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讲课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讲课ppt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关 于 财 经 基 本 统 一 的 决 定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毛泽东指出,国家 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 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 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 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 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到1950年初,人民政府共接管占全国工业资本 2/3、工交运输业固定资产80%的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 2800 多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 这些企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民政府在建国后很快实行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统 一,大大增强了国家对整个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能力。
1952年的中国与1928年的苏联工业发展水平比较
国别 中国
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 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
值中的比重
的比重
26.6%
35.5%
苏联
45.2%
39.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52年中国、美国、印度 重要工业产品人均产量比较
国别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 2.37公斤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8年9月召开的 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
刘少奇在1948年9月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指出,民主革命胜利以后 产生的新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这种斗争,是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的两条路线的 斗争”。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 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 人阶级领导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新 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但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代表 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参加者。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录选载(三)》,载《党的文献》1992年第4期,第8页。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1948年9月召开的 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
毛泽东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央 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把我们社会的 经济称作“新资本主义”是不妥当 的,因为它没有说明在我们社会经 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 公营经济,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领 导的,所以这些经济都是社会主义 性质”。我们的经济的名字还是叫 “新民主主义经济”好。而新民主 主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领 导之下的经济体系”。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开 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 态,但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要逐步过渡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改善中国工业落 后的状况,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 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甚至无法与1928 年的苏联相比,而那时的苏联,还没有建 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北京高教学会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制作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任晓莉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 于英丽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 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 走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 日起就早已明确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 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 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 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 义的社会”。(《毛泽东选集》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51年8月,毛泽 东在罗瑞卿《关于镇 压反革命的报告》上 的批示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人民解放军向西南进军,消灭国民党残余 势力。图为我军攻克成都时的入城市。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选集》下卷, 第 143页,人民 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和 政治上都已经占据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 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
“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 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是要使事物停止不动,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 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 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 刘少奇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党领导人民首 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进 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 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 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九五0年六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 毛泽东等委员起立通过《土地改革法》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
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建国后头 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 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和 《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 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 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 及其主要途径。
毛泽东 在1949年3 月的中共七 届二中全会 上做报告。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两种基本矛盾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地建立的民主政权的 基础上,建立了全国范围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在国营经济 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 济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领导作 用,但它所占的比重不大。国营经济、合作社经 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 社会主义因素。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属于资 本主义因素。
了互助组。
BACK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动态观察
“过渡 时期充满着 矛盾和斗争, 是变动很剧 烈很深刻的 时期。”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我国正处在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时期。在我国,这个 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 义时期,这个时期在 经济上的特点,就是 既有社会主义,又有 资本主义。”(《 刘少奇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即1949 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 遗留任务的同时,在一些方面也开始执行社 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上海军管会没收国民
南京军管会清查没收官僚资
党政府中央银行的命令 本及敌伪战犯财产的布告
一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 国家工业化任务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 国家工业化任务的提出
建国初期,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 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 建设进而实现现代化,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 国家的议事日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这次大会通过了关于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 议。毛泽东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事实上,在新民 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全国人民的拥护 下稳固地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