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服务行业的产品设计与过程选择
服务行业的产品设计与过程选择
现代服务管理理念
1. 2. 3. 4. 顾客是(或者应该是)服务组织所有决策 和行动的着眼点。 顾客是所有事情(服务策略、服务系统以 及服务人员)的中心。 服务组织为服务于顾客而存在;服务系统 及服务人员为服务过程的实施而存在。 服务组织为服务于全体员工而存在,因为 他们一般决定了顾客对该组织所提供的服 务的看法。
二、服务的运作分类
一般传统的分类:根据提供的服务内容分类。如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交通服务等。 优点是对提供综合的经济数据是很有用的; 缺点是不能揭示服务的过程,对于运作管理的目的不明确。 运作管理的分类:根据服务产生过程中顾客接触的程度分类。分为顾客高度接触的服 务系统和顾客低度接触的服务系统。顾客接触是指顾客真实地存在
服务策略:核心与优势 制定服务策略首先要确定运作核心——即确定那些使得服务公司之间展开竞争的优势, 它们包括: 1)友好及善意地对待顾客——待遇; 2)服务的快速及便利——快速与便利; 3)服务的价格——价格; 4)服务的可变性——变化; 5)作为服务的中心或伴随服务提供的有形商品的质量(立等可取、保险政策等)。
包括重新委派工人以适 有义务向顾 应短期的需求变化的标 客表明服务 准管理;检查顾客与雇 承诺,从而 员之间的交流情况;管 使顾客能预 期服务效果。 理人员随时接待顾客。
要对执行承 诺和管理顾 客获得的服 务负责。
一个公司的服务过程如果不能获得竞争优势,那至少也应该与它的竞争对手拉平。 关于改进服务而投资,凯文· 科恩(Kevin Coyne)指出:“必须有达到最低标准 的投资,而不能与其他投资进行权衡取舍,他们是进行商务活动的成本,应当视 为必要的投资。然而,与竞争对手拉平常常需要比管理者期待的少一些的投资。 这有三个理由:其一,大多数服务的冲突和属性顾客并不会在意,除非在极特殊 的情况下;其二,一旦达到较低的服务水平,大多数顾客不会在乎顾客接触的服 务水平出现较大的变化的情况;其三,对于服务的实际水平,顾客的感觉比较模 糊。对顾客来讲,很难比较竞争者提供的那些服务。这样,两个服务提供商进行 接触服务时,可能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却得到相同的效益。” 衡量顾客满意度的经济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调查顾客,要求他们就服务和质量 的每一个条款在两方面进行评估:重要性和满意度。这就是说,把注意力放在顾 客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上来,特别要着眼与顾客满意率低于重要率的那些因素。
大多数服务公司经权衡后都会以较少的要素去竞争。(√) 服务机构的经理常常最强调的服务质量或服务的连续性。(?) 詹姆斯· 海克特(James Hekett)对181家国际知名服务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
服务人员的可接近性居核心要素的第一位。可接近性(定义为在任何时间, 通过多种联系渠道接触服务者的能力)是服务行业的“立足点”
办公自动化 常规方法
矩阵使用策略 图5-4与表5-1结合,可在运作和策略两方面应用。运作性应用反映在识别工人要求、运作焦 点和技术革新上;策略性应用包括: 1)实现运作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集成。二者的要求更明确,分析目的、设计变量更具体。如: 服务公司若采用“规范严格的接触”方式,则销售方面就可以投入较少的高技能员工。 2)明确阐述公司实际提供服务究竟有那些服务方式的组合。这些服务方式的组合,将使生产 过程变得多样化。 3)允许与其他公司提供的特殊服务相比较,有助于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 4)当公司成长时,适合公司的发展或寿命周期变化。在制造业的产品——过程局阵中,自然 的增长沿着一个方向(随着规模增大,由作业车间转向生产线)。然而。服务业的发展可沿着 对角线的任一方向,从而权衡销售和效率。
1) 服务过程与服务产品必须同时开发。事实上,在服务中过程就是产品。(许多制造业正在使 用像并行工程及面向顾客的设计等概念作为设计手段,以实现产品设计与过程设计的紧密结合)。 2) 支持服务的设备和软件受专利和版权保护,但是服务运作过程缺乏像产品那样的法律保护; 3) 服务包和确定的产品不同,全套服务构成了开发过程的主要输出; 4)全套服务的许多部分常常用于那些未加入到服务组织的个体,特别是专业服务组织(PSOs) 如:医院、律师事务所等,雇佣职员首先要进行资格认定; 5)很多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是全天候的。日常服务组织(RSOs),如理发店、零售店等很大 的灵活性。
工程运作以及维修等一些功能。它们的顾客是大组织中要求这种服务的各个
部门。一个内部组织常常会跨出只为总公司服务的范围,向总公司以外的组 织提供服务,成为一个服务经营个体。
如今,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许多基础设施的服务转变为上门服务,如急救车
把医生带到患者身边;汽车维修服务的流动维修车;电视购物把商业中心的信息 送到消费者的电视屏幕上等
顾客(Customer)
一、服务的性质
服务的性质归纳为以下七点:
每个人都是服务专家。我们都知道自己对一个服务组织有什么样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数次创造服务的过程 服务有其特色——在一种服务中行之有效的工作可能在另一种服务中却起着相反 的作用。
