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草猪生态养猪模式配套技术
【应用效果】猪场周边配套种植狼尾草属牧草后,不仅可以完全消纳猪场沼液,确保“肥水”不外流,基本实现零排放,而且鲜草经打浆后喂猪,可以减少饲料20%-30%,可以提高窝产仔数,从而建立和实现“猪—沼—草—猪”生态养猪。
【技术要点】
1.实行固液、雨污分离。
猪场清粪最好采用干式法,若采用水冲式清粪的猪场,应实行固液和雨污分离;草地灌溉管道也应实行雨、沼(液)分离。
2.牧草品种选择。
狼尾草牧草品种(如闽引象草、华南象草、桂牧一号、王草、杂交狼尾草)均可种植,但以种植闽引象草适口性最好。
3.播地选择。
除了沙质土外,其它类型的土壤均可种植;为降低灌溉成本,播地最好选择在低于猪场水平面的坡地或山垄田,以利用自然落差实行自流灌溉;播地周围应有防洪排涝沟渠。
4.整地作畦与施用基肥。
土壤耕深30厘米,打碎大土块,整平作畦,畦面宽90m~120厘米,沟深30厘米~40厘米,沟宽30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亩可施腐熟的猪粪1500公斤-2500公斤。
5.播种方法。
可在春季至夏季播种,但以春季播种为好;以无性繁殖为主,可利用90天以上的粗壮茎段2节,按45º斜插入土1节,踩实压紧、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成活;株行距80cm×60cm。
6.猪草比例。
自繁自养的养猪场按(出栏菜)猪草(地)比例100:1配套,即100头配套种植1亩;采用(草)渣汁分离、仅用草汁饲喂菜猪的,猪草比例可降低为60-70:1。
7.田间管理。
因苗期生长较为缓慢,易受杂草覆盖,应及时拔除杂草;当幼苗长出3片~4片叶时,可用沼液
浇施1-2次;当植株生长至50厘米左右高度时,应实行第一次刈割,以促进分蘖,以此同时,每周应灌溉沼液2次,以利快速生长;此后,为获得高产并有效消纳沼液,应经常观察各地块的土壤墒情,以及时灌溉沼液,确保土壤长期保持湿润、肥水充足。
8.刈割与打浆。
草层高度
80cm-100cm时是刈割利用的最佳时段,留茬5cm;喂猪前鲜草先行打浆和渣汁分离。
9.草浆(汁)饲喂方法。
空怀和怀孕早期(配种后30天)母猪可喂草浆混合料,日喂鲜草4kg-6kg/头;25kg-出栏的菜猪草汁混合料,鲜草按10%折算为干物质替代20%-25%的饲粮。
10.调整预混料配比。
根据基础饲粮的日喂量,相应提高预混料的配比,以保证各种营养性添加剂的日供应量。
【适宜推广范围】冬季极端低温≧-3℃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