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器官PPT课件
树突状细胞 ---较集中存在于皮质-髓质交界处, 表达高水平的MHC-Ⅱ类分子。
巨噬细胞 --- 散在表达低水平的MHC-Ⅱ类分子 。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
组成:多种胶原蛋白、网状蛋白纤维、 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含昆布胺酸和 纤维粘连蛋白)等。 功能: a.维持胸腺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b.促进细胞-细胞间的相互接触; c.胸腺细胞移行成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的部位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与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 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胸腺和骨髓(人和哺乳动物); 法氏囊(禽类)。
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Bruce Glick and Charlie Chang
一.骨髓 (一)骨髓的结构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二)、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Changes in the Thymus with Age
(一)胸腺的结构
(二)胸腺微环境
--- 影响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增殖 和选择性发育。
(2)T、B细胞定居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淋巴结的功能
• 1、T、B细胞定居场所(T:75%、B:25%) 。 •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 3、过滤作用。 • 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脾 T细胞:占45%; B细胞:占55%。
(一) 脾的结构 被膜 白髓: T细胞分布: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 --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 B细胞分布:PALS的外周构成的滤泡。 边缘区 红髓
骨髓
成红细胞
红细胞
髓样 干细胞
巨核母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 髓样母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多能造血 干细胞 淋巴样 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祖B细胞 前B细胞 B细胞
T/NK 胸 祖细胞 腺
祖T细胞 前T细胞 T细胞 祖NK细胞 NK细胞
骨髓:B细胞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U
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 成,是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A.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可
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 B.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 cell):网状细胞、成纤
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 IL-3、IL-4、IL-6、 IL-7、GM-CSF等),促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 (骨髓微环境)。
(二)脾的功能 • T 、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60%
、T细胞40%) •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 过滤作用
(二)脾的功能
• 1、T、B细胞定居场所(T40%、B60%)。 •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 3、过滤作用,如清除衰老的红细胞。 • 4、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2-1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2.B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发育过程:(从邻近骨内表面的骨髓膜下 区向骨髓腔中心移行并逐渐发育)。
淋巴样前体细胞 祖B细胞(pro-B ) 前B细胞(pre-B) 未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A.粘附性接触 --- 粘附分子; B.提供生长因子 --- SCF和IL-7等。
胸腺的功能
• 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器官。 • 建立免疫耐受的场所。 • 屏障作用。
• 裸鼠(Nude mouse先天无胸腺小鼠):
• DiGeoge 综合征: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甲状旁腺缺陷 反复发作性感染,低血钙抽搐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淋巴结
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 1.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被膜 皮质:浅皮质区--实质 主要由淋巴滤泡构成,B细胞区;
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
面细 标胞 志主 的要 变表 化 阴择阳
性性
选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发育部位 表面标志 细胞类型 被膜下区 CD4- CD8- “双阴性”
皮质区 CD4+ CD8+ “双阳性”
皮质、髓质 CD4+或CD8+ “单阳性” 交界处
髓质区
成熟T细胞
(三)胸腺的功能 • T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 分泌胸腺激素和胸腺肽类
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粘膜免疫系统)
(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指存在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 粘膜固有层和上皮下的散在无被膜淋 巴组织及一些带有淋巴滤泡的器官化 的淋巴组织。
包括:扁桃体、增殖腺、阑尾和派氏 集合淋巴结(Peyer atches)。
深皮质区(副皮质区)--主要含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T细胞区。 髓质:主要由髓索和髓窦构成。
2.淋巴结的功能
(1)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A.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摄取 输入 淋巴管 淋巴结 *
游离抗原 淋巴液 淋巴结 巨 噬细胞吞噬 *
*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处理、递呈 抗原 T淋巴细胞 T 细胞活化、 分化成效应T细胞。 B.B细胞 识别特异性抗原 活化、 分化成浆细胞 特异性抗体。
(二)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场所 造血干细胞 (1)髓样前体细胞(myeloid progenitor) 粒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2)淋巴样前体细胞(lymphoid progenitor)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 B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
微环境构成: (1)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
突状细胞; (2)细胞外基质成分。 (3)细胞因子
胸腺上皮细胞---影响胸腺细胞分化的方式: ① 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
如:MHC-Ⅰ类或Ⅱ类分子 --- TCR; ② 分泌细胞因子:
分泌IL-1、IL-2、IL-6、IL-7、TNF-α和GMCSF 等细胞因子,与胸腺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