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技术练兵题目和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C)A.等同关系B.并行关系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D.先后关系2.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D)A.进行卫生宣传B.提高卫生保健知识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D.行为改变3.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C)A.与疾病相关的行为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D.促进健康的行为4.4月7日是(B)A.全国计划免疫日B.世界卫生日C.世界无烟日D.爱牙日5.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进行(B)A.干预计划制定B.健康教育诊断C.计划实施准备D.计划实施6.根据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诊断首要步骤应为(C)A.流行病学诊断B.行为环境诊断C.社会诊断D.教育与组织诊断7.影响戒烟行为的强化因素为( D )A.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B.吸烟危害的知识C.个人的价值观D.父母、同伴的劝告8.降低烟草的价格对吸烟行为来讲是一种( B)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抑制因素9.制定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时,下面哪一方面不是很重要(C)A.材料是否具有可读性B.形式、风格是否易于被目标人群接受C.语言是否精美,富有哲理D.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准确10.社会诊断评估的是( A)A .需求与健康 B. 健康相关行为 C. 卫生服务 D. 社会环境11.关于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A.评价只存在于计划实施后B.评价只存在于计划形成时C.评价只存在于计划执行过程中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12.关于目的和目标的阐述,正确的是( C)A.目的和目标是一回事,只是提法不同罢了B.目的是量化的、具体化的目标C.目标是量化的、具体化的目的D.目的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准确进行测量13.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4个W包括的内容是( D)A.何人、何种行为、多大程度、如何测量B.何人、何种行为、何时、多大程度C.何人、何种行为、何地、多大程度D.何人、何种行为、何时、何地14.吸烟研究发现,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A.同伴和朋友的影响B.父亲的影响C.母亲的影响D.学校老师的影响15. 实现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C)A. 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B. 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C. 在时间、地点上方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D. 丈夫对妻子进行母乳喂养给予支持16.下面不属于形成评价内容的是(D)A.人群健康需求评估B.问卷项目预调查C.传播媒体评估D.行为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估17.一项对控制吸烟的干预研究中,对观看录像的参与人数的评估是属于(B)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近期效果评价D.远期效果评价18.医院健康教育就是( D)A.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B.对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C.对医务人员及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D.对病人、家属、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19.对于一个没有戒烟愿望的人,要改变其吸烟行为,根据行为转变阶段理论,下列干预方法效果最好的是(B )A.提供戒烟的具体方法B.提高他对吸烟危险的认识,产生戒烟愿望C.经济限制D.进行意志力的培养20.不是HIV传播途径的为( D )A.性传播B.血液传播C.母婴传播D.消化道传播21.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关系是:( C )A.等同关系B.并行关系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D.先后关系22.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 B )A.健康教育B.健康促进C.卫生宣教D.预防接种23.倾向因素包括:( C)A.知识、态度、价值观B.知识、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价值观C.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D.知识、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24.期望寿命属于(A)A. 人群健康学指标B. 日常生活质量指标C. 临床健康学指标D. 社会健康学指标25.影响戒烟行为的促成因素为( A )A.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B.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C.个人的价值观D.有关吸烟危害的态度、信念26.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时,采用哪种策略效果将会更好(D)A.社会策略B.环境策略C.教育策略D.综合策略27.流行病学诊断的目的是( C )A.评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B.评估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C.评估影响居民健康问题的行为与环境因素D.评估影响行为的三类因素28.下面关于目标的叙述何者是错误的?( D )A.WHO是指对谁B.WHA T是指实现什么变化C.WHEN是指在多长期限内实现这种变化D.HOW MUCH是指有多少对象发生行为变化29.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的评价标准有:( C)A.重要性、可行性、方便性B.重要性、有效性、方便性C.重要性、有效性、可行性D.重要性、严重性、有效性30.人员培训的原则有:( A )A.目的明确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时评估原则B.目的明确原则、参与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目的明确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即时评估原则D.参与原则、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31.制定干预计划,选出优先项目后,应先确定( C)A.目标人群B.干预内容C.规划目标D.干预方法32.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D )A.计划设计是评价的依据B.评价贯穿于计划设计和执行的始终C.计划设计、执行和评价是三个不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统一体D.计划设计、执行和评价是没有联系的三个独立步骤33.下面哪一条不是计划执行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A )A.