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灵川县大圩中学王行英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课堂语言却又在英语课堂上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工具,又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来源。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师课堂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下面是我对着问题的一些分析与看法;首先,教师的课堂课堂语言没有建立在真实表达的基础上,没有考虑课堂语言交际的真正目的。
也就是说,课堂课堂语言不是为了某一真实目的,而是在教材和语言训练的要求下不是不说,这样的课堂语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从课堂课堂语言量的分布看,教师的课堂语言过多。
不少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较少考虑学生的反应;在提问时,许多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经常不等学生回答就迫不急待地说出答案或请别的学生回答等。
再者,教师经常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课堂用语,表达错误多却示作自我修正或改正,逻辑性差,表达的随意性大。
如:This is for what?He is talking to who? 最后,我发现教师使用的课堂评价课堂语言单一,整节课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只有简单的“OK”。
“GOOD”或“RIGHT”。
没有具体的评价和反馈。
从而学生对于老师的这些问题所作出的反应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第一,学生对教师的某些课堂语言理解不准确。
教师在表达进运用一些生解的词语或较长的语句,一部分学生似懂非懂。
导致其行动反馈不够及时、有效。
第二,学生的连贯表达不够。
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生连贯表达。
即便他们只掌握十几个单词,而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这一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连贯表达的习惯,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堂语言输入,适时有效地提问、评价和反馈。
所以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来看,不同的课程类型,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都要求教师使用相应的教学语言。
而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中,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最直接、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动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与和谐的人际交往中获得知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常见的教师提问方式有集体回答、点名回答、自愿回答和自问自答等。
很多教师往往不能合理、有序、有变化地进行提问、更常见的是师生的单一问答,而且通常仅与英语水平中上等或优秀的学生开展问答,多数学生的参与与互动很有限。
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跟老师的提问方式很有关系,例如,教师提问的随意性。
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考虑问题的梯度、难度、真实性和合理性,随意性大,忽难忽易,忽开放忽封闭,有些问题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实际的语言意义。
再例如,提问过多、提问主体单一、提问急于求成等等,教师有必要对自己在课堂中的提问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反思和探索,以求寻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意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知识自主生成的提问策略。
所以优化课堂提问很必要。
优化课堂提问对落实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重义。
从中学英语学科特点来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就应该紧扣教学大纲要求,
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紧贴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蕴涵品德素养、英语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
那么究竟有哪些课堂优化的策略呢?
不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或有无教学风格的教师,课堂上几乎没有不提问的。
不论是学习新课、复习旧课,还是各种形式的练习课,凡是落到学生身上的听、说、读、写练习,常常都是受教师提出的问题所指挥。
因此,教师是优化课堂提问的主导者。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就这一问题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看法。
第一,问题要明确。
课堂所提问题必须具体明确、表达清楚、容易理解;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对提哪些问题、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事先设计好。
第二,提问要有层次。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层层递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思考,逐步解答。
如教学Unit 13时,要求学生浏览全文,设计如下问题:Was Holmes a policeman? How do you know?
Did the young lady live with her parent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er parents?
Was the young lady very rich?
Was her uncle the only relative of the young lady?
Did the young lady and her uncle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How do you know?
Was the young lady’s life in danger?
要求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时,可设计如下分析理解、推理方面的问题:
What was Holmes well known for?
What did her uncle act towards the young lady?
Why was the younglady’s life in danger?
Describe the room of the young lady.
Describe the room of her uncle.
第三,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
任何教师都希望学生对自己课感兴趣。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兴趣,便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并能体会到创造性学习的快乐。
好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提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被教师提出的问题深深地吸引,求知欲\好奇心就会融为一体.引导式提问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道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辩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除了对教师提问方式的要求之外,要想让整节课变得更有效,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踊跃提问。
中学生学英语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因此从这时开始,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敢于用英语向同学、老师提问。
每节课安排二,三分钟让学生做值日谈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按照值日秩序每天由一名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内容、语法、词汇等编写短文、对话或自选一些幽默故事(教师应及时审阅,避免因内容太多、太难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表演或演讲,让其他同学发问。
这样,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根据听内容步步发问,而一些平时不太喜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学,出于好奇心,也纷纷提问。
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踊跃提问的良好习惯养成了,也敢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了。
当然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能及时的回答,并且注意回
答的方式。
因为每个学生提问方式会不同,故而老师的回答也应多种多样,这样学生比较好接受。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把握教学命脉,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质量。
那么如何来提高呢,以下是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语方素质是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质量的前提。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
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是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质量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石。
2,勤于实践,善于反思是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实践和反思,积极参与各项听、评课活动与课例评析,为自己的课堂语言把脉,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课堂语言质量。
3,借助课堂观察,运用校本教研和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手段
通过校本教研,找准观察点,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借助同伴互助,促进教师提高课堂课堂语言质量。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跟教师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教师的表达能力,当然其中提问方式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学生认知积极性的推动力,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宋朝某教育家说过:“学刚须疑,在可疑之处而不疑者,不增学。
”“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提问,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口语表达,不能太过随意,还是要注意一定的语法,因为怕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而且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强的话,便能随时应对一些学生的反应,对于学生的回答给出相应的点评,让学生也产生共鸣。
相反如果教师不去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课堂语言质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轻视的感觉,会感觉自己的老师有时还不如自己,那么这样的话,课堂教学也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有效性。
所以掌握好语言表达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能拉近师生距离的一种手段,让课堂真正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