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肺综合征发生机制
肺内分流
三、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病机制
2、弥散障碍 2-1 血管扩张后其中的Hb与肺泡间的弥散距离增大
2-2
HPS肺血管扩张,肺循环阻力减少,处于高排 低阻状态,肺循环血流速度加快,部分血流未 经氧合Fra bibliotek2-3
肠道菌群移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的内毒素活化了 CD68,巨噬细胞,增加eNOS的表达和活性,分泌多 种细胞因子产生炎症反应,甚至肺水肿,导致氧气 弥散障碍
肝肺综合征(HPS)发病机制
兰州总医院消化科-董敏
一、概述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是以慢性肝病、低 氧血症和肺内血管扩张为三大主征 的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病机制
1、肝硬化的肺血管异常
胸膜分流 胸膜前毛细血管扩张(即肺蜘蛛痣) 门-肺分流 门静脉通过食管旁静脉、纵隔静脉、奇静脉、 支气管静脉与肺静脉相通形成的分流 HPS时,动脉与静脉间原有的解剖 通道开放,短路支增多,未经氧合 的血液直接进入肺静脉。
五、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病机制
肝功能不全 门脉高压
扩血管物质灭活 (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 r-酪氨酸、5-HT等)
肝脏ET-1生成 内皮细胞 NO合成 门静脉-肺血管分流
肺前毛细血管扩张 肺小动静脉交通支
低氧血症
四、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病机制
3、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3-1 生理状态下,肺内通气不良的部分,灌注 也会相对减少; 3-2 病理状态下,肺血管收缩反应减弱或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肺脏通气不良部位的血液灌流更 加增大,加之肝硬化“高排低阻”,肺内分流 增加,进一步加重循环紊乱,使低氧血症进一 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