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几何体PPT教学课件
A.2π+2 3
B.4π+2 3
C.2π+2 3 3
D.4π+2 3 3
【解析】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
是由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 2 的圆柱和一个底面边
长为 2,侧棱长为 2 的正四棱锥叠放而成.故该几 何体的体积为 V=π·12·2+13·( 2)2· 3=2π +23 3,故选 C. 【答案】 C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解析】 ①正确,如下图(1),在三棱锥A-BCD中,若AB⊥BC, AB⊥BD,BC⊥CD,则有AC⊥CD,所以四个面全是直角三角形;
②不正确,反例:如下图(2),可令AB=VB=VC=BC=AC,则 △ABC为等边三角形,△VBC为等边三角形,△VAB和△VCA均为等腰三 角形,但不能判定三棱锥V-ABC为正三棱锥;
【解析】 将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可得①与④相对,②与⑥相 对,③与⑤相对.
【答案】 ①与④,②与⑥,③与⑤
下面是关于四棱柱的四个命题:①若有两个侧面垂直 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②若有两个过相对侧棱 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③若四个 侧面两两全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④若四棱柱的四 条对角线两两相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2.(2009年辽宁高考)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球体,则地球上北纬60°
纬线长和赤道线长的比值为( )
A.0.8
B.0.75
C.0.5
D.0.25
【解析】 作出截面图,由图可知 2πr∶2πR=sin 30°=12.
故选 C.
【答案】 C
3.(2009年山东高考)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 体的体积为( )
=2AE= 6,
1
1
∴S△A′B′C′=2B′C′·A′E′=2×2× 6=
6.
1.(2009 年福建高考)如下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 1
长为 1 的正方形,且体积为2,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
【解析】 ∵体积为12,而高为 1,所以底面为一个直角三
角形.故选 C.
【答案】 C
在正视图下面,按照画三视图的要求画出该多面体的俯 视图.
【思路点拨】 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可确定出点G、F的位置,从 而可以画出俯视图.
【自主探究】 如图
【方法点评】 1.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俯视图放在正视 图的下面,长度与正视图一样,侧视图放在正视图右面,高度与正 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注意虚、实线的区别.
(3)棱台
棱台可以由棱锥截得,其方法是 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为棱台 .
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旋转体都可以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画出旋转出下列几何体的平 面图形及旋转轴.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 正投影 得到,在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 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 完全相同的,三视图包括 正视图 、 侧视图 、 俯视图 .
7.利用斜二测画法,我们可以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求直观 图面积的关键是依据斜二测画法,求出相应的直观图的底边和高,也就 是在原来的实际图形中的高线,在直观图中变为与水平直线成45°角且 长度为原来的一半的线段,以此为依据来求出相应的高线即可.将水平 放置的直观图还原成原来的实际图形,其作法就是逆用斜二测画法,也 就是使平行于x轴的线段的长度不变,而平行于y轴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 来的2倍.
4.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 斜二测 画法来画,其规则是:
(1)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 的夹角为 45°(或135°) ,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 垂直 .
(2)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 仍平行 .平行于x 轴和z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不变 ,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 图中 减半 .
∠xOz=90°. ②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在z轴上截取
O′,使OO′等于三视图中相应高度,过O′作Ox的平行线O′x′, Oy的平行线O′y′,利用O′x′与O′y′画出底面A′B′C′D′.
③画正四棱锥顶点.在Oz上截取点P,使PO′等于三视图中 相应的高度.
④成图.连接PA′、PB′、PC′、PD′、A′A、B′B、 C′C、D′D,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②所示.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棱柱(以三棱柱为例) 如图:平面ABC与平面A1B1C1间的关系是 平行 ,△ABC与△A1B1C1 的关系是 全等 .
各侧棱之间的关系是 A1A∥B1B∥C1C,且A1A=B1B=C1C .
(2)棱锥(以四棱锥为例) 如图:一个面是四边形,四个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 的三角形.
柱、圆锥、圆台和球分别是由哪一种平面图形旋转形成的,从而可掌
握旋转体中各元素的关系,也就掌握了它们各自的性质.
3.圆锥的母线l、高h和底面圆的半径R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圆形
的有关计算一般归结为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特别是关系式l2=h2+R2.
