只家禽的免疫和驱虫工作,据****动物防疫监督站统计,2002年全市共免疫各类家畜传染病142万头只(次),免疫各类家禽传染病238万只(次),驱虫、药浴、治疗各类家畜156万头(只)。

4.1.3动物疫病监督监测现状****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贯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原则,为加强动物疫病的监督检测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规范了牛羊交易市场、家禽交易市场、鲜鱼交易市场、出县境公路动物检查站和屠宰场的监督检测工作。

据统计,2002年全市共检疫肉类1260吨,检疫皮张15000张,骨30吨。

处理有害化畜产品1吨。

检疫马传贫2500头(次)。

2002年****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地区动物免疫标识实施办法》,通过对牲畜佩戴耳标,建立档案,实现一畜一标一号,详细记录动物免疫情况,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动物的免疫、检疫工作,也推动了动物合作防疫工作的实施,为及时反馈疫情提供了条件。

4.2存在的问题1、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19个乡镇(场)站除6个乡至今没有办公室外,其他乡也大部分为1985年之前建成,有,办公室结构基本上为土木结构,办公条件差,且缺乏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设备,特别是缺乏用于存放疫苗的冷连设备,各乡镇(场)的兽用疫苗大多存放在地窖里,疫苗存放时间短、保护率低,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免疫效果。

2、由于缺乏配套的动物检疫监测设备,发生动物疫情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贻误扑灭疫情的时机,目前该市动物的检疫监测工作还未走上正规,动物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和重大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检验和监测等方面的业务工作还未正常开展,病理解剖学、血清学、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诊断监测工作也因仪器设备短缺不能有效展开,动物检疫监测工作的滞后,给整体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