工作质量不等于服务质量。如我可以为你的车做很好的保养,但需要一个月才能 完成。
于服务系统之中,服务创造是指包含提供服务本身的工作过程。接
触的程度可以粗略地定义为顾客在这一系统中的时间相对于从事顾 客服务总时间的百分比。一般来说,服务系统与顾客接触的百分比 越大,两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联系程度越大。与顾客高度接触的服务
系统比低度接触系统更难控制和合理化。在高度接触服务中,顾客
能影响服务的需求时间和性质、质量或者感受到的质量;另外,由 于顾客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而导致高度接触服务系统内部作 相应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借助市场营销策略的帮助,如淡季达折、套餐服务、 特别服务等。因此服务中的运作管理职能很难从市场营销中彻底分离出来。
詹姆斯· 海克特(James Hekett)提出的服务组织设计的四个因素——“策略服务图象”
确认目标市场——谁是我们的顾客? 服务概念——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在市场中与众不同? 服务策略——我们的全套服务是什么、我们的服务运作着眼点在哪里? 服务过程系统——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过程、使用什么样的雇员和设施来完成服务? 首要的管理决策是选择目标市场和建立全套服务,然后建立一些步骤,以便直接运作 服务策略和设计服务系统。 服务设计及开发与典型制造业生产及开发的主要区别:
实现营销和服务运作的集成,以获得竞争优势 在服务中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将服务营销由于服务过程相结合,从而达到甚至超过顾 客的期望。这是必然的,是任何竞争领域都要强调的
高兴 满意
顾 客 体 验
生气 愤怒
不满意
奇迹
恶魔
服 务 水 平
图5-2 满意水平取决于服务水平
图5-3概要性地给出了产生服务优势和导致服务失败的各种因素。
“面对面顾客化服务”:表示必须通过顾客与服务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建立服务规格的服 务接触。如律师事务所、医疗服务、广告公司等。同时,服务系统资源的集中程度决定了 该系统是反映系统还是渗透系统。
表5-1是一个设计矩阵,它表明了随着顾客与服务系统接触程度变化而产生的工人、运作以及 技术革新方面的变化。
表5-1 工人、运作及技术革新和顾客与服务接触程度的关系 顾客与服务接触程度 低 工人要求 运作焦点 技术革新 书写技能 文件处理 辅助技能 需求管理 口头(表达)技能 记录电话内容 计算机数据处理 程序技能 流程控制 电气辅助 交易技能 管理能力 自助服务 判断技能 综合委托人意见 委托人与员工队伍 高
“面对面规范严格的接触”:表示那些在服务过程中很少有变化的情况——在创造服务过 程中顾客和服务者都没有太多的随意性。如快餐店、迪斯尼乐园等。
“面对面规范宽松的接触”:服务过程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如何执行该过程或作 为服务过程的一部分的物质商品方面,是可以选择的。如饭店、汽车销售代理商等。
服务运作管理囊括对外服务与对内服务两部分
对外服务 是一种组织管理,它的主要业务要求与顾客相互联系,以达到服务的 目的。如银行、航空公司、医院、律师事务所、零售商店、餐馆等。可以进
一步划分为基础设施的服务和上门服务。前者是指顾客必须到服务设施现场
才能接受服务;后者是指在这样的服务中,产品及消费发生在顾客周围(例 如去顾客家中做清洗或维修服务等)。 对内服务 是一种支持大组织活动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诸如数据处理、会计、
大多数服务都是有形服务和无形服务的组合,他们组成了一个服务包。该服务包 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进行设计和管理。
与顾客高度接触的服务是被体验的;而商品则被消费掉。
有效的服务管理需要对市场、个人以及运作过程的充分理解, 服务常常采用“冲突”的循环形式,他包括面对面、电话、电子机械和邮件之间 的相互交流。(“冲突”就是“以矛盾或斗争的形式相遇”,在服务经济中经常 会出现。)
三、服务组织设计
在服务组织设计中,必须牢记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服务不能存储。
在制造业,可以在萧条时期储备一些库存,以备高峰时期的需求,从而实现就业 水平与生产计划(生产能力)的相对稳定。 在服务业,必须适应市场回升的需求,“服务能力”在服务中变成了一个具有统 治地位的决策因素。服务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能力”。 服务能力>服务需求 服务能力<服务需求 过度的花费 顾客流失
第五章 服务行业的产品设计与过程选择 关键词
服务包(Service Package) 服务蓝图(Service Blueprint) 服务核心(Service Focus)
上门服务(Field-Based Services)
服务承诺(Service Guarantees) 与顾客高度接触(High Degrees of Customer Contact) 与顾客低度接触(Low Degrees of Customer Contact) 基于设施的服务(Facilities-Based Services ) 防故障程序(Poka-Yoke) 服务体系设计矩阵(Service –System Design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