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增强文章说服力,心中要有读者-写作要具备读者意识

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增强文章说服力,心中要有读者-写作要具备读者意识

增强文章说服力,心中要有读者【课题】写作要具备读者意识【学习目标】1.在课前自主研学的基础上展开课堂讨论,明确“读者意识”的内容及其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2.能够从“读者意识”的角度分析作文优劣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学习步骤】一、课前研读请结合每段材料后的思考题,认真研究下列材料:1.下面是某报的一篇报道: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培养专业的文化经纪人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

中国戏曲学院经过一年的缜密研讨论证,将于今年开设以培养本专业的“文化经纪人”为目标的“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班”。

日前,中国戏曲学院在京举行专题研讨会,来自对外文化交流领域的专业人士及有关学者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在文化经纪人的定位、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开设培养“文化经纪人”的专业不仅符合当前文化交流的发展形势,而且为艺术院校的改革拓宽了新路。

据了解,该专业将于4月进行招生专业考试,面向全国招收20名学生,招收对象以高中毕业生为主。

问题:如果依据上面短文编写一则新闻摘要,供从事文化工作的学者浏览,主要应提取哪些信息?如果是为《高中生报》编写一则新闻摘要,又应提取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人民日报》一篇关于“孝敬”话题的文章节选内容。

(1)陪伴就是孝敬。

年轻的岁月快意而匆忙,年老的岁月孤独而漫长。

据调查,我国约8%的老年人有较明显的抑郁症状,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这些病症的首因,是孤独。

对“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空巢”老人来说,没有陪伴,心里容易失落,情感容易孤独,精神容易抑郁。

在他们心里,跟子女聊天是最香的“心灵鸡汤”,与孩子唠叨是最好的精神慰藉。

就在你“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的忙碌里,父母在悄悄老去,也在静静等你。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了,爸爸的花草渐渐枯萎了,他们经常忘记关灯,过马路行动反应也慢了,经常回家探望和陪伴就应是更紧迫的号令。

(2)宽容理解就是孝敬。

生气的婆婆打翻她端来的饭菜,她笑着安慰一阵子后,再次端上饭菜来;公公嫌给他买的衣服不好看,她耐心地换了好几次,没有一句怨言……刚刚当选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周淑琴说,孝敬老人,一颗宽容的心很重要。

人老后,有的多愁善感,易激动;有的固执己见,不听劝;有的违背常理,让人烦。

如果因此而较劲、呵斥、嫌弃,就会冷了老人心,伤了老人身。

《论语》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孝敬老人,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些视老如幼,就会多一份耐心。

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

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

而慰藉精神,离不开一颗包容的心。

(3)守纪上进就是孝敬。

“80岁的老父亲希望我尽的孝道,一定是安安稳稳地待在他的身边,陪伴着他,而不是看到儿子被关进监狱”,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发改委原主任科员李双喜利用职务便利将一套无主空置房登记其父名下想尽孝道,事情败露后在狱中这样忏悔。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子女在外,父母最担心什么?一份调查显示,子女安全、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情况排在前列。

父母都是深明大义的人,不会硬把子女绑在身边,更不会让孩子为家事误公事,都把子女的守纪上进,当作最骄傲的事。

让父母不操心、多安心,就是孝敬。

钱学森留学美国前,父亲钱均夫寄语他:“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孝。

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

”钱学森不负父愿,事业“灿灿然”为国尽大忠,为人“青青然”为父尽大孝。

问题:就内容而言,这三段文字选择的角度有何时代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息《“范长江新闻奖”开始评奖》。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2007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下作者均可参加评选。

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 (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

评选结果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

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问题:这是一则消息。

作为消息,其结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苏洵《六国论》第一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拿来主义》第8~10段。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采用比喻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是关于“电冰箱为什么耍除霜”的两段说明文字:文段一:冰箱冷冻的原理足由于蒸发器负责抽离冰箱内部的热气所致。

当热气抽出时,残留的湿气便附着在蒸发器上,慢慢加厚,使蒸发器逐渐隔热,因此马达必须经常运转,补偿加厚的霜层造成的影响。

所以冰箱需要除霜装置才能延长使用寿命。

文段二:你们都知道要把肉冻在冰箱的哪里,你们也晓得冷冻室会慢慢结霜,霜层会天天加厚,然后就得除霜,冰箱才能再好好干活。

你们看,冷冻室的霜层实际上很像床上的被单,或足像墙壁夹层里的石块木头,有隔热的效果。

现在霜层越结越厚了,冷冻室也越来越难抽出冰箱内的热气,让冰箱维持冷度。

这时冰箱的马达就要转得更频繁、更持久才能保持冷度可是如果有了自动除霜装置,霜层就没有加厚的机会,马达不必再常常转,冰箱的寿命就会延长了。

问题:这两段话说的内容相同,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三国演义》《水浒传》或《西游记》每回的结尾部分,比如《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和《西游记》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