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晚清政府的危机
(四)防火墙失效:军备废驰
• 1、武器落后 • 2、官兵腐败 • 3、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差
1、武器落后
2、官兵腐败
• “当时八旗的子弟是这样一种情况:提笼架鸟,吸食 鸦片,无所事事,到处招惹是非......那满清的江山又 怎么能够稳固?” „ — 叶赫那拉·根正:《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杨芳“屎尿将军” „叶名琛“六不将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
(三)会党造反
• 1899年,孙中山派陈少白、郑士良在香港联络两湖地区 的哥老会和闽粤地区的三合会首领成立兴汉会。兴汉会以 孙中山为总会长,实现了革命人与会党的联合。
„ 会:偶聚 „ 党:相合 „ 会党宗旨:义气相投、杀富济贫 „ 盐帮、哥老会、天地会“指天为父,指地为母” ) 四川 称“袍哥”
会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拉拢、联络的对象的原因
(三)软件过时:人才匮乏
„龚自珍《己亥杂诗》
„洋务派、维新派、立宪派都未得到重用
„西方记者
„德龄公主
„西方记者:清王朝中的满人大臣和高官为什么非 常无能?
„德龄公主:“满人不想学习,他们非常自负,没 有头脑,他们认为他们要什么有什么,最初的满 人不是这样的——大约80年前满人就退化了。在 80年前,他们都很有才华,审判公平。现在的这 些满人根本就不想去知道什么事情。他们非常自 负,你无法和他们交谈。”
„ 一是会党的反清思想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 天地会产生于满汉民族矛盾中,由明朝遗老在康熙、雍正年间 初创,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至乾隆时势力大盛。随着历史的发展 ,“复明”观念逐渐淡薄,“反清”成为辛亥革命前会党的主要思想 。共同的斗争目标成为两者结合的基础。
„ 二是会党力量强大,团结互助,会员遍布大江南北各省。内部组织严 密,不仅有极严格的堂规,还有严格的秘密联络手段,如各种暗号、 隐语,可以一呼百应,千百立集。 „ 三是会党的主要成员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常常酝酿 自发的反抗斗争,是一支可以争取、利用和改造的社会力量 。 „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中有《关于哥老会问题》1936
物极必反:由盛而衰
• 一、统治机器失灵 • 二、国内反对力量日益壮大 • 三、出现外部威胁
一、统治机器失灵
• • • • • 表现: 主板陈旧:皇帝无能 硬盘狭小:体制不灵 软件过时:人才匮乏 防火墙失效:军备废驰
(一)主板陈旧:皇帝无能
• 1、皇位继承制局限: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 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 、懿旨确立嗣君 • 奕詝zhu、奕訢继位之迷 • 以孝道来对抗才识,以仁义来反抗武功。 • 道光:糊涂顢顸 • 咸丰:不明情势、自私、优柔寡断、虚伪
„法国翻译官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 记述了英法侵越军抢掠圆明园德情景:
„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蛹而上,扑向这一堆 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 恐后,互相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 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 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
„
——(美)德龄著:《光绪泣血记》
• 2、皇帝短命
• 咸丰 19岁继位,在位11年
• 同治 5岁继位,在位13年,18岁死
• 光绪 3岁即位,19岁亲政,23岁即被夺权, 38岁忧郁而死 • 宣统 3岁继位
• 3、 “清文宗不是汉武帝”-慈禧太后掌权48年
• 钩弋故事
• “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 人,昭帝是也”《史记•外戚世家》 • 大臣:“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 • 汉武帝:“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 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 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 储少孙:“岂可谓非圣贤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 ,故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号‘武’,岂虚哉”
(二)硬盘狭小:体制不灵
„1、汉族地方势力崛起,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咸丰帝:“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如此奇功” „彭蕴章:“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 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 ”(薛福成:《庸庵文续编》卷一) „曾左李袁
2、统治集团内部出现裂痕:帝后之争
• 帝后之争
„他直身躺在时代的分界线上,手和脚都已经 进入了新时代,但指挥手脚的头脑却留在旧 时代。这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了,而是 当时中国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悲剧。” „ —— 茅海建《苦命天子》 咸丰皇帝
„在噩兆中出生,在睡梦中被抱进皇宫继承大统; 贵为一国之君却处处受制:在太后的操办下与不 爱的人成婚,想一展抱负却最终被囚禁瀛台,眼 睁睁看着心爱的人被投井溺杀,想等待时机东山 再起却被奸佞下毒致死……他的一生始终没能逃 出那如鬼魅般噩兆的笼罩 。
3、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差
„ 徐继畲(鸦片战争时,曾任厦门附近的地方官)这样描写官兵 的情况:“人不知战,名之为兵,实则市人,无纪律,无赏罚 ,见贼即走”。 „ ——《退密斋文集》,《鸦片战争资料》第二册,第597页。 „ 黄钧宰描写由各省调到广东的军队情形:“奉调之初,沿 途劫夺,……抵粤以后,喧呶纷扰,兵将不相见,遇避难百姓 ,指为汉奸,攘取财物。校场中互相格斗,日有积尸”。 ——《金壶七墨》
关于慈禧太后
