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的简介共40页
品、国家标准品和工作标准品。
在我国,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 菌提取精制得到的内毒素。
2019年WHO 建立第二批国际内毒素标准 品(94/580,10000IU),规定1IU=IEU。 981是用IS2为基准标定的我国第6批国家标 准品,共生产8批。
细菌内毒素工作品分为冻干品和液体两种 剂型,均可用于鲎试剂复核、干扰试验和 实验中的阳性对照。本品为一次性使用。
4.9.增加了凝胶半定量试验,通过确定反应终 点浓度来量化供试品中内毒素的含量。
4.10.较详细讲述了光度测定法的方法。
二、标准部分
2.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9年版) 2.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细菌内毒素检
查法GB/T14233.2-93 2.3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材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卫生部药政局2019年药发[2019]第81号 )
2.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2019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用 水系指与灵敏度0.015EU/ml或更高灵敏度 的鲎试剂24h不产生凝集反应的灭菌注射用 水。
3 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结构、量值和限值 3.1化学结构
细菌内毒素的本质是脂多糖(LPS),主要 有两部分组成:多糖和类脂A。多糖部分又 可进一步分为O-特异性多糖链、核心寡聚 糖。O-特异性脂多糖一般由3-6个单糖通过 糖苷键相联形成低聚糖单位聚集而成,是 LPS分子中最易变异的成分。
2支供试品。
结果判断
PC为阳性 PC为阳性 PC为阳性
NC为阴性 PPC为阳性 PPC为阳性
样品均为阴性,NC为阴性 NC为阴性
合格
样品均为阴性,样品均为阴性,
合格
合格
其他
鲎试剂灵敏度 无热原注射用 细菌内毒素检
0.25EU/ml 水0.05EU/ml 查用水内毒素
供试品细菌内 为浸提介质 含量小于
3.2细菌内毒素的量值
2019年WHO建立第二批国际内毒素标准 品(94/580,10000IU),规定1IU=1EU。
我国国家标准品981是用IS2为基准标定的 我国第6批国家标准品。每支含内毒素 9000EU。
3.3 细菌内毒素的限值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按一下公式确定 L=K/M,式中L为供试品内毒素限值,以 EU/ml、EU/mg、EU/U表示。K为按给药途 径,临床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内毒素阈剂量, 以EU/kg表示,注射剂K=5EU/kg/hr。M为 人用最大剂量,以 ml/kg/hr,mg/kg/hr,U/kg/hr表示,中国人均
1.2干扰试验项用于建立新品种细菌内毒素 检查方法以及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呈阴性 时确定供试品是否存在抑制作用。
1.3 供试品检查时,阴性对照、阳性对照、 和供试品阳性对照必须同时进行,否则结 果无效。
2试验材料及用具
天平、电热干燥箱(180~300℃ )、恒温 水浴箱(37± 1 ℃)、漩涡混合器、鲎试 剂(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细 菌内毒素工作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其他试验用具如移液枪、封口膜、一次性 安剖等。
1980年USP20版;1987年欧洲药典、1989年英国药 典1989增补本、1988年日本药典第11增补本、1993年中 国药典1990年版第二增补本开始收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2 细菌内毒素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1975年开始鲎试剂的研制,1979年开始 将其用于放射性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1983年开始用于输液制剂热原检查的协作研究。 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允许4种 药品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作为热原检查的初试 方法;1993年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二增补本开始 收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19年版中国药典规定 13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00年版药典 规定60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19年版 药典规定133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核心寡聚糖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 由数种己糖组成,内核含有庚糖特 殊的酮糖,这部分结构对不同菌株 的LPS基本相似。类脂A是LPS的 毒性及生物活性中心。典型的类脂 A含有一个以β1’,6-糖苷键相连的 D-氨基葡萄糖双糖组成的基本骨架, 双糖骨架的游离羟基及氨基可携带 长链脂肪酸和磷酸基团。不同种属 细菌合成的类脂A的分子组成及其 骨架上的取代基团性质有差异。
1.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885年美国的W.H.Howell发表了一篇有关鲎血的化学 组成和凝集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可以说是鲎试验历史的开 端。1956年,美国动物学家F.Bang发表论文《鲎的一种 细菌性疾病》,阐明了细菌内毒素使鲎血凝固的现象。19 64年F.Bang和J.Levin提出了鲎血凝集的初步机理,1968 年正式建立鲎试验(Limulus test,LT)方法。
2.7细菌外毒素与细菌内毒素
细菌外毒素是一种由活菌合成并释放出来, 对热敏感的蛋白质。
细菌内毒素是一种对热抵抗,且只有当 菌体死亡裂解或人工破碎后方可释放来。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来源 存在不位