分析评估计划执行者的学历构成B.建立专家小组,保证计划执行的质量C.建立完整的资料收集和保存体系D.项目执行人员的技能培训34.下面哪些是效应评价的内容:( C )A.人群健康需求评估B.传播材料的预试验C.行为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估D.传播媒体评估35.4月25日是( C)A.世界计划免疫日B.世界计划免疫强化日C.全国计划免疫日D. 全国计划免疫强化日36.关于计划实施组织机构组成成分,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 )A.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必不可少B.政策支持与否对项目实施工作无很大影响C.即便是国际项目,也必须有社区参与,否则不会成功D.项目成功离不开社区中各组织机构的协调与合作37.下面哪一项不是吸烟产生的主要有害物质( D )A.CO B.煤焦油C.尼古丁D.次氯酸38.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处于(C )A.传入期B.扩散期C.快速增长期D.静止期39.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C)A. 基本健康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 避开环境危害行为40.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 (B)A. 生物因素B.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C. 环境因素D.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41、5月31日是( B )A.世界卫生日B.世界无烟日C.中国学生营养日D.世界哮喘日42、禽流感病毒属于影响健康的( B )A.自然环境因素B.生物学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生活方式因素43、吸烟属于影响健康的( D )A.自然环境因素B.生物学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生活方式因素44、《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属于影响健康的( C )A.自然环境因素B.生物学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卫生服务因素45、定性资料收集是通过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 B )A. 数量B.性质C. 解决方法D. 困难46、下列属于过程评价指标的是( A )A.培训覆盖率 C.卫生知识知晓率 D.健康行为形成率47、健康教育方法分:( A )A.组织方法类、信息传播类和行为干预类三大类B.培训方法类、信息传播类和行为干预类三大类C.参与式培训方法类、健康知识传播类、行为干预三大类D.健康行为培养、健康知识传播类、行为干预三大类48、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 D )A. 知识传播、行为干预和社会组织B.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社区组织C.知识传播、行为干预和社会活动D.信息传播、行为干预和社区组织49、10月8日是( D ) A全国爱牙日B世界精神卫生日C传染病防治法宣传日D全国高血压病日50、专题小组讨论选择场所的要求:( B )A. 选择热闹地点B.避免干扰C. 在居民家中二、多选题(3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1个及其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健康促进的三大支柱是:(BCD)A.目标B.政策C.教育D.服务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B )A.性传播B.血液传播C.共同进餐D.经口吸食毒品3.健康咨询的基本原则( ABCD )A.建立良好的关系B.针对性原则C.中立情感的原则D.保密性原则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ABCD )A.生物学因素B.环境因素C.卫生服务因素D.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5.人际交流包括( AB )A.讲座B.咨询C.电视D.报纸6.大众传播包括( ABC )A.广播B.电影C.期刊D.培训7.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有( AB )A.传播者B.信息C.把关人D.干扰8.建立传播关系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BC )A.共同经验域B.契约关系C.反馈D.信息9、健康促进学校的主要任务:(ABCD )A.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B.提高学生身体素质C.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D.促进学生心理健康10.倾向因素包括( ABCD )A.知识B.信念C.态度D.价值观11.大众传播常见的障碍( ABD )A.讯息障碍B.语意学障碍C.机械障碍D.符号障碍12.问题树适用于:( ABC )A.社区需求调研B.基线调查C.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D.进行大量问卷调查时13.常见的健康教育目标包括( ABC )A.教育目标B.行为目标C.健康目标D.患病率14专题小组讨论的座位的排列:( AD )A. 呈U型B.随意摆放C.坐得越集中效果越好D.呈O型15.医院健康教育包括( ABCD )A.患者健康教育B.患者家属健康教育C.医院职工健康教育D.医院辖区居民健康教育16.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ABC )A.覆盖面广B.间接性传播C.时效性强D.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17.人际传播的特点包括( ABC )A.一般不需要借助非自然媒介B. 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C.覆盖面相对较小D.间接性传播18.选择性心理主要表现为( BCD )A.选择性参加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注意D.选择性记忆19.专题小组讨论的要素有:( ABCD )A. 主持人B.记录员C. 事先确定的讨论提纲及讨论的场所D. 一组具有相同背景和共同兴趣的人20.医院患者健康教育中门诊教育包括( ABC )A.候诊教育B.随诊教育C.门诊咨询教育D.入院教育三、是非题(共45题)判断正误,正确者在()内打∨,错误者在()内打×1.健康教育比健康促进内涵更广泛 (×)2.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因素 (×)3.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预警行为 (×)4. 谈话是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信息的过程,正确的谈话技巧应该多发表自己的见解(∨)5. 在婴幼儿保健方面,妈妈们更愿意相信医务人员的指导,而不是街头小报的指导,这体现了受者的求近心理 (×)6.健康促进测量指标不仅是针对健康状况,而且要针对人群的社会环境 (∨)7,根据PRECEDE一PROCEED模式,流行病学诊断主要是评估行为与环境 (×)8.向目标人群宣传预防文滋病知识,是希望改变影响行为的倾向因素 (∨)9.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方案形成于规划设计、实施全过程 (×)10.糖尿病健康促进规划的结局评价应评估糖尿病患者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变化 (×)11.健康促进规划的过程评价主要是评价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 (×)12.社区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是老年人 (×)13.由于交通不便,农村居民的食盐主要是购买流动盐贩的非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