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交网络技术及其发展课件

社交网络技术及其发展课件


Web2.0社会媒体
社会软件、群体智慧。 ➢关系为王? ➢伟大技术是什么? ➢社会网络照耀互联网。
Web2.0社会媒体的趋势
•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 – 1990年-2000年,PC软件时代,推动了传统企业的自动 化; – 2000年-2010年,Web1.0-Web2.0时代,推动了传统企 业的网络化; – 2011年-2020年,社会媒体时代,必将推动传统企业的 社交化。
关系分 析
网络分 析
超链分析
人物的关系分析人物的 朋友圈
网络拓扑分析网页权威 人物的团体分析人物的

社交圈
网络拓扑分析人物的影
响力
信息传播分析人物的影
响力传播
Web1.0 & Web2.0社会媒体
• 应用技术不同
Web1.0
应用 网络信息导航。 ➢数据为王。
技术 ➢伟大技术:Google Page Rank。 ➢Google引领Web1.0媒体的技 术潮流。
• 数据来源不同
– Web1.0 :网站编辑人员发布的网页信息 – Web2.0社会媒体:用户个性化发布、社会性编辑、分
享、传播
Web1.0 & Web2.0社会媒体
• 数据类型不同
Web1.0
节点 网页文本,基本不更新
关系 结构
超链信息:僵硬的信息 管道。 网页之间缺少信息的流 动性。
静态网络
Web2.0社会媒体
其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社区服务,这 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 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径。
国外的主要代表产品有Facebook,Twitter,国内主要的代表有 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
社交网络服务简介
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
(1)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了这个理论, 简单地说:在一个充分发展的现代人类社会里,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 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 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Pinterest也在2011年一口 气成长512%,这些都见证 了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
74%的全球网民访问社交网络或博客网站 社交网络每月平均访问时长约为6小时
社交网络演进过程
Google+:
• Google+将Google的在线产品整合,以此作为完整社交网的基础。 • Circles:圈子功能,可以让你将不同的内容分享给不同圈子的人。 • Sparks:内容推送页面,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好玩的内容。 • Hangouts:视频群聊。 • Huddle:文字群聊。 • Instant Upload:结合Android 手机的快速上传功能。
社交网络技术及其发展
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
网际网络的发展,从 Web 1.0、Web 2.0、轻博客到 社交网络的兴起,不断改 变人们使用网络的习惯, 尤其是社交网络推陈出新 。
社交网络已经是许多人上 网最主要的目的;社交网 络的发展也超乎人们的期 待,例如2011年推出的 Google+,在短短30天内 吸引超过2500万使用者注 册。
• 云计算、移动网、物联网、社会网将主导今后的十年。 – 云计算驱动社会媒体的蓬勃发展。社会媒体将普及伟 大的云计算技术。 – 基于移动网、物联网、社会网的云服务相互连通。
社交网络服务
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简称社交 网络,中文的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 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 SNS。
Web 1.0
.htm
.htm .jpg
.htm .htm .doc
.jpg .msg
.htm
.htm
2022/3/24
4
Web with People (2.0)
.msg .xls
.htm
.htm
.jpg
.jpg
.htm
.msg
.htm .doc
2022/3/24
5
+ Social Platforms
Pinterest:
• Pinterest,Pin(图钉)+Interest(兴趣),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图钉钉 在钉板(PinBoard) Pinterest上。
• Pin:把你喜欢的图片 Pin 到一块白板(Board)上,类似于做简报; • Repin:看到好友 Pin 了好图片,可以把它 Repin 到自己的白板。 • Share:图片来源于社交网络或购物网站,也可以被分享到各个平台; • Board:相当于一本独立的相册,按照不同的主题和兴趣来划分。
.msg .xls
.htm
App (Gadget)
.htm
.jpg
.jpg
.htm
.msg
.htm
App (Gadget)
.doc
2022/3/24
Ed Chang6Fra bibliotekWeb1.0 & Web2.0社会媒体
• 数据来源不同 • 数据类型不同 • 网络结构不同 • 分析技术不同 • 应用技术不同
Web1.0 & Web2.0社会媒体
用户背景信息 用户发布信息:频繁更新、 即时性强。
社交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 管道; 交互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 河流。
动态网络,人群节点之间流 淌着信息的河流
Web1.0 & Web2.0社会媒体
• 网络分析技术不同
Web1.0
Web2.0社会媒体
节点分 网页文本的内容分析 析
人物的兴趣分析人物脸 谱
(2)150定律(Rule of 150): 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教授Robin Dunbar根据猿猴的智力及社会网 络推断得出结论:人类智力允许人类维持的稳定社交网络人数的容限 是148人,四舍五入约为150人。
社交网络演进过程
社交网络的演进:
·电子邮件:解决了远程信息传输的问题,同时它也是网络社交的起点, 实现的是点对点传输。 ·BBS:实现了在一定用户群范围内发布信息并参与讨论的功能,实现了 点对面式的信息交流。 ·即时通信:实现了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博客:实现了个体意识由人向网络的转移,将个人的特质赋予网络服务 平台。 ·泛社交化的视频网站:实现了更为立体的个体表现与人际交互。 ·社交网络: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更加趋于完整,网络社交的高级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