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甘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正常生长状态植株与病虫害植株对比
(以乌拉尔甘草为例)
• 正常植株
• 甘草锈病
• 正常植株
• 甘草根腐病
正常生长状态植株与病虫害植株对比 (以乌拉尔甘草为例)
• 正常植株
• 患甘草叶蝉病植株•Leabharlann 正常植株• 患甘草蚜虫病植株
二、甘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甘草种子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
行业规范。由于对甘草种子销售商没有制定相 应的行业标准,种子销售价格高且逐年上涨, 使得部分种子经销商盲目追逐利润,对甘草种 子的质量缺乏甄别、筛选,销售的甘草种子质 量不高,致使部分区域出现出苗率偏低的现象。
(二)甘草种植效益情况及种植模式 2013年,预计全乡甘草产业实现产值2100万元。
秋季可采挖甘草4700亩,预计产鲜草1吨左右,甘草种 植一般是二到三年以后采挖,亩投入约800元,亩收入 4500元左右,农民每年亩均纯收入达2000元。在栽培 管理模式上主要推广免深耕应用示范技术、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甘草套种孜然、甘 草套种红花和套油葵栽培管理模式,在保证甘草的收 益下,又大幅度提高当年亩效益,既节省了人力,增 加劳务收入,又可解决甘草基地农户发展养殖饲草短 缺的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我乡经济发展。
5、没有建立协会组织,发挥协会作用。 缺乏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没有拥有组织化 程度高,市场信息掌握全面,服务功能较强, 满足农民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 售、信息咨询等多样化服务需求的专业协会 组织。尤其在甘草销售方面,受资金、人力、 场地等因素制约,目前我乡甘草销售渠道基 本掌握在外地商贩手中,没有发挥市场拓展 能力的协会组织。
(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甘草锈病防治技术 主要为害叶片,该病是栽培甘草的主要病害,遍
布各甘草主产区,是影响密植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选未感染
锈病、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冬春水、秋季适时割去地 上茎叶,以减轻病害的发生。早春初期喷洒20%粉锈 宁1500倍液或97%敌锈钠300倍液2-3次。也可用0.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 治,每7天至10天喷一次,连喷2次至3次即可。
三、发展甘草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瓜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十分适宜甘 草种植。应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示范, 规模发展,加工增值和小农户、大产业”的发展思路, 扩大甘草种植规模,完善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协会, 壮大企业,拓展销售市场,逐步形成以种植甘草为基 础,以加工和商贸为两翼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最大程 度发挥甘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防治方法:1、控制土壤温度,防止湿气滞留。2、进 行轮作,施行条播或高畦栽培。3、防止种苗在贮运和移栽 过程中造成伤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虫。4、用50%多菌灵与 利克菌1:1混配200倍液浸苗5分钟,晾1-2小时后移栽, 防效高。5、发病初期喷淋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800-900倍夜、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 液。
6、政策扶持不够。由于甘草对水肥条件要求 较低,投入人工较少、种植效益较高,近年来,种 植范围已由初期的月牙墩村逐步扩大到金河村、福 泉村,由于甘草种植节省用工,有力的助推了劳务 产业,多方增加群众收入,受到群众的欢迎,对增 加群众收入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除退牧还草、草 原围栏项目对野生甘草保护有政策支持外,我乡尚 未制定出台种植甘草的相关扶持政策。
一、发展现状 (一)甘草产业发展情况
截止目前全乡甘草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0613亩, 2013年计划新植甘草5022亩,累积留床面积达到 5591亩,分布在五个村。以福泉村、月牙墩村、金河 村为核心,建立了3个千亩甘草种植基地,同时积极 修建甘草加工厂、设立临时甘草收购点,完善甘草产 业流通服务及加工,不断优化甘草产业发展环境。
3、甘草病虫害防治技术滞后。近年 来,虽然针对甘草锈病、甘草根腐病、叶 蝉、蚜虫等病害防治开展了一些防治试验, 但仅仅停留在农药防治阶段,没有较为科 学的、突破性的防治技术。同时由于劳动 力工资和种子、农药价格的大幅提高,造 成甘草种植投入成本不断提高。
4、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从实地勘察和外地 客商反馈的情况看,我乡人工种植的甘草长势 均匀、皮色红、品质好,与新疆、内蒙等地不 相上下,但因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仍以原 始产品的形式——鲜草在市场流通。全乡仅有 的甘草加工厂设施简陋,不具备精深加工能力, 只是将农户种植的甘草集中收购、切片后,就 地转卖给外地商贩,产品几乎无附加值,企业 带动能力不强,群众增收空间小。
2、管理工作相对粗放。部分群众种植过程中 随意减少工序,标准化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 防治等技术应用不够充分,甘草产量不高;部分 群众商品意识不强,优质高产的甘草新品种普及 率低,已种植的甘草品种多乱杂,直接导致所产 鲜草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 不按规程操作,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意识不强, 管理相对粗放,广种薄收的局面仍然存在。
(三)常见品种类型
•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2、甘草根腐病 染病植株叶片变黄枯萎,茎基和主根全部变为红褐色
干腐状,上有纵裂或红色条纹,病株易从土中拔出,主根 维管束变为褐色,湿度大时根部长出粉霉。
甘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制作人:
一、发展现状 二、甘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三、发展甘草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乡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特色优势产业 的培育壮大,社会经济欣欣向荣,产业优势日益凸现。 近年来,我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千方百计增加群 众收入。在全乡大力发展以枸杞、甘草产业为主的中 药材产业。按照“政府引导、科技支撑、规模发展、 加工增值”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断扩大甘草种植面 积,改善甘草品质,提升种植效益,为全乡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现将我乡近年来甘草产业发 展情况分析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