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的临床研究进展
素,姜黄 素是其 中主要有 效成分 _1]。姜黄素 曾作 为香料和 受 试 者 在 用 药 (5-氨 基 水杨 酸 或 6.甲基 强 的松 )的 基 础 上 ,
食物 色素广泛用于食 品工业l2],其 结构式见 图1。近年 ,姜 姜 黄 素 给 药 360 mg/次 ,3 次/d,连 续 1月 ; 随 后 ,360 mg/
织 , 发现 病 变 组 织 明显 改 善 。 2 临床 研 究
2.2 促 进 例 体 胆 囊收 缩 Rasyid 等 Ⅲ 为 比 较 姜 黄 素 和 安 慰 剂 对 健 康 例 体 胆
2.1 姜 黄 素 治疗 肠 道 疾 病
application.Extensive research has show n that curcum in has pharm acological efi cacy in breast canceq colon canceq
IBS,rheumatoid arthritis,atherosclerosis,and SO on.This article summ arized the related materials on clinical research
prescribing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com munity practice
retrospective study[J]_BrMedJ,1999,31(6):1239—1240.
l94
食 品与 药 品 Food and Drug 2012年 第 l4卷第 05期
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Jinan 25003 1,China;3.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 Curcum in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potential agent for m any diseases and is attracting m uch m ore attention
验 结束时 ,检查受 试者 的临床活性 指数 (CAI)和 内镜 指
Sharma等 【4 通过 15例 结肠 癌晚 期 患者 口服 姜黄 提取 数 (E1)。结果姜黄 素组2例 出现 复发 (4.65%);安慰剂
组 8qO复发 (20.51%),表 明姜黄素 与安慰剂预防uc复发 物 ,研 究姜黄素 的药动学 。患者 15服相 当于姜黄素 180 mg
的咖喱粉 ,对 照组则不进 含姜黄素 的咖喱粉 ;每 隔15 min mg/d, 若 未 出现 连 续 的2级 或2级 以 上 的 毒 性 反 应 , 则 剂 量
测 定 呼 出 气 体 中 的 氢 含 量 ,连 续 6 h。两 组 比较 ,试 验 组 呼 依 次 增 加 为 1 000,2 000,4 000,8 ooo ̄u12 000 mg/d。结
摘 要 :姜黄素具有广泛 的药 理活性,其作为治疗 多种疾病 的潜力药物的研究正越来越多 的引起关注 。多个临床 I期试验 已证 实 ,姜黄 素 口服安全 且耐受性好 ;药动学表 明 ,姜黄素 口服不易吸收 ,生物利用度低 。研究显示 ,姜 黄素治疗乳腺 癌 、结肠癌 、肠 易激综合 征、风湿性 关节炎及动 脉粥样硬化 等有疗效 。现 总结 了姜黄素 临床 研究 的报道 ,以冀为姜黄素 的应用研 究提 供参 考。 关 键 词 :姜 黄 素 ; 临床 研 究 ;抗 炎 ; 抗 癌
3
止期UC患者进行 了随机双盲 多中心 试验 ,其 中43例 除服用
柳氮磺胺 吡啶或美色拉嗪外 ,于早、晚餐后各服姜 黄素 1.0
图1 姜 黄 素 化 学 结 构
g, 余 者 服 安 慰 剂 ,连 续 6个 月 。试 验 初 期 、 每 隔 2个 月 及试
1姜黄素在例体的药动学特 点及安全耐受性
食 品与 药 品 Food and Drug 2012年 第 14卷第 05期
l93
· 综 述
姜黄素 的临床研 究进展
苏 旬 山东 济南 250012;2.山东省医科 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山东 济南 250031;3.山东省立 医院 西院药剂科 ,山东 济 南 250022)
药姜黄具 有破血行气 、通 经止痛之功效 ,有 效成分为 数 。 试 验 结 束 时 , 5例 患 者 症 状 均 有 改 善 , 2例 已不 再 服 用
姜黄 素 (curcumin)、脱 甲氧基 姜黄素及 双脱 甲氧 基姜黄 5.氨 基 水 杨 酸 ,2例 减 少 了5一氨 基水 杨 酸 药量 。5例 克 罗 恩 病
Perform ance and standards for antim 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M 100-¥12.NCCLS,Wayne. 【3]赖福才,张豫 明,耿穗娜 ,等 .广州地 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监测
义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13(5):474.478. [8]李红 玉,潘 昆贻 ,伍锡泉 ,等 .1999 ̄2003年广州地区铜绿假
单胞菌耐药性 变迁[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25 (8):
750.751.
