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2015-09-16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浦东川沙县人。
他深感我国实业的不发达,学校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中学生毕业无就业之技能,而用人者又叹乏才,并受到美国职业教育的影响。
1917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等职。
黄炎培倡导建立了沟通教育与职业;采取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这个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他对职业的本质和对教育功能的分析。
他认为。
职业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应达到四个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可以看出黄炎培的教育思想一开始就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就职业教育论职业的局限,到1926年更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可以说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就是大职业教育思想。
主要包括以下论点。
1.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
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
这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学校与社会相沟通。
一般学校设施,皆以社会为根据,以落地不能动的飞机式为大戒。
(2)建教合作。
把教育和实业联为一体,一方安插人才,解决生计;一方即是开发地方产业。
(3)以适应需要为主是职业教育不可离的原则。
职业学校程度和年限,是完全根据社会需要和该科修习上的需要,而且职业学校修业年限宜分节,每节宜短,这也是他的原则。
在设置上不可拘系统而忽供求。
不能比照普教学制、系统设置,应是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
(4)职业教育应能包容一切。
黄炎培曾提倡过各式各样的职业教育,如裁兵后职业教育,伤兵职业教育,灾民职业教育,清室旗人职业教育等等。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受委托办理过伤残重建服务处,试办战后伤残职教。
总之凡有生计问题之处,都应有职业教育。
2.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黄炎培说:以广义的职业教育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
普通教育亦应改良以适应职业之需要。
小学应设各种职业准备科,或于高小设职业科。
中学不应专以准备升大学为目标,升学准备,就业准备必须合一。
专科学校的使命在造就实用人才,同时亦须重视人格训练,以免由于实用而流于功利化。
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在培养崇高的人格及深博的学术。
课程必须专精,不必繁重。
3.职业教育应育彻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
其体系应该是: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
4.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
一贯的,即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沟通;正统的,指学校教育以准备升学为常例,准备就业为例外的传统观念应根本打破,以普通教育学校为正统的教育,以职业学校为偏系的教育,这种陈旧观念应彻底铲除。
5.实施全面积业教育。
全面的职业教育是:既要培养职业智能,又要培养职业道德与服务精神,既要学习科学知识,又要特别重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要联合训练;须绝对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但着重职业智能,而且还要
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
培养的学生不能缺乏能力,而富于欲望;重视谋职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区别于改良艺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