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青少年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
时间:2013-04-28 09:26:00 来源:尚舞杂志
青少年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体育舞蹈项目的一支非常强大的后备力量。他
们年龄小、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更有探究心理。但同时也更容易受
外界干扰分散注意力。所以,舞蹈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正如
其他学科一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能力、性格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塑造正确审美观
体育舞蹈是一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运动,它的审美标准和国内青少年的主流审美观不完
全一致。那么,在青少年学习体育舞蹈的初期,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舞蹈审
美观,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发型、服饰、站立姿态等提出要求,鼓励学生认识“美”、追求
“美”。目前,无论是体育舞蹈专业院校,还是舞蹈业余学习班,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舞蹈审
美观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讲解并示范舞蹈动作。无论是教授新的动作,还是复习学过的动作,教师都要通过讲
解或亲自示范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舞蹈动作的优美之处,
避免做这个动作时容易犯的毛病。
有些学生完成舞蹈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
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或示范得不标准,从而让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
越努力却跳得越糟、越不好看。所以,老师在讲解、示范舞蹈动作时,一方面要使用准确的
语言描述,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形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
协调。
2讲述舞蹈知识。在体育舞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正确的舞蹈动作和技
巧,更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以及体育舞蹈与其他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于音
乐的理解与感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体育舞蹈的内涵,更快更好地建立体育舞蹈审美观。
3渗透舞蹈思想。所谓舞蹈思想,包括性格、表情、与舞伴的相处方式、舞蹈风格等。
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识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影响。比如在学生上课迟到、不按规定穿
戴舞服或舞鞋时,教师的处理方式,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
模仿老师的言行。
灵活运用语言,激发学舞兴趣
在青少年时期,学生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情,如果没有兴趣则很难长久地坚
持。那么,作为舞蹈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使用生动而有趣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分。
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将舞蹈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巧妙
的结合。比如标准舞中西班牙拖步这个动作,用传统的教学讲解则是“第一步前半拍时左侧
身体向后形成反身,后半拍时左侧身体再向前”。这样的语言,学生既无法掌握准确的度,
又提不起兴趣。但是,如果告诉他们像打拳击一样,先用右手挡住敌人攻击,再迅速出左拳,
他们则会做得很好。
再如,舞蹈时,要求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教师可采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
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树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
自然会做得好。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
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同时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 嗦,否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兴趣、兴奋不起来,
还会影响教学质量,尤其当学生已经进行过热身训练后,如果说话时间太长导致身体变冷,
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重视“乐感”的培养
在所有涉及到的艺术学科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
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乐感”的培养。
进行“乐感”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节奏感”的认识教给学生,使他们懂得音乐节奏与舞
蹈节奏该怎样配合。诚然,舞蹈教师在上课时大多都是大声数着拍子,特别是在设计动作时,
在训练过程中都需要这样做。出于权宜之计,必须以它来说明舞蹈和音乐这两种相互合作的
艺术语言的结构,在时间方面使它们互相协调,达到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但“拍子”是没有
生命力的、是僵化的,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舞蹈形象也只能成为一个“工匠”,失去了舞蹈的个
性特点,缩小了舞蹈的表现范围。
所以,教师应尽量采用音乐伴奏代替原先的“一嗒嗒、二嗒嗒”的“吆喝”来帮助学生完成
技术动作,使舞蹈动作做得更完美、更准确,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舞蹈名作,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音乐氛围,给他们
以情感、意境、想象等大量形象思维的启迪,让学生自己体会什么是“乐感”、如何掌握“乐
感”,从而更好地配合肢体上的表现能力,为创造完美的舞蹈形象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