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制动系统.ppt
两桥制动器独立制动: 由双腔主缸通过两套(一轴对一轴)独立管
路分别控制车轮制动器。它主要用于对后轮制动依赖性较大的发动机 后置后轮驱动的汽车。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仍能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制动 效能低于正常时的50%。
Page 6
6
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推杆推动双腔制动主缸的主
缸前、后活塞前移、使主缸前、后腔油压升高,制动液分别 同时流至前,后车轮制动轮缸。轮缸的活塞在制动液压力的 作用下,向外移动,进而推动制动蹄张开压向制动鼓产生制 动效能。 当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蹄和轮缸活塞在回做弹簧作用 下,各自回位,并将制动液压回制动主缸,从而解除制动。
不工作时,推杆的头部与活塞背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一
间隙所需的踏板行程称为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该行程过大,将 使制动有效行程减小;过小则制动解除不彻底。 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中任一回路失效,主缸仍能工作,只是 所需踏板行程加大,导致汽车的制动距离增长,制动效能降低。
Page 22
22
单腔制动主缸工作原理
Page 23
23
双腔制动主缸工作原理
制动时,后主缸中 的推杆向前移动,使皮 碗盖住贮液罐补偿孔, 此时后腔室液压升高, 迫使油液向后轮制动器 流动,推动后轮制动器 工作。与此同时,在后 腔液压和后活塞弹簧弹 力作用下,推动前活塞 向前移动,前腔压力也 随之提高,迫使油液流 向前轮制动器,推动前 轮制动器工作。 放松制动踏板,主 缸中活塞和推杆在前后 活塞弹簧的作用下回到 Page 24 原始位置,制动解除。
矿物制动液:溶水性差,使普通橡胶膨胀。
Page 13
作用 制动主缸作用是将制动踏板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双管 路液压制动传动装臵中的制动主缸一般采用串联双腔或并 联双腔制动主缸。 (2)结构 主缸的壳体内装有前活塞、后活塞及前后活塞弹簧,前
后活塞分别用皮碗、皮圈密封,前活塞用挡片保证其正确
Page 3
3
2.液压制动的特点
优点: (1)反应灵敏,基本无滞后,随动性好。 (2)制动柔和,行驶平稳。 (3)节约能源
(4)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
(5)非簧载质量轻,行驶舒适性好、使用方便。 缺点:
(1)操纵较费力,制动力矩有限,不适合载重量大的车辆。
(2)液压油低温流动性差,高温易产生气阻,如有空气侵入或漏 油会降低制动效能甚至失效。
增压,因此它装在制动主缸之后;真空助力式是利用真空
度对制动踏板进行助力,因此它装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
Page 34
34
1.真空增压式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1)组成 它比人力液压制动系统多一个真空增压器,一套由真空 单向阀2、真空筒3和真空管道组成的真空增压系统。真空源 来自发动机进气管1.
活塞
串联双腔制动主缸
1-主缸缸体 2-出油阀座 3-出油阀 4-进油管接头 5-空心螺栓 6-密封垫 7-前缸 (第二)活塞 8-定位螺钉 9-密封垫10-补偿孔11-旁通孔12-后缸(第一)活塞 13-挡 圈 14-护罩 15-推杆 16-后缸密封圈 17-后活塞皮碗 18-后缸弹簧 19-前缸密封 19 Page 19 圈 20-前活塞皮碗 21-前缸弹簧 22-回油阀 A-后腔 B-前腔
(3)通常在液压制动传动机构中增设制动增压或助力装臵,使制 动系统操纵轻便并增大制动力。
Page 4
4
1、单回路液压制动
单管路是利用一个制动主缸,通过一套相互连通的管路, 控制全车制动器。若传动装置中一处漏油,会使整个制动系统 失效。目前,一般汽车上已很少采用。
Page 5
5
3.双回路液压制动 (1)双回路液压制动布置形式
应用:多用于单向助势平衡式的鼓式车轮制动器,目前趋于
淘汰。
Page 29
29
单活塞式制动轮缸
1-密封圈 2-缸体 3-顶块 4-防护罩 5-活塞 6-进油 管接头 7-放气阀
Page 30
30
双作用式
这种结构形式的分泵,活塞边缘有凸台,使活塞回位到
底时与缸体可形成支承。它适应双増力式制动器,使其结 构简单紧凑。
位臵。两个储液筒分别与主缸的前、后腔相通,前出油口、 后出油口分别与前后制动轮缸相通,前活塞靠后活塞的液 力推动,后活塞直接由推杆推动。
Page 14
14
Page 15
15
主缸内有两个活塞。后活塞右端连接推杆;前活塞位
于缸筒中间把主缸内腔分成两个腔,两腔分别与前后两条液 压管路相通,贮液罐分别向各自管路供给制动液。每个腔室 具有各种回位件、密封件、复合阀等。
制动轮缸受到制动液压力的作用,活塞在液压力作用下顶出活塞
推动顶块,使制动蹄张开,压向制动鼓产生制动作用。当松开制 动踏板,制动液液压消失,在回位弹簧作用下活塞恢复原来形状,
同时,制动蹄与制动鼓脱离即解除制动。
