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研究

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研究

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研究
一、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竞技体育训练时每个学校中都不可取少的科目,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个人身体素养的关键,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坚持做到适当的缓和以及运动恢复,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进行更健康的运动方式。

因此本文从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恢复情况出发,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规律,使运动员训练更加高效,希望能对体育舞蹈运动员以及从业人员敲响警钟,重视体育舞蹈运动后恢复,运动后可以及时处理与恢复,将受伤概率大大降低,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投入到比赛训练中去。

2.研究意义
遵循运动训练学原则,并联系体育舞蹈项目比赛训练中的特殊性,调查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容易造成伤病的技术难度和舞蹈类别全面进行调查,对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区别和研究。

提出预防运动损伤发生以及合理的康复办法,对体育舞蹈运动员提高训练效率,促进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史媛媛在《体育舞蹈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舞蹈比赛与训练中造成损伤较多,主要为软组织损伤。

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肩部容易肌肉拉伤,足趾部容易擦伤以及挫伤;其次,韧带、肌键、肌肉、关节囊损伤多以软伤出现;慢性劳损,小伤多次积累,大伤未愈,都可能使体育舞蹈运动员产生慢性损伤。

比赛训练中男运动员需要引带女运动员,女运动员上肢经常需要搭在男运动员肩部,女运动员技术薄弱,会加重男运动员的身体负担,从而引发男运动员损伤。

小伤多,由于场地设施、舞鞋不舒适造成足趾部皮肤擦伤和挫伤较多见,很少发生重度损伤,都是体育舞蹈特殊的损伤特点。

即使是轻度损伤也会对比赛训练造成很大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员应该时刻警惕。

栗仪通过《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一文表示,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几率较高,疲劳性骨膜炎、髌骨劳损、腱鞘炎、挫伤、骨折等时有发生。

性别、年龄不同所造成的受伤特点不同,年龄越小受伤概率越大,男运动员受伤概率小于女运动员。

皮肤擦伤多出现在拉丁舞学员中,肌肉拉伤多出现于摩登舞学员中。

拉丁舞和摩登舞多发损伤部位不同,拉丁舞学员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腰腹部、上肢,多发损伤有足趾关节劳损、腹直肌劳损、大腿肌肉拉伤等,以急性损伤为主;摩登舞学员损伤部位主要有上肢、颈部、胸部,多发损伤有大腿内收肌拉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肩三角肌拉伤等,以慢性损伤为主。

葛聪颖,杨泽鸿在《体育舞蹈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中阐述,体育舞蹈损伤相对严重的为下肢支撑器官。

下肢肌群、韧带、肌腱、脚踝、膝关节损伤概率非常高,严重的可造成疲劳性骨膜炎、髌骨劳损、踝部腱鞘炎等。

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包含拉丁舞损伤、摩登舞损伤。

拉丁舞损伤概率较高的有足趾、踝、腰、髋,主要集中在下肢;摩登舞受伤概率较高的有颈、肩、腰、膝、足趾,上肢容易受伤。

在吴桂涛2008年《对体育舞蹈项目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致因剖析》一文中调查得出:从事体育舞蹈专业训练三年以上的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损伤发生率达95.83%。

运动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在腰背部、大腿、足部、膝部等;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损伤以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皮肤擦伤等急性损伤为主,同时又包括骨关节病、腿鞘炎、骨膜炎、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损伤;摩登舞训练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背部95.24%、大腿61.9%、膝部52.38%、足部47.62%和头颈部47.62%;拉丁舞训练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78.95%、腰背部57.89%、膝部47.37%、大腿42.11%和髓骼部28.57%;十项全能的损伤部位除兼有两种舞的特点外,其在小腿部位的损伤发生率55.36%明显较高。

国外关于体育舞蹈不管是从教学训练角度还是从体育医疗角度都广泛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外文文献资料。

其中硏究成果价值丰富、较有代表性的如国外关于体育舞蹈不管是从教学训练角度还是从体育医疗角度都广泛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外文文献资料。

其中研究成果价值丰富、较有代表性的如2008 Elias, I. Zoga, A. C.Bone stress injury of the ankle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 seen。

MRI和2012 Jacobson, N. A. Morawa, L.G. Bir, C. A..Epidemiology of cheerleading injuries presenting to NEISS hospitals from 2002 to 2007等。

但是较少有研究涉及体育舞蹈中的运动损伤,其
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只有2010年的Fuhrmann, T. L., Brayer, A. Andrus, N. McIntosh,S.Injury prevention for modern dancers:a pilot study of an educationalintervention与2010 Kimmerle, teral bias functional asymmetry, dance training and dance injuries}}91对国际标准舞和拉丁舞常见的肌肉损伤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其他专业方向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更为全面,尤其是在预防及康复方面的方式更为清晰。

可见,体育院校中不同的项目之间其损伤的特点与预防也不相同;相同的项目之间在不同的年龄段、组别的损伤程度也存在差异。

三、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方法、步骤等):
1.研究对象:
本文以130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结合本文调查研究需要,作者对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以及万方网研究体育舞蹈运动后相关性文章 628 篇,进行反复查阅。

并前往山东省图书馆大量阅读体育舞蹈方面研究书籍。

对本文提供了研究借鉴以及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亲自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的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 150份,收回 130份,回收率 87%,有效问卷130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3数理统计法:
通过 Exce1软件将问卷信息整理汇总,并在软件上建立数据库,并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步骤:
本文通过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的方法进行调查,了解到当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的方法情况,并从问卷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出最终的分析结果,最后归纳总结归纳。

四、研究内容:
1.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以及训练后恢复现状
1.1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情况统计
1.1.1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每次训练时间
1.1.2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每次训练强度
1.1.3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年限情况
1.1.4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不同舞种发生过运动损伤情况
1.2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情况
1.2.1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对恢复方法的重视程度情况
1.2.2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造成疲劳的原因情况
1.2.3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方法情况
1.2.4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对于恢复方法的认知程度情况
2.促进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有效恢复的方法研究
3.结论与建议
预期结果: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进行研究统计,通过了解到当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训练后的恢复方法进分析,并总结出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是措施,促进今后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更好的恢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