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带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洛带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洛带古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区域概况—洛带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18km,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km,距成渝高速公路立交桥接口4.6公里,东邻万兴镇,西邻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距洪安火车站7公里。

规划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1′,北纬30°39′。

(一)自然条件
1 地质地貌
洛带古镇所处地域在地质上属龙泉山断裂带北东端西侧斜坡和川西平原交
汇地带。

在构造上,龙泉山的隆起和川西平原的下陷,是受一组北东向断裂活动所引起,例如龙泉经洛带、金堂至绵阳的大断裂分开了龙泉山和川西平原两大地貌单元。

在规划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很少出现侏罗纪地层。

在玉带湖以东、三道财神一带,主要为棕红色夹灰色砂岩粉砂岩,偶尔夹少量黄绿色页岩(蓬莱镇组J3p);在玉带湖及五里坡一带,出露地层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下部为砖红色砂岩粉砂岩(天马山组K1t);在五里坡、熊家嘴一带及坝丘、台地,多为棕红、砖红色泥质细砂岩夹泥岩(夹关组K2t);而棕红色砂岩泥岩,多分布在平坝台地或小丘基岩裸露部分(灌口组K2g)。

第四系地层除下更新统未出露以外,其他有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亲统地层出露。

规划区域位于龙泉山脉北东段西侧及川西平原边缘带,以山地为主,约占规划面积的3/4。

最高处三道财神,海拨706m,平坝最低处为514m。

因此,总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及平坝型。

2 气候与水文
规划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多在15.5℃-16.6℃,山地年平均气候多在15.5℃左右。

山地和平坝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5℃-5.1℃,最热月为7月,平均26.1℃-34.1℃,最热时山区为35℃,平坝为40℃。

所以,规划区内的气候状况,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也是成都市郊度假、消夏的好去处。

本区年均降水量为974.4mm,78月降水占51%,12月降水量最少。

由于区内山地占绝大部分,加之地貌特殊,地表水补给范围大,有利于储蓄积水,经徐家河、李家沟、胡家沟汇集于玉带湖,给予本区丰富的供水资源。

玉带湖面积200亩,储水量120万m3。

从长远着想,若将坝基加固增高,湖面和储水量都会增大,为中远期旅游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3 植被
洛带境内主要分布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境内植被丰富。

4 土壤
洛带镇境内土壤受季风和非地带性影响主要形成了肥沃的以紫色土和红壤。

(二)社会经济条件
1、区域经济
据1998年统计,洛带古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2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亿元,全镇总人口21701人,城镇人口4132人,其中客家人占85%以上。

居民年均收入达到3160元。

2、交通
洛带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洛路已全面贯通,2003年初全线通车,南干道、二北干道等镇域主干道已近尾声,全镇道路交通立体网络初步形成洛带镇辖区内有汽车站2个(龙泉骚交通运输公司、洛带客货运输中心站),有各型客车 135辆,有直达成都市区的公交班车,开通与周边地区的线路近40条,路况较好。

便利的交通和通达条件,为洛带的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洛带旅游资源调查分类
表1 洛带旅游资源调查分类
三、洛带旅游资源特色
1、火龙节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

刘氏家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洛带古镇火龙节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

水龙九节,夏日伏旱,水龙则大显身手,是为祈雨。

舞龙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水枪、水盆泼射龙,前后追堵。

客家人似水为财,泼得越湿,人越旺财,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2、水龙节
洛带古镇的水龙节是客家最重要而独特的节日,由于中原战乱,客家人最早迁居至沿海一带。

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

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

3、四大会馆
镇内尤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和客家博物馆、客家公园最为出名,是我国古代建筑“大观园”中的一支奇葩,总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

洛带会馆是一部浓缩了的客家移民史,客家会馆的建筑风格属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各殿内圆木撑弓镂雕戏剧场面,明间阑额彩绘,卷棚天花中棚和屋脊等,均雕刻了各式龙凤花鸟戏剧人物,造型逼真,精工细雕,十分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风火墙以砖砌,呈半圆形巨壁,高底参差,延绵起伏,犹如两条青龙腾空欲飞。

4、金龙长城和金龙湖
金龙的古长城和金龙湖是人们休闲健身、养身的好去处。

四、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分布组合和旅游功能等,将洛带旅游资源划分为两个部分。

(1)以四大会馆为核心的“一街七巷”古镇区
洛带会馆极具历史、建筑、文化、科学价值。

(2)以长城为核心的金龙湖区
难辩真伪的金龙仿古长城,香火旺盛的金龙寺和古老的摩岩造像等等。

宝胜原生态客家村把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经济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洛带的客家生态文化旅游区,被誉为“成都的后花园”。

金龙湖景区春花秋实、鸟语花香,寺庙晨中暮鼓、湖面碧波荡漾。

(3)洛带镇有水果之都的美称。

洛带气候温和,山坡与平原杂处,适宜花草、果树的种植,且离成都市区近,市场很大。

而今广植桃、李、枇杷、葡萄、梨等果树,被称为"中国水果之乡"。

四季花果飘香,游人如织。

2、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依据及等级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的。

1)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2)计分方法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旅游资源评价等级划分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2)洛带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对洛带的旅游资源按景点、景区为对象进行评价。

表洛带旅游资源评价
2)旅游资源综合排序
根据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将白鹿旅游资源等级综合排序如下:
三级(重要性)旅游资源:洛带古镇、四大会馆、燃灯寺、桃花寺、金龙长城、乡土建筑(祠堂、民居)。

二级(配套性)旅游资源:红豆林、民间艺术(客家舞龙法、客家民歌、奋进腰鼓)。

一级旅游资源:三峨山、玉带湖、八角井、洛带公园、城乡盛会(城隍会、抢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