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方式:①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②到社区
进行社会调查;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④到农村、
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2)感受: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③人们在

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等。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P4~5)
考点梳理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

关联考点 承担责任P76、个人与集体P46、生命的意义P28


积极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活动、去敬老院看望孤寡
素材推荐
老人、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一、我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些?有哪些感受?(P3~4)
第 一
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
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
二 课
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②互联网促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考纲解读
中考知识导航
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C 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考纲 2.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链接 (C 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3.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 生活。(C 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1)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个人。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和


精神滋养。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
的身份。(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

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核心 本单元通过讲述亲社会行为,强调养成亲社会行为、参与公益活动的重 素养 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引导学生热心公益活动,养成亲 链接 社会行为,参与到社会治理进程中。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回放



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二、在社会中成长(亲社会行为)
1.为什么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P7)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主要表现。(P8)


(1)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1)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3)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 课
自救自护P27、权利与义务P95、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关联考点
、监督权P145
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网

素材推荐 上购物;利用网络参与民主生活;轻信、传播、编造网络


谣言等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一、网络改变世界(网络的作用)


1.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P10~12)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P10~12)
二 课
建设者。)
(4)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个人。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明确了
社会身份、承担了社会责任、推动了社会进步。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一目了然
第 一 课
3.社会关系的类型。(P5)


从建立的基础角度,可分为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

系)、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1)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Nhomakorabea返回目录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1)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
进了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
聚、融合与共享。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4.网络的消极影响。(P15~16)
不良现象
危害

一 课
侵害个人的合法权益(如:利益和人格尊严);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影响社会风气及社会和谐稳定
沉迷于网络
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信息泄露、手机窃听、


(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可以使我们体验社会生活,并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4)使个人能力得到锻炼,并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实现。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做到三要)
知识点: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3.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P8)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4. 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1)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2)主要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等。
如: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义务植树等。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返回目录
知识点拨
第 一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教材名句解读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P8)


释义:喜欢聚群、不爱孤独,乐于互助合作,属于人之常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