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给排水工作的几点发展建议
现阶段,政府倡导城市发展面向绿色、可持续,而各大城市却纷纷出现雨水资源浪费、频频外洪内涝等各种问题。
作为城市的规划者和给排水工作者,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把城市给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分别提出了创新性的发展建议。
标签:城市给排水;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前言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市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那么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给排水系统则是基本建设中的关键。
给排水系统一方面确保城市地面水能够实时排出,避免城市内涝。
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城市水源供给,设计科学的给排水系统甚至会缓解某些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总之,给排水系统的科学与否是评判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就目前我国城市的给排水现状来看,我们的及排水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制约着城市更好的建设与发展。
1 城市现有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现有给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十分重视道路建设,而忽略了配套的给排水的管线建设。
由于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的限制,在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无从下手,也出现了很大漏洞。
在我们传统的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认为将城市工厂、城镇居民等产生的废水和雨水尽快排出城镇。
然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
所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势在必行。
在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时,有关从业人员应该注意把废水净化再利用、雨水存蓄利用等此类功能纳入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功能中。
同时,很多时候我们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者忽略了对本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利用和改进。
要知道,立足于城市生态系统本身规划设计出来的给排水系统对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城市的生态环境会作用于这个城市的经济效益,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给排水系统的发展。
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在城市给排水规划时,各项基础性的数据需要精确的计算。
目前各个单位所运用的指标、数据、标准以及分析工具等通常都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可事实上,我国各个城市和区域间对于用水的习惯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全国上下使用一样的标准和规范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1.2 城市现有给排水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道
由双车道变为四车道甚至八车道。
然而,地下建设却远远跟不上地上建设。
很多管道由于材质不好,一般采用镀锌钢管及灰口铸铁管,再加上长时间埋在地下,老化现象严重,极易发生爆裂。
另外,在道路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对地下管线情况掌握的不是很好,没有办法准确的把握地下管道的线路,经过车辆的碾压以及施工机械施工,地下管道爆裂事故频频发生。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事发路段的交通秩序,也为居民的正常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此类爆管现象的频频出现,说明我们面对施工、恶劣天气等这种急性事件的处理能力跟一些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没能把城市最新的给排水系统信息提供给工程施工方。
除了给排水管网存在问题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不健全。
一些地方污水处理设备与人均制造污水量不配适,污水处理能力低、效率低。
2 关于城市给排水工作发展的建议
2.1 关于提高城市给排水工作在设计的合理性方面的建议
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统筹安排所有的规划目标,结合城市的自身特点长远的规划该城市的给排水系统。
面对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可以统筹考虑自然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条件因素,通过利用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来积存、吸收、净化雨水,并以此应对强降水。
我们通过增强对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和管理,尽量缓解城市内涝,从径流源头消灭供水污染,实现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改善城市景观,在城市内部建立起一个全面有效的给排水系统。
这样的统筹规划,在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的同时,有效利用了各种水资源。
具体来说,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系统,目前采用的是雨、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
在此后的规划中我们可以采用雨、污水完全的分流制给排水管道系统。
一旦这种雨、污水的分流系统建成,我们就可以对不同性质在传统的规划设计中,污水处理厂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各个河流的下游、城市的郊区等。
但是这种布局会使污水厂距离再生水用户较远,铺设再用水管道的费用相应增加。
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可以尝试打破常规,在距离再生水用户相对较近的地方建设一些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这样可以发挥规模效益,降低建设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行和定期维护的费用。
还有就是要注重科学技术与专业人才的互补。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的参数繁杂,且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是一个学科交叉领域。
所以传统的专业人才如果经验不足,可能很难达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给排水系统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除了在数据测算、质量检测等方面为我们提供帮助,还要在检测分析各种水资源信息领域发挥作用,帮助我们制定一个区域的数据测算标准。
总之,要将优秀人才与先进设备相结合,实现现代化、高技术的工作流程。
2.2 关于城市给排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议
给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直接决定着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危和生活质量。
同时,绝大多数给排水管网深埋地下,一旦出现问题和事故,修起来非常不方便,会消耗很大的人力和财力。
在修理时,还会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所以我们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举足轻重。
面对给排水管网经常发生爆管的问
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管道的材质、铺设给排水管道时所挖沟渠的深度和沟渠的填埋方式。
以前的给排水管道多为钢、铁材质的,承压能力较弱,现在随着地上建筑越来越高,道路上汽车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采用承压能力较强的复合管。
这种材料的管道还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同样的,随着地上建筑情况的变化,铺设给排水管道时所挖沟渠的深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计算。
管道铺设后期,对沟渠的填埋方式也要仔细考究。
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出现路面塌方、管道爆裂的现象。
总之,在沟渠填埋时,技术人员要对填埋方式加以选择,并向施工人员详细说明。
对于一些经常发生城市内涝的地方,要尽快建设给排水系统的信息调配中心,及时收集因施工等各种原因而导致爆管事故的信息,然后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尽量将此类事故的影响减到最小。
在给排水系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较多,往往由于各单位交流不足导致整个团队施工的效率低下,给排水管道系统的质量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施工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实行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这样一旦在质量检测中发现问题,就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同时,提前出台这样的责任制度可以督促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更加认真细致。
3 结束语
一个城市给排水工作者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对这个城市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给排水工作的效果与这座城市里的居民能否拥有一个优美的生活氛围、健康的居住环境、和谐的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城市给排水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以上我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
透过这些建议,我更想带给广大同仁的是:我们在工作中要敢于打破传统,质疑标准。
实践经验与专业素养才是我们坚定的信仰!
参考文献
[1]陈炜.浅谈给排水施工的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09):70-71.
[2]张文丽.浅谈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7).
[3]方宏.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