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信息技术发展启示

国外信息技术发展启示

国外部分地区信息技术课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普遍意识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获取知识、从事工作及享受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此,世界各国都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工作,竞相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

以下,我将结合所查阅资料列举国外部分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并总结其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1.美国:
1996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一项“教育技术行动”。

行动纲领指出:到2000年,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中受到教育,该行动提出这次挑战的四大支柱是:(1)把所有教室和图书馆都连接到信息高速公路上;(2)让所有老师和学生均可在教室使用新型的多媒体电脑;(3)使优秀软件及在线学习资料成为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4)培训和支持所有老师以帮助学生使用电脑和上网学习。

美国政府将用20亿美元推动所有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整个计划每年开支达100亿至200亿美元。

自1995年美国国会前技术评估办公室发布《教师与技术》以来,己有约40个州将信息技术能力纳人教师资格认证或续证要求,同时各州也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信息技术标准。

美国的国际教育技术学会也出台了所谓的《全国教师信息技术标准》。

教师教育认证机构如全国教师教育认证理事会也将信息技术纳人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标准之中。

由此而来,各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以及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也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以及公司和一些基金会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投人了大量的经费。

2.英国:
英国是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较早的国家。

早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1988》中就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了全国的统一课程中,并于1994年10月正式把信息技术(IT)作为一门国家基础课程,从“设计与技术”科目中分化出来,成为与历史、地理同等地位的课程。

1997年10月1日,根据《教育法案1997》,英国新成立的课程与资格署对1995年国家课程进行了修改,将课程名称更改为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通过ICT教育促进学生在心智、道德、社会伦理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协同工作、主动获取知识进行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8年4月16日英国政府公布了题为《我们信息时代》的政策宣言,并确定1998年为英国的“网络年”。

英国首相布莱尔于1998年10月正式为全国上网学习计划掀开序幕,这个计划包括:(1)使学校所有的计算机现代化;(2)为全国教师提供机会,以更新他们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技能。

该计划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络进入一些偏远地区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教师也能够在网上分享他们的构思,家长则能通过网络协助孩子做作业。

3.日本:
日本政府于