外毒素 G+、部分G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菌体外
内毒素 G细胞壁成分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4中国药典2019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19年版较中国药典 2000年版有重大修订,主要修订 内容如下:
4.1.定义改变:2019年版药典定义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为利用鲎试剂来 检测或量化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 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 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
4中国药典2019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的修订内容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和医 疗器械检查中的应用
细菌内毒素检查
本讲座共分三部分 一、基础部分 二、标准部分 三、实验操作部分
一、基础部分
1. 前言
防止输注用药品及器械的热原污染,是临床上十分重 要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热原检查法对保证注射用药品安 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该方法已不 完全适合许多品种的热原检查。为此,人们研究了一种替 代热原检查法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正在研究和扩大应 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输注药品及器 械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毒素限量不超
0.015EU/ml
过0.5EU/ml
样品溶液不稀
释,当结果出
现阳性时, 1→2稀释,4 支,1支阳,
三、试验操作
1.简述
1.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项的目的不仅是考察 鲎试剂灵敏度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 效价是否准确,也是考察检验人员操作方 法是否正确和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因 此每个实验室再将一批新的鲎试剂用于试 验前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项试验。
Σ x2 Σ x2 4
3
当s<0.365时按 λ=log-1(Σx/4)
计算鲎试剂的灵 敏度;s≥0.365 时,测定无效。
检测2.0λ、λ 检测2.0λ、λ、
0.5λ、0.25λ 0.5λ、0.25λ的
的组阴度性的S 标内,性的,4管准毒同,最4管均差素时最低均为平做高浓为阴行浓度4管阳性4。内组管浓管最0为.2毒,阴度均低阴5λ素同性为浓性2的.0平时,阳度λ4的行做最性管4大,42均
2个以上厂家的鲎试剂
检 供试品至少3个 样品稀释到MVD, 样品稀释到MVD,
查 浸提介质:内毒素 1支NC, 1支PC,1支 2支NC, 2支PC,2支PPC
法 含量<0.05EU/ml PPC
2支供试品。
输液器10ml,输血 2支供试品。
器15ml,反复荡洗
5次后两端密闭, 37 ℃2h后合并
2支NC, 2支PC,
2.5鲎– 鲎是一种栖生于海洋的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古代 泥盆纪,现存于世的有三属四种,常见的有两种,美洲鲎和 东方鲎
2.6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外 壁层上的特有结构,即脂多糖,具有广泛 的生物活性,以致热居首。其量值以国际 单位(IU)或内毒素单位(EU)表示,现规 定1 IU=1 EU。
X 4个连续内毒 素稀释液最低
NC均为阴性
阳性结果浓度 λc=lg-1(Σx/4)
的对数值。 λ在
0.5λ~2.0λ间
有效
干
扰 试
未涉及
验
比较鲎试剂在水中 比较鲎试剂在水中和样 和样品中的灵敏度, 品中的灵敏度,各平行 各平行4组,结果Es、 4组,结果Es、Et均应 Et均应0.5λ~2.0λ之 0.5λ~2.0λ之间,样品的 间,样品的稀释不 稀释不大于MVD,3个批 大于MVD,3个批号 号
3.凝胶实验技术 3.1凝胶法的实验程序
1试验准备:试剂、仪器及用具等 2 确定药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 3选择鲎试剂的灵敏度λ 4 计算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或最小有 效浓度
5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 6 药品与鲎试剂相容性的初筛试验 7 供试品干扰试验 8 干扰试验的验证 9 供试品日常的内毒素限量检查
2.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19年版中国药典定义为:系利用 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 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
2.4鲎试剂—我国生产的鲎试剂系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血液变 形细胞溶解物制成的无菌冷冻干燥品,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 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凝胶法鲎试剂和定量法鲎试剂;根据鲎试 剂与内毒素反应的专一程度分为普通鲎试剂和特异性鲎试剂。 特异性鲎试剂是专一对内毒素反应的鲎试剂。鲎试剂灵敏度 用符号λ表示,单位用EU/ml表示。
30min,塑料器具 至少2h,也可 也可用其他
30%双氧水4h, 用其他适宜的 适宜的方法,
无热原水冲洗后 方法。
并应确证不
60 ℃烘干。
干扰BET的检
查
鲎试剂灵 敏度复核
检测能出现阳性 结果阴性结果的 4个连续2倍等比 稀释液,平行4 管,37±1℃保 温60±2min,最 高浓度的4管均 为阳性,最低浓 度的4管均为阴 性。按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