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作物病虫害常见防治策略

农作物病虫害常见防治策略

农作物病虫害常见防治策略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主要是由一些具备
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服务组织,并借助先进技术和设备对病虫害进行专业化防治。

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还能够降低化学农
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对农作物病虫害采取专业化
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1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原因
农作物病虫害传播流行过程中,主要会受到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病虫害耐药性、温度、湿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使得农作物病虫害呈现进
一步加重趋势,危害日趋严重。

另外很多农民群众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作物处于
最佳的生长环境,长期过量的使用磷肥导致土壤出现了大面积的板结硬化、盐碱,土壤耕作
层变浅,多种药物的防治效果变差。

另外农药的过量使用破坏了土壤的内部结构,导致土壤
当中的微生物死亡,土壤的抵抗能力逐渐变差。

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同一个农作物,
使得同一块土地没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这也是造成病虫害逐年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2.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不高
我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对于国外而言较为薄弱,人们缺乏有效的防治意识。


阶段我国农业病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的单一性,与国外先进的、多样化的防治方式相比,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尚需完善。

相关技术部门没有农作物病虫害防
治工作意识,导致种植农作物的农民不重视,甚至不知如何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民作
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若缺乏该方面的意识,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农药不合理使用
近年来,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无公害防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但从整体
的推广应用范围来看,应用面积相对较少,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防治手段主要以化学农药防
治为主。

通过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能够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长期使用
同一种农药或者大剂量多种类使用农药的话,会对农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使得农田
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病虫害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多种药物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逐渐陷
入到多种类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病虫害危害日趋严重的趋势。

此外,在农药选择和使用过
程中,需要按照病虫害的种类综合确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能严格按照农药的使
用规范,科学选择农药,使用农药,这也是造成农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

2.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率不高
现阶段大多数农民群众都是自行选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加上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模
式相对较为分散,农作物种植不集中,不能够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统一用药,统一防治。


家庭为单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模式,不仅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也会
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新时期农村病虫害中药防治措施
3.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病虫害防治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伴随着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和外来新物种
的引进,在未经检疫的情况下尤其是外来物种是携带未知病虫害的最大因素,极大的提高了
人为传播农作物病虫害的几率,而外来未知病虫害的入侵将会给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最基本措施就是加强对农作物植物在育种、运输、销售和种植等环
节进行严格的病虫害检疫工作。

要对农作物种植当地的病虫种类、威胁程度、环境的影响作
用等进行实地严谨地调查,确定农作物检疫的病虫害目标对象,确定检疫的目标主体,一旦
检疫中发现病虫害传染源则禁止进行推广播种,并需要及时采取退回、销毁等病虫害防疫措施,严格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将病虫害威胁遏制在源头阶段。

3.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措施和策略,利用农作物生长
的规律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配合的耕种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技术等,对农作
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改变病虫害滋生的条件,从而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发生
的概率,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首先,要根据农作物生长地区的环境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选择适合当地环境、
抗病虫害能较强的农作物品种,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种子进行在栽培。

其次,要在农作物的
生长培育环节加强肥水管理,对土壤承载量进行综合控制,确保农作物能够有更大程度的营
养系或许,提高农作物的病虫害防疫、身体自能力的提高。

幼苗期的农作物需要时刻观察,
并且为幼苗及时施加绿肥、化肥等,促进农作物的又好又快的成长,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和
抗病虫害的能力。

第三,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对田间进行清理,及时清除病虫作物植
株以及病虫果等携带有病虫害传染源的农作物并且转移出种植区域进行集中焚烧和深埋处理,防止病虫害的传染扩散以及清理不彻底而造成的再次入侵的几率。

另外,也可以在农作物播
种之前对种植土壤和种子进行处理。

对土壤进行消毒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经土壤残留或者繁
殖而产生的病虫害,而对种子进行处理鞥能够通过人工的方式提高种子的免疫能力和作物抗
逆性,增强种植在发芽过程中字体对抗病虫害的能力。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病虫害自身自然天敌或者人工培育的天敌、有益生物、病原微生物、
农用抗生素或者其他生物制剂等来进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的病虫害控制和防
治措施,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扩散的几率,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是
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
使用,是现代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的防护措施。

生物防治中的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为例,人工繁殖并且释放的广赤眼蜂能够有效地防
治菜青虫、瓜绢螟等病虫害,螟黄赤眼蜂则能够感知棉铃虫、烟青虫;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病
虫害天敌就需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例如瓢虫、食蚜蝇、捕食螨等就是蚜虫的有效天敌,
抑制蚜虫的繁殖与数量的增加,而多种甲虫、蜘蛛或者蛙类能够在水田中进行害虫的捕食。

因此,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来保护自然界存在的病虫害的天敌生物,充分发挥这些天敌
的有效防护作用。

而病原微生物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中,目前主要的方式有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剂来
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鳞翅目、双翅目等害虫的幼虫,将病
虫害从源头进行有效防治,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可以
利用蚜霉菌这种真菌来有效抑制蚜虫的繁殖与增长。

白僵菌、绿僵菌产生的白僵素、卵孢霉
素和草酸钙结晶,能够使200多种昆虫和螨类例如松毛虫、玉米螟、蛴螬、蝗虫、马铃薯甲
虫等中毒死亡。

3.4化学防治
化学药物的喷洒是目前病虫害防治的最主要防治方法,也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在化学药物的使用中要注意药品使用剂量和药物配比的科学性。

由于药物过度使用而导致的病虫抗药性的增加而造成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需要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科学指导,提高药物防治的效果。

结论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及生活质量。

因此,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综合利用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等各种方法,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强英琴.探究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4):16-17.
[2]张美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9(3):33-34.
[3]陆显华.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9(7):118,1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