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


二、中俄关系 1.明清之际,俄国利用清军入关之际,强占雅克萨和尼布 楚之地,康熙帝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挫败俄军,最后迫使俄 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段边界问题。 2.近代历史上,掠夺中国的领土面积最多。从19世纪50年 代开始,沙俄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 先后占领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地区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致力于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辛亥 革命时期,乘机控制外蒙古; 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退 出了侵华行列。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 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4年,在共 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 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 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 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二战”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 密协定。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 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 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 共反人民的内战。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 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世纪70年代苏 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 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 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 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 终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 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史实链接
一、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 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 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攫取侵华特权。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 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 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 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 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 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的目的。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 国卷入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 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 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三、近代中日关系 1.日本侵华时期: (1)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这一改革使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 变。日本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 兴业,“文明开化”,成为亚洲唯一的、最强大的国家。 (2)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制定 了“征韩侵华”的政策,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 国:1874年侵略了中国的台湾省,勒索50万两白银; 1895年又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签中 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勒索白银2亿3千万两,成为 El本帝国主义势力剧增的重要因素。 (3)1900年日本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对北京 的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打 败俄国,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为日后占领东北三省 奠定了基础。
专题二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
模块结构 热点分析
史实链接 理性认识 高效演练
热点分析
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 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 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 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样在平 衡竞争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 家,但同样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处理与各大国之 间的关系,尤为应当小心谨慎。以下就是我对当今世界各 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浅薄理解,其中以中国与各国关系的 阐述为重,并附以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各大国之间关系 的概要。在复习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本热点知识:
4.新中国成立后,10月2日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 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 了30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到80年代中苏关 系才改善。 5.现阶段中俄关系中的三大友好迹象:一是边界问题基本得到解 决。1992年3月,中俄互换了东段边界协定批准书,1995年10月, 又互换了西段边界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中俄两国第一次用法律形 式固定了两国边界,使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最敏感的领土问题基本 得到解决。二是俄尊重我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1992年9月,叶利 钦签署了《关于俄罗斯与台湾关系的命令》。此后俄恪守承诺,坚 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1996年3月,我在台 湾海域进行导弹试验和军事演习时,俄政府发表声明强调台湾是中 国的一部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不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三是俄 在人权问题上不同反对我国的其它国家唱一个调子,在西藏问题上 不赞成西方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