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权力结构中监督体系的构建与执行

高校权力结构中监督体系的构建与执行

高校权力结构中监督体系的构建与执行刘晶君(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高校权力结构冲突过程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冲突、依存,构成了矛盾与对立的统一,任何一方处于强势都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

而目前高校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甚或两者的共谋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权力结构的良性运作。

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监督体系的构建与执行不乏为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冲突;构建与执行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129(2008)02-0052-03Construct and Imple m ent of Supervision Syste m in the PowerStructure of H igher EducationLIU J ing-jun(Depart m 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 anage m ent,N 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210093)Abst ract:I n the pr ogress of po w er structure conflict i n higher education,executive po w er and acade m ic pow er perpetrated,conflicted,i n terdependent to be the paradox.E it h er side i n a stronger situati o n is no t conducti v 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 en t o f universities.But the generation o f executive po w er and the w eakening o f acade m ic po w er or even the consp iracy of the t w o si d es have badly infl u enced the sound operation o f un iversities po w er struct u re.H o w to realize t h e ba lance be t w een t h e t w o?I n the author p s op i n i o n,constructi n g and i m ple m enti n g of superv ision syste m is an effecti v e w ay to so lve the proble m.K eyw ords:executive po w er;acade m ic po w er;conflic;t construct and i m p le m ent一、概念的界定高校的权力结构按照目前学术界界定,主要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高校的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或学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对学术活动中的学术事务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做出决定的权力;行政权力是行政组织或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组织管理系统中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做出决定的权力,是行政组织或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组织管理系统中按照固定的级别层次和职能划分,对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性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权力¹。

另外,笔者认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符合广义上关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权力冲突的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一)行政权力的泛化问题从行政权力的属性来讲,它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构建而成,它的形成必然影响和支收稿日期:2008-03-20作者简介:刘晶君(1982-),女,江苏如皋人,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¹袁永红等.对高校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概念及其关系的再认识.中国石油大学学报[J].2006,(2)。

52配内部人员以及其机构运行的权力,这种权力本身原则上是以效率为准则,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依托的,因而行政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º。

而这种强制性,按照目前中国高校组织结构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权力的泛化,具体表现为:1、高校被视为事业单位,高校行政领导享受党政级别的待遇。

2、组织的结构主要表现为科层制管理模式,科长对处长负责,处长对分管的副校长负责,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在院(系)一级教学单位也是院长(系主任)对校长负责,而教研室主任对院系领导负责»。

3、教育本身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代表上层建筑方的政府,在学术自由与行政监控的权衡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对后者具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

上述问题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泛化,从而导致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渗透与干预。

/官本位0、/机构臃肿0、/学术权力依附行政权力0等现象的产生,在高校的运行效率、治学的水平、公众的期望、行政腐败等问题上埋下深度隐患。

(二)学术权力的弱化问题行政权力的泛化现象的对立面必然是学术权力的弱化。

学术权力没有纵向的层次划分和隶属关系,是学者或教授之间以民主方式产生的对学术问题的共识与认同。

目前中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现状必然导致以下问题:1、学术权力的对行政权力的高度依附,学术组织或学术人员自身原则性丧失;2、学术权力受行政权力的打压,影响治学的质量以及学者的信心;3、学术权力的内部分化,主要指学术组织或学术人员对行政权力的干预与渗透所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内部学术权力的协作,最终影响学术权力内部的分化;4、治学与科研的社会环境恶化,教育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谋0问题)))政府、学术、行政之间的三者关系官僚体系中有两种权威,一种来自于上级对下级的正式权威,上级可以指挥下级,上级看到下级的某种行动之后,可以进行奖惩;另一种来自于下级之间的联合,通过掌握一定的信息或资源,从而达到威胁或制衡上级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共谋0现象。

由于中国高校的运作方面还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运行水平,私立院校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并且由于教育环境的限制导致了私立院校发展的水平相对于国立高校而言较弱。

另外,高校自筹、民间捐赠的份额有限,中国目前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还是来源于政府,从而导致了高校对政府的高度依赖。

在这种前提下,不难想象高校内部的两种权力为实现双方的利益会出现短期的整合现象,联合/对抗0政府,达到短期的平衡。

从这个层面讲,政府、学术与行政之间构成了三角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本身属于畸形的平衡,这种现象所导致的隐患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可能远远大于二者之间的冲突。

(四)部分管理者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于一身问题从目前高校具有行政权力管理者的背景来看,他们大部分具有双重身份,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于一身。

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利于行政与权力冲突的调和。

但执行的效果,很大部分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领导风格与思想倾向。

同时,由于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繁杂,管理的水平与学术的水平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学术界出现的抄袭、盗用他人学术成果现象,往往来自于具有双重身份的管理者。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高校的声誉、学术的氛围、治学的水平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监督体系的构建与执行(一)构建高校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从法制的层面预防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执行的依据。

而目前高校监督体系方面,仅仅限于高校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术权力和53º»王燕华.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制衡.大学教育科学[J].2005,(4)。

肖应红.关于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问题的反思.辽宁教育[J].2004,(4)。

行政权力的冲突,如行政泛化问题)))学术上造假,行政上不作为甚至腐败、裙带关系等等。

从法制的层面来构建高校监督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将高校实体性监督制度与程序性监督制度、基本监督制度与具体监督制度、党内监督制度与国家监督制度配套进行建设实施,使各种权力监督制度法制化,并上升到法制的高度。

(二)建立多渠道、多层面的信息渠道)))从舆论的层面监督目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被查处的问题,部分都是事后才被发现,而被发现或查处的部分个案往往是第三方媒体进行公布,造成的舆论压力下才采取措施。

比如,学术造假问题,为什么没有在出版之前被发现?比如,大学资金被挪用问题,作为高校管理方面的学术方为什么没有发现高校的财务流程漏洞?而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作为监督部门的监督方存在行政不作为现象,另一方面是信息渠道不健全、不畅通导致了信息传递的滞后,甚或被压制。

因此,要做到学术监督行政、行政监督学术,做到二者的相互牵制与协调发展,信息渠道的建设不可或缺。

(三)加强过程的监控与执行的力度)))从法治的层面切实执行目前关于高校方面,法律对高校的监控基本上处于/虚设0状态,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运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过程监控,尤其是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谋问题以及管理者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于一身的问题。

如果缺乏过程监控必然导致缺乏事前预防,加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不健全,导致诸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披露并被查处。

另外,在执行的力度方面,专门监督部门缺少力度,执行的效率低下,执行的效果不甚理想,导致对行政权力以及学术权力的监督不力。

(四)加强监督体系的完善)))从流程的层面完善监督效率的低下,原因无外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结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管理的跨度、管理的层级、运行的机制。

加强监督体系的完善,首先必须从流程上着手,进行流程的梳理和改造。

流程方面的梳理和改造,笔者认为,执行部门应该重点从人事规划方面,如岗位的设置、人员的配置以及运行的机制着手。

岗位设置方面,做到工作扩大化、多样化以及工作的满负荷;人员的配置方面,做到要素有用、能级对应、动态适应以及弹性冗余;运行的机制方面,外部要做到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内部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0的考评体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0;信息渠道以及执行的方面前面已作详述。

四、结语我国高校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以来已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尤以硬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方面令人瞩目。

但是,在不断城市化的过程中,公众的信仰、生活的水平因精神生活的泛乏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不断被物质化。

从2006年关于教育方面的新闻关键词来看,也不难得出,高校以及高校教师也不能免俗。

这些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本文关于高校权力结构冲突过程中对监督体系的构建与执行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笔者关于高校问题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