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欺诈认识及其防范
保险欺诈的定义及分类
保险欺诈的现状及法律依据
保险欺诈的识别与防范
保险欺诈的定义
指欺诈人或机构团体以作 为或不作为的手段于保险 产业中获取不诚实或不法 的利益,包括侵占、私吞 保险业资产,内幕交易, 故意隐匿,不实陈述,隐 瞒不公开财务或保险双方 应知的重要讯息,滥用保 险权利义务关系等。
以犯罪手法欺骗保险公 司,使保险公司相信发 生意外或损失等,以企 图获取保险金。
案件疑点:1.自行车助力一般情况下不足以导致人员死亡,是否存在无证无照
或酒后骑机动车出险可能?2.死亡证明上死因描述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骑自行车发生意外是否属于“道路交通事故”范畴?交警是否介入?3.村委 出具了意外事故证明,事故发生时是否有见证人? 案件结论:在有效分析基础上,通过三访交警队和大量基础走访终于获得被保 险人骑摩托车出险导致死亡的证据,且因被保险人无证无照驾驶该案拒付。
保险事故真实发生时, 被保险人或请求权人因 贪小便宜心理,故意浮 报夸大损失,意图获得 较高金额的保险金,或 有计划地安排保险事故, 或故意隐匿讯息来诈领 保险金。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 (IAIS),2011
国际保险欺诈协会 (IAIFA),2010
美国保险信息协会 2007
我们国家《保险法》中对保险欺诈的定义:
案件结论:经调查,被保险人出险属实,但其药费中存在大量治疗高血压疾病 药物。该案最后正常赔付,但赔付金额中扣除了疾病用药费用。
•
保险“软”欺诈:是指保单持有人或索赔人夸大合法 的索赔,有时也被称为机会欺诈。
保险欺诈的定义及分类
保险欺诈保险诈骗现状
01.发案数量、财产损失快速增长;
• 案件结果:业务员主动承认展业问题使得公司面对诉讼时处于非常不 利的位置,甚至被迫承担所有责任
典型疑似欺诈案例
我们推测,尚有更多的欺诈案例,未能侦破······
广东231万离奇交通事故案
被保险人情况:黄某 ,男 ,41岁; 保单金额:多家保险公司投保死亡责 任保险231万元 ; 保险事故:被保险人黄中基被发现在 佛山市顺德区105国道路段死亡,法医 检验鉴定,符合交通事故暴力作用致 心肺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案件疑点: 1.一个月内重复投保,多以低保费高保 障的意外伤害险为主,且不符合其消 费水平; 2.事故原因扑朔迷离,无法查证被保险 人为何当晚凌晨出现在案发地,且死 亡时双鞋摆放整齐; 3.受益人还未到殡仪馆验证死亡者身份 时,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
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等。
行为方式不同。保险诈骗法定五种形式,而保险欺诈则方式更加多样。 处罚方式不同。
保险欺诈
保险诈骗罪立案标准
既遂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六 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予立案追诉: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保险金的;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 保险金的。
保险诈骗与保险欺诈
法律内涵
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其他利益人以非法占有保险赔款 为目的,采取各种欺诈手段,骗取保险人赔款的违法犯罪行为。
保险欺诈
第198条
对构成犯罪的保险诈骗行为制定了量刑标准。
未遂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高检研发 第20号《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 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 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 险赔偿的,是诈骗罪未遂,情节严 重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遂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 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 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 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 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 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欺诈的分类
根据欺诈性质分类
保险硬欺诈 保险软欺诈
投保人欺诈 保险欺诈 分类
根据保险欺诈主体分类
被保险人欺诈 受益人欺诈 人寿保险欺诈
健康保险欺诈 财产保险欺诈
根据险种分类
欺诈性质分类
案例1:三访交警队拒付案
投保情况:寿险身故20万,人身意外身故保险5万;
基本案情:2010-12-31被保险人宋*坤被他人发现死在马路边,无明显外伤,未 经医疗机构抢救。受益人以骑自行车外出购物,途中发生意外,不幸身故。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 予行政处罚: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法 第176条
(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评估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进行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
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 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保险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
客观要件
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 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
02.车辆保险最为突出;其次为高额短意险;
03.团伙作案,分工明确,手法专业;
04.作案手段隐秘,传播快; 05.系列性案件往往内外勾结,成功率高。
险种拒付原因分析
拒付 原因 1 寿险 重疾险 意外医疗险 住院医疗险
不如实告知
不符条款定义
非合同范围
责任免除 (不如实告知)
2
责任免除
不如实告知
责任免除
【法律定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虚构保险标 的,在没有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 或者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或者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以伪造、 编造的有关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来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 或者夸大损失程度,向保险人提出索赔或给付请求的行为。
【个人理解】指恶意利用保险本质及运营流程和机制达到 骗取保险金目的一系列行为。(形式多样、目的单一)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
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刑法
上述情况对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和巨大挑战
法律困境原因分析
与保险理赔犯罪现状相比,目前保险公司的司法现 状更为严峻,所遭受的诉讼案件层出不穷,总结而言, 造成目前司法困境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保险销售前端存在误导,通过目前保监局及公司内部的监管与治理, 情况会越来越好;
保险公司的产品、条款设计及承保流程仍存在瑕疵,导致后续诉
• 保险“硬”欺诈:是指欺诈者在保单承保的范围之内, 故意地编造或制造保险事故。
欺诈性质分类
案例2:高额药费扣除赔付案
投保情况:意外伤害医疗保险1万;
基本案情:2011-5-2被保险人方*骑车摔伤致腿部外伤到医院诊疗。 案件疑点:病历显示被保险人伤情不严重,但用药费用较高,1.出险事故是否
真实?2、配药是否合理?
观察期出险
不如实告知是拒付主要原因,说明了不如实告知普遍性, 这也是保险欺诈的主要方式之一
未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保险法 第27条
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 任;除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 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讼时处于不利境地。 大多数国民对于保险业的理解仍停留在“买了保险,就得赔付”
的阶段,对于保险的不赔付不理解,舆论导向均偏向被保险人,在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保险不太熟悉的审判法官的客观公正。 保险调查行为本身局限性,作业及证据力、渠道维护等困难。
典型疑似欺诈案例 浙江分公司60万疾病身故案
被保险人情况:陈某,女,40+岁
案件结果:迫于舆论压力,部分保险公司先行赔付,最终均以证据不足赔付。
保险欺诈的主要表现
金额特点:涉及金额一般较高、具有保险背景 表现形式:夸大保险事故、恶意虚构保险事故
后期表现:阻挠调查实施、“证明”开具齐全、合作欺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