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色市区域有利条件如何转化为区域优势

百色市区域有利条件如何转化为区域优势

百色市区域有利条件如何转化为区域优势?区域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百色市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是沿边地区,是滇、黔、桂三省( 区) 结合部、交通枢纽和边境物资集散地, 直面东盟市场, 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是中越“两廊一圈”的衔接带,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

(2)矿产资源优势:百色市是资源富集区。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有57种,是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其中铝土矿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约占中国的四分之一,这为百色市发展铝产业提供了基础。

除此之外,它的森林资源也很丰富,该市有土山面积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9%,为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旅游优势:百色市旅游资源丰富,富有特色。

目前百色市已开发建设红色旅游、绿色旅游景点景区30多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各一个以及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等一系列经典红色旅游景区。

(4) 农业资源优势:百色市右江河谷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其亚热带特色农业种类多、知名度高。

拥有“中国芒果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八渡笋之乡”、“中国-茴油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特别是芒果的种植,主栽品种有紫花芒、红象牙、金煌芒、台农一号、凯特芒、田阳香芒、桂热10号、桂热82号等,是我国地级市面积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芒果生产模式,有机的把芒果种植、加工、特色旅游联系起来。

(5)边境优势(边境贸易、边境旅游)崇左和百色均属于边境地区,区位相邻,近年来,百色和崇左都在发展边贸和边境旅游,对于崇左市来说高额的进出口和成熟的边贸市场百色相对落后,为例更好的实现分工与合作,避免产业同质性过多,应该大力发展崇左的边贸,缩短百色的边贸产业链。

(还是说崇左带动百色,形成更大规模的边贸和边境旅游?)区域优势:(1)矿产资源优势:百色市是资源富集区。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有57种,是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其中铝土矿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约占中国的四分之一,这为百色市发展铝产业提供了基础。

除此之外,它的森林资源也很丰富,该市有土山面积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9%,为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何转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铝土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工业转型。

完善工业技术水平,使工业水平不仅局限在采掘阶段,形成采掘,加工,精加工的产业链。

但如何实现资源开发型向加工制造型和高新技术型转化,进一步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产业强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是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按照“依托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基地—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模式,扎实推进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以铝产业为主及以煤炭、电力、碳素、氟化盐等相关联配套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石油化工产业、锰铜产业、蔗糖纸一体化产业、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以水泥和节能砖等为主的建材产业、以青蒿素等中草药加工为主的制药产业和以桑蚕加工为主的茧丝产业、以红色旅游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的大旅游大物流产业、特色农业等产业,使这些重点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参与“M”型区域内产业协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与云南省文山州、贵州省黔西南州共建经济合作园区,与越南共建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区域合作发展,集聚生产要素,百色与广东、与周边的区域合作领域更宽、合作层次更高、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在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带动下,百色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迈开大步发展的步伐。

一批批广东企业在百色投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百色以铝为主、多业并举的工业体系的建设,推动了百色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区位优势——发展优势在M型战略中,百色既是出海的连接点,又是南进东盟的连接点。

向东: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北部湾经济区辐射向西:挺进越南、贵州、开拓西南市场向南:直接与越南开展经贸合作交流,挺进东盟,开拓东盟市场通过构建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与东盟相连的交通大网络,使百色尽快形成“通边达海、连内接外”的立体交通大格局,成为南(宁)贵(阳)昆(明)对接东盟的前沿枢纽,成为大西南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平台、经贸合作平台、行业会展平台,使百色尽快实现与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对接。

旅游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可以和崇左共同发展边贸旅游,在整个珠—西经济带中形成一个旅游节点,扮演国境旅游的角色,西江上游连接云南、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相对完善,知名度高),百色、崇左、云南贵州形成产业集聚,打造精品旅游路线,达到客源共享,相互合作的目的。