• “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 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其实慈 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丽姣好,使人一 见便生喜悦之情。”“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 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 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 得益彰……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 • 《慈禧写照记》美国女画家卡尔 1904年8月
2、迫签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有学者估计:历届政府与22个国家签定了745个不 平等条约,其中清政府从1841年5月——1912年2 月共70年,签定411个;北洋政府1912年3月—— 1927年5月,签定243个;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9月 ——1949年6月,签定91个。 „据粗略统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80 年间,列强通过各种手段侵占中国领土约173.9万 平方公里。累计共赔100亿两左右的白银
„ 一方面又对各国解释宣战是被迫的,对义和团一定相机自 行惩办。 „ 同时,暗令下属:如有战事,令拳民作为前驱,我则不必 明张旗帜。
„ “慈禧曾经统治中国47年,关于这个人,历史将她划归为 一个反面人物,一个卖国贼,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是 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后辈人,从家族的观点看,我认为, 咸丰皇帝身为一个男人都没有让江山稳定下来,而一个女 人靠着什么能够让江山稳定下来呢?况且当时八旗的子弟 是这样一种情况:提笼架鸟,吸食鸦片,无所事事,到处 招惹是非......那满清的江山又怎么能够稳固?从大清皇 族的所作所为来看,谁都清楚满清的气数已尽,历数皇室 贵族,换了谁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 叶赫那拉·根正:《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
二、国内反对力量日益壮大
• (一)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捻军等 • (二)士绅离心 • (三)会党造反
• (一)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捻军等
(二)士绅离心 „1、接受进步思想:蔡元培(教育救国)
„2、对政府无能守旧产生不满:留学生:拒俄义勇军 „3、投身现代化的生产事业,产生阶级:张謇(四川 保路运动) „4、科举废除后仕途中断,部分留学转向革命
三、出现外部威胁
• • • • •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 2、迫签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 3、勒索赔款,抢劫财富
„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 1894年11月下旬,日军攻陷旅顺后,“戕杀百姓四日”, “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样枪击死,然后用刀支解” ,“得免杀戮之华人,全市内仅三十六人,然此三十六人 为供埋葬其同胞之死尸而被救残残留者”。当时目睹日军 暴行的西方记者,将日本斥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 之怪兽”。 „ ——范文谰《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出版社 1955年版256页。
• “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叶梦珠在《阅世编》
• 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 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 亦以万计”,而到了清朝,“标客巨商罕 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 千金,利亦微矣。”令:"闻开矿之事,甚 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 。
鲁迅
• 康乾盛世是文字狱吹 出来的
晚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 本章重点问题 • 1 晚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危机? • 2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 了什么?
清朝在中国封建社会 的发展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十八世纪=盛世?
• 观点一:与明末乱世相比,可以作为盛世 • 观点二:如果有“盛世”,也是地主阶级的 “盛世” • 观点三:纵向比较,可以当作“盛世”,横 向比较,不能称为“盛世”。 • 观点四:“镀金的时代”
不同声音
• 古人记载: • 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 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 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
• 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 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 ,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 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 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 婢,遍满海内矣。
戴逸
• 中国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 十八世纪是伟大的人类历史分水岭 • 十八世纪是一个继承和总结的时代 • 十八世纪是中国历史发展到高峰的时代 • 十八世纪是孕育着转变和面临着选择的时 代
匿名专家
• 康雍乾时期是黑暗时代,并非黄金时代 • 阎崇年的故事
孔飞力
• 所谓“盛世”,是一种惯用的 说法,常被人们用来当作德政 的护符,用来装点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