为缩小轴向尺寸,液腔密封取消皮碗,采用装在活塞导向面 上的皮圈。进油间隙借活塞端面的凸台保持。
Page 7
7
前后制动器对角独立制动:该装置由双腔制动主缸,两套独立(交
叉)管路分别控制车轮制动器,它主要用于对前轮制动力依赖性较大的发 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使对角制动器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为正常时的50%。
Page 8
8
当制动系统中任一回路失效,剩余制动力仍能保 持正常总制动力的50%。当汽车在高速状态不被制动 时,均能保证后轮不抱死或者前轮比后轮先抱死,避 免制动时后轮失去侧向 附着力,造成汽车失控,确保 行车安全。
Page 31
31
摩擦限位式间隙自调
原理:利用卡簧压力紧压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来限制 活塞行程,达到自动调整制动片与盘的间隙目的。
1.制动蹄 2.摩擦环 3.活塞
Page 32
32
盘式制动器分泵
盘式制动器分泵按活塞数量分有单活塞式、双活塞式和
四活塞式;按制动器形式分有单面活塞式和双面活塞式, 单面活塞用于浮钳式制动器,双面活塞用于定钳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都有间隙自调功能,也有另外设臵自调装臵的。 盘式制动器分泵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维修方 便和导热低等优点。
不工作时,活塞头部与 皮碗应正好在补偿孔和进油 孔之间。主要 是当因泄露或 气温变化引起活塞包围的腔 和主缸腔的制动液的收缩和 膨胀,通过这两个孔维持平 衡。(与离合器主缸同) 制动时,推动推杆而后 推动活塞和皮碗,掩盖补偿 孔后,主缸内的液压开始建 立,克服弹簧力后,推开油 阀后将制动液送到轮缸,解 除制动后,踏板机构、主活 塞、轮缸活塞在各自的回位 弹簧作用下回位。
Page 9
9
同一制动器两个轮缸独立制动:当一套管路失效时, 另一套管路仍能使前、后制动器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为正常时的50%。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 套管路仍能使前、后制动器保持 一定的制动效能。制动效能为正 常时的50%。
制动主缸
(2)结构组成
由制动踏板、双腔式制动主缸和前后车轮制动器以及
24
优点
当前腔控制的回 路发生故障时,前活 塞不产生液压前轮制 动失效。但在后活塞 液力作用下,前活塞 被推到最前端,后腔 产生的液压仍使后轮 产生制动。若后腔控 制的回路发生故障时, 前腔仍能产生液压使 前轮产生制动,确保 行车安全。
Page 25
25
5.制动分泵(轮缸)
制动分泵的作用是将主缸传来的液压力转变为使制动蹄 张开的机械推力。由于车轮制动器的结构不同,分泵的数 目和结构也不同。 (1)分类 按结构:通常分为双活塞式和单活塞式两类制动分泵。
按制动器形式:通常分为盘式和鼓式。
按制动力势:通常分为非平衡式、平衡式和自增力式。 (2)作用 制动分泵的作用是将主缸传来的液压力转变为使制动蹄 张开的机械推力。
Page 26
26
(3)结构及组成
双活塞式制动轮缸
缸体1用螺栓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缸内有两个活塞2, 两个刃口相对的密封皮碗3,利用弹簧4分别压靠在两活塞 上,以保持两皮碗之间的进油孔畅通。活塞外端凸台孔内 压有推杆与制动蹄的上端抵紧。缸内两端防尘罩用以防尘
Page 16
16
双腔式制动主缸结构
储液罐. 旁通 孔 第二活塞 补偿 孔
第一活塞
Page 17
17
双腔制动主缸:
与后腔连接的制动管路漏油 时, 先是后缸活塞前移,不能推 动前缸活塞,在后缸活塞直 接顶触前缸活塞时,前缸活 塞前移,使前缸工作腔建立 必要的液压而制动。
出油阀
活塞
出油阀
与前腔连接的制动管路漏油时, 则只能后腔中建立液压。此时前缸活 塞迅速前移,后缸工作腔中液压升高 到制动所需的值。
油管等组成。制动主缸的前后腔分别与前后轮制动轮缸之 间通过油管连接,并充满液压油。
Page 11
11
(3)对制动液的要求
(1) 高温下不易汽化,否则将在管路中产生气阻现象,使制动系统失 效 (2) 低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 (3) 不会使与之经常接触的金属件腐蚀,橡胶件发生膨胀、变硬和损 坏 (4) 能对液压系统的运动件起良好的润滑作用 (5) 吸水性差而溶水性良好,即能使渗入其中的水汽化形成微粒而与 之均匀混合,否则将在制动液中形成水泡而大大降低汽化温度
Page 33
33
二、液压制动系统辅助装置
真空液压制动系统传动装臵是在人力液压制动传动机构
的基础上,加装一套以发动机工作时在进气管中产生的真
空度为力源的动力制动传动装臵。它以提高汽车制动性能, 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这种传动装臵由真空增压式和真 空助力式两种。 真空增压式是利用真空度对制动主缸输出的油液进行
项目三
液压制动系统
液压制动是以人力为能源,以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一种制 动形式。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油管等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