实施跨区域合作战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与云南省文山州、贵州省黔西南州共建经济合作园区,与越南共建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近年来,我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区域合作发展,集聚生产要素,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纷至沓来,项目相继落地。

如今,开放开发的热潮在百色这片红土地上涌动,百色与广东、与周边的区域合作领域更宽、合作层次更高、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在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带动下,百色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迈开大步发展的步伐。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广州市对口帮扶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泛珠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广州博览会”等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水平得到巩固提升。

2010年以来,我市与广东省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250个,总投资367.78亿元,到位资金405.74亿元(含续建项目)。

项目涉及铝产品加工、房地产、水电开发、建材、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矿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

特别是2012年,我市与广东省各市共签约项目77个,总投资105.91亿元,到位资金125.34亿元(含续建项目)。

今年1~7月份,我市与广东省新签约项目数29个,总投资50.33亿元,到位资金40.57亿元。

一批批广东企业在百色投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百色以铝为主、多业并举的工业体系的建设,推动了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百色与云南省文山州山水相连、民俗相近,双方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既有较多的共同特征,又有较强的互补性。

在区域逐渐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下,百色与文山州找到了新的合作契合点。

2013年12月8日,双方共同签署了《百色市人民政府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百色—文山经济合作园区协议》,双方商定以经济合作园区为平台,加快推动实施煤电铝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战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大力发展三七等中草药产业和其他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在完善旅游线路、打造品牌、客源共享、政策互惠上密切合作,联手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加强交通物流业发展合作,共同建设好两市州共同市场、客运线路和物流网络,努力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发展格局,努力在深化合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广西百色—云南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已完成园区选址、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园区管委会组建等工作,园区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也正有序推进。

我市与毗邻的贵州省黔西南州签订了《全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达成了共建跨省经济合作园区意向,同时推动两地在交通、旅游、农业、商贸物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深度合作。

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推动了区域资源互补互换,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为我市开拓大西南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提速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挥地域优势,加强与东盟合作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和发挥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各项合作与交流,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充分展示了百色农业发展成果和区域农业产业特色,扩大了农业品牌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农业资源条件等,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良好机遇,发挥枢纽功能,面向东盟,建设具有外向型、国内集成的亚热带特色园区。

2006年以来,园区先后成功举办了9期国际培训班、6期“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发展论坛”、3期“芒果苷研究国际学术论坛”、1期“国际有机农业技术(百色)研讨会”,累计培训了越南、老挝、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官员共170多人,邀请了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专家共169人次出席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起我市与东盟各国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同时,园区和田阳县联合承办了6期“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邀请了来自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龙头企业、流通企业、农业农资及农业机械开发商、经销商、代理商、投资商等参加会展活动,每届设展位586个,参展人数达20万人次以上,取得良好成效。

做大“农展会”,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合作2008年至今,我市已成功举行了6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

据统计,“农展会”参加人数由第一届10万人次增加到第五届20万人次,增长了100%;前来出席展会的东盟国家官员、嘉宾、专家、参展客商由第一届792人增加到第五届2000人,增长了152.5%;参展企业由第一届255家增加到第五届1000家,增长了92.2%;现场交易额由第一届150万元增加到第五届5636万元,增长了3757.3%。

历届“农展会”,种子种苗、农产品、农资产品等常规参展商品长销不衰,汽车、农业机械等现代大型设备也成为热销商品,发展潜力巨大。

在“农展会”的有力推动下,百色市与柬埔寨贡布省,越南高平省、海洋省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深化农业合作交流,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入,实现了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农业开发合作的新突破。

以跨境经济合作区,促进边贸发展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必须建立一个合作的大平台。

2013年7月4日,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开工仪式在靖西县龙邦镇界邦村那西屯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迈出关键一步,有效推动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

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贸易服务中心、区域物流仓储中心、区域进出口加工中心,使之成为我市扩大与东盟国家在经贸、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提升双边合作的档次和水平,带动我市发展成为连接多个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与合作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