4.圆台的母线l、高h和上、下两底面圆的半径r、R组成一个直角梯
A.3a2 C.3a2+ 2 a2
B.2a2 D.2a2+ 2a2
1 【解析】 由题意:PA⊥面ABCD,S△PAB=S△PAD= 2 a2, S△PBC=S△PCD= 22a2,S底=a2,S表=a2+a2+ 2 a2=2a2+ 故选D.
2 a2,
【答案】 D
(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 的直观图.
S△BCD=2×6×6=18,S△ABD=2×6 2×4=12 2.
取 BC 中点 E,连结 AE、OE.
可得 BC⊥AE,AE= AO2+OE2=5,
1 ∴S△ABC=S△ACD=2×6×5=15,
∴S 全=18+12 2+15+15=48+12 2.
【答案】 A
5.(2009年全国Ⅱ高考)纸制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 为上、下、东、南、西、北.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 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右侧的平面图形,则标“△”的面的方位是( )
【答案】 C
2.正六棱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
【解析】 正视图中看到四条侧棱时,侧 视图可以看到三条侧棱.
【答案】 A
3. 如图所示,
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得到一个边长为1的 正方形,则原来图形的形状是( )
【解析】 由直观图知,原图形在y轴上的对角线长应为2. 【答案】 A
A.南 B.北 C.西 D.下
【解析】 如图所示.
【答案】 B
1.要明确柱体、锥体,台体和球的定义,定义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认识和把握几何体的几何结构特征,是我们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基础;
对于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要从其反映的几何体的本质去把握,有利于从
中找到解题突破点.
2.旋转体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绕一个轴旋转生成的,一定要弄清圆
3. 用斜二测画法得到一水平放置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ABC,AC=1, ∠ABC=30°,如图所示,试求原图的面积.
【解析】 如图所示,作AD⊥BC于D,在BD上取一点E,
使 DE=AD,由 AC=1,
3
6
可知 BC=2,AB= 3,AD= 2 ,AE= 2 ,
由斜二测画法可知 B′C′=BC=2,A′E′
(2)如图③、④所示的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由图可知,A′B′=AB=a,O′C′=12OC= 43a,在图④中
作 C′D′⊥A′B′于 D′,则 C′D′= 22O′C′= 86a.
1
1
∴S△A′B′C′=2A′B′·C′D′=2×a×
86a= 166a2.
【答案】 166a2
【方法点评】 画几何体的直观图一般采用斜二测画法,步骤 清晰易掌握,其规则可以用“斜”(两坐标轴成45°或135°)和“二 测”(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减半,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长度不变) 来掌握,在高考中常借助于求平面图或直观图的面积来考查画法中 角度和长度的变化.
③不正确,侧面的面积相等只不过是斜高相等,并不能表示侧 面为全等的三角形,故不能判定;
④正确,由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三棱锥的任 一侧棱垂直于另外两条侧棱决定的侧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知,三个侧面两两垂直.故应填①④.
【答案】 ①④
(2008年海南、宁夏高考改编)如下的三个图中,上面的 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多面体的直观图,它的正视 图和侧视图在下面画出(单位:cm).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 编号) 【思路点拨】 棱柱的概念.
【自主探究】 ①错误,必须是两个相邻的侧面;②正确,两 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的交线平行于侧棱,又垂直于底面;③错误, 反例可以是一个斜四棱柱;④正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 形.故应填②④.
【答案】 ②④
5.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平行,而中心投影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 .
1.用任意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则这个
几何体一定是………………………………………( )
A.圆柱
B.圆锥
C.球体
D.圆柱,圆锥,球体的组合体
【解析】 当用过高线的平面截圆柱和圆锥时,截面分别为矩形 和三角形,只有球满足任意截面都是圆面.
【特别提醒】 严格按排列规则放置三视图,并用虚线标出长、 宽、高的关系,对准确把握几何体很有利.
2.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图中所涉 及到的线段的长度,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及图中的一些线段的长度,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出有关的问题.
2.(2009年山东济宁)四棱锥P-ABCD的顶点P在底面ABCD中的投影 恰好是A,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ABCD的表面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