【9]M agee J T,Pritchard E L,Fitzgerald K A,et a1.Antibiotic
黄素的药理活性不断发现 ,如抗炎、清除自由基及抗癌等口], 次 ,4 次/日。 试 验 结 束 时 , 所 有 受 试 者 克 罗 恩 病 活 动 指 数
其 中一些 药理作用 已进 入临床验证 阶段 。现 将近年 国内外 平 均 下 降 了55% ,沉 降 率 平 均 下 降 了 10 mm/h,C反 应 蛋 白
of curcum in,and gave a review for application and stu dy in th e futu re.
K ey W ords:curcum in; clinical research: anti..inflam m atory; anti..cancer
收 稿 日期 :2011-05.1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基金课题 (30973646);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 (2010GWZ2020) 作者简介 :苏旬 (1987一),男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 向为药物 新剂 型E.mail:suxunz@yahoo.com.ca 通讯作者 :翟光喜 ,教授 ,从 事药物缓控释、靶 向给药系统和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及生物药物给药系统研究
受试者 口服姜黄素提取物粉 末 ,剂量从500 mg依 次增加至 12 000 mg/次,只有7例出现轻微非剂量相关 的毒性作用 , 组 IBS发 病 率 分 别 降低 53%和 60%, 治 疗 后 IBS症 状 显 著 缓
故 可 认 为 姜 黄 素 口服 单 剂量 耐 受性 良好 ,可 达 8 000 mg。
due to its var iou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Several phase I tr ials have demonstrated curcumin is well tolerated and
safe.The pharm acokinetic studies of curcurnin indicated in general a low bioavailability of curcum in following oral
有关姜黄 素的 临床研 究成果作 一综述 ,以期 为姜黄素 的应 下 降 了0.1 mg/dL, 且对 患 者 肝 肾功 能 无 明显 影 响 。该 研 究
用 与 开 发 研 究 提供 参考 。
为开展大样本随机双 盲对 照试 验提供 了依据 。
Ho 1-13G O
Hanai等吲研究 了姜黄 素预防UC复发 的能力 。89例静
率 明 显 不 同 ,姜 黄 素 能 明显 改 善 患 者 CAI ̄UEI,抑 制UC发 的 提 取 物 , HPLC ̄0定 血 浆 和 尿 液 ,几 乎 未 检 出姜 黄 素 及
其 代 谢 产 物 , 但 在 患 者 粪 便 中检 出 姜 黄 素 ,表 明 患 者 每 日 病 率 。
口服 姜黄 素 1 80 mg时,安 全且 耐受 性好 ,但 口服 不易 吸 2.1.2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irritate bowel syndrome,IBS) IBS是 一 种 常 见 功 能 性 肠 道 疾 病 ,其 特 征 多 为 腹 痛 、 腹 胀 、 便 秘
出气 中 氢 含 量 显 著 增 加 , 且 小 肠 通 过 时 间缩 短 ,表 明 姜 黄 果 表 明连 续 口服 剂 量 8 000 mg/d姜 黄 素 3个 月 , 机 体 未 出
素 类 物 质 能增 加 肠 蠕 动 ,促 进 糖 类 在 结 肠 中 的 发 酵 作 用 。 现 与 姜 黄 素 相 关 的毒 性 反 应 ; 3个 月 后 , 检 查 患 者 病 变 组
收 ,生物 利用度 低 。Lao等【5 采用 剂量 比例递增 法 (dose. 或腹泻等 。Buncly等【9】随机 将207例受试者分成2组 ,一组每
escalation)研究姜黄素 的最大耐受量和 安全性 ,24例健康 日服 用 姜 黄 根 提 取 物 1片 , 另 一 组 服 用 2片 ,试 验 8周后 ,两
中图分类 号:R979.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12)05.0193.06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Curcumin
SU Xun ,HE Xiu—li ,LIU Xiu-ju ,GUO Jing-yan ,ZHAI Guang·xi (1.School ofPharmaceutic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2.Af i liatedHospital ofShan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