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炉斜道区损坏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夏燚李平王飞(马钢股份公司煤焦化公司,马鞍山243000) 严解荣朱义文(马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马鞍山243000)
目前,我国干熄炉基本上是竖式圆形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预存段、斜道和冷却段。
斜道不仅是冷却段和预存段过渡区域,而且还是气流汇集改向处。
在结构上,该区域逐层悬挑承托上部砌体荷重,并逐层改变烟道的深度。
在干熄焦系统内,焦炭、焦粉以及还原气氛、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对耐火材料造成冲刷和磨损,特别是斜道部位,即“牛腿”的损坏尤为突出。
“牛腿”损坏后,拆除和修复的难度都很大,干熄焦系统的定期年修在很大程度上是检查“牛腿”的损坏情况,进行相应的修补,不仅修理费用大,而且影响生产。
1 “牛腿”损坏的类型
国内干熄焦“牛腿”的损坏各不相同,根据损坏的部位和程度大致可分为上部第3层砖开始向下断裂型、表面剥离损坏型和底层砖脱落型等3种类型。
2 “牛腿”的损坏原因
“牛腿”的损坏与施工质量、运行操作和耐火材料性能等有关。
目前,国内干熄焦装置的斜道部位一般用莫来石碳化硅质耐火材料,该材质具有耐磨、硬度高、抗热震性好等特点,但砖的热膨胀系数偏大。
2.1 环形烟道的损坏
1) 环形烟道支柱砖的高温蠕变。
斜道以上的预存室环形烟道耐火材料总重为180吨,按目前干熄炉30或36根“牛腿”计算,每根“牛腿”承受力5吨左右。
“牛腿”大多采用莫来石碳化硅质耐火材料。
在使用过程中,环形烟道总是处于焦炭移动和烟气冲刷的状态,烟气温度的变化使耐火砖内部形成温度梯度,从而产生热应力,导致烟道支柱的砖内结构逐渐疏松而损坏。
另外,由于烟道支柱下部耐火砖的受力面积比上部小,各部位所受负荷不均匀,且蠕变量与温度和压力成正比,所以环形烟道支柱下部的耐火砖首先损坏。
2) 热负荷变化导致环形烟道损坏。
环形烟道长期受热负荷变化的影响,砖内温度波动频繁,导致耐火砖膨胀和收缩,引发砖的相互位移或错位。
环形烟道的损坏一般先从底部耐火砖开始断裂,这与导入空气过量或负压区漏气有关,且容易造成干熄炉入口氧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在“牛腿”底层附近聚集大量可燃性气体,致使焦炭燃烧后底部温度偏高。
2.2 化学腐蚀
干熄焦循环系统内部气体中含有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等气体,而莫来石碳化硅材料成分中含有SiO2和Fe2O3,相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CO = CO2+C (Fe2O3能加速反应)
CO+ Fe2O3 = 2FeO+CO2
游离碳在耐火砖内的沉积会对砖产生腐蚀作用,发生体积变化,导致耐火材料内部组织疏松,强度变小,出现裂纹等。
在高温状态下,莫来石碳化硅材料各项性能很快下降。
因此,干熄炉内还原性气氛的化学腐蚀也是耐火砖损坏的原因之一。
3 减缓耐火砖损坏的措施
为减缓耐火砖的损坏,根据上述分析,在耐火材料的选择和运行操作上需加以注意。
(1)耐火材料的选择。
选择耐火材料时,首先要考虑材料的膨胀系数低,热震稳定性好,能够长期承受热负荷变化。
其次要求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以减小砖内温度梯苗,降低热应力。
另外,还要具有较高的热态高温抗折和耐磨性,以提高“牛腿”的抗磨和抗热冲击能力。
2005年12月,马钢在5、6号焦炉配套的干熄炉上试用了氮化物复相材料,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其理化性能见表1。
、
(2)稳定干熄焦运行。
干熄焦生产必须连续、稳定,负荷平稳方能保证系统温度,尤其是“牛腿”部位的温度波动要尽可能地小。
同时,尽量减少定修和年修的次数,避免耐火材料的温度剧烈变化。
4 结论
1) 环形烟道的耐火砖受热负荷频繁变化和温度波动的影响形成热应力,导致耐火砖内部结构疏松,“牛腿”断裂。
2) 还原性气氛的化学腐蚀引发耐火砖内部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加速砖的表面腐蚀和剥离。
3) “牛腿”的耐火材料应选用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大、热态高温抗折强度大和耐磨性能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