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观察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观察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2课时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2、例3及练习十六第5题。

内容简析
例2和例3,将所观察的物体由实物变成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认识从整体上升到局部,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根据一个面的形状猜想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图形的活动,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正确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1.本课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用演示法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用观察发现法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实地观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古诗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会立刻接着往下背。

(课件出示古诗)为什么人看到的庐山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呢?学生回答: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

(板书课题)
【品析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同时也...:.用熟悉的古诗配着课件优美的画面
...............,.导入新知
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


...........
复习导入: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立体图形,谁愿意先介绍一下,你带的是什么?说一说它的形状和特征。

通过学生的介绍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学生介绍自己带的物品,教师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正确(不一定全面),并给予评价或指导。

师:今天我们学习观察这些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
【品析
.................................,.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又是学习新知...:.交流自己带来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识的开始。


......
实践导入:
活动引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积木搭一搭。

组长组织组员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搭好的积木。

师: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我们的这个面称为正面。

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品析
.......,.充分调动学生学
..........................,.引发学生的观察
...:.通过搭积木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新课的探究做好准备。


.....................,.使学生在观察中感受每个面的形状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从直观到抽象,探究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1)合作探究,直观感知。

①小组活动:将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2)课件出示例2,提出问题: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观察,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再次结合组内的长方体模具,判断出观察的视角。

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①小组活动:将正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③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④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
(4)观察圆柱。

①小组活动:将圆柱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③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观察球。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
(6)师生小结。

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品析
...
........,.直观地
................,.在亲身经历中体验...:.在本环节中
.....,.学生将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感受到每种学过的立体图形正面、上面、侧面的形状
..........,.培养了学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顺承例2,研学例3。

(1)猜猜看。

①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提出问题: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②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2)汇报交流。

(3)讨论:我们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品析
..................
.........,.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探索和应用知......,.用“猜一猜”的方式
...:.结合教材内容
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肯定看不到正方形吗?
结合实物讨论得出特殊的长方体的侧面是正方形,所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可能看到正方形,也可能看到长方形。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归纳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我们以后观察物体时,应从多个方面、全方位地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准确。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有待改进之处:在观察正方体时,有些同学没有参与小组活动,他们认为:“正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再观察了。

”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温故而知新”,提醒学生每次的观察都会有新认识。

板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
1.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什么图形?
只看到一个面,不能判断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正方体):正方形
(圆柱):长方形或正方形、圆
(球):圆
2.由看到的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只看到物体的一面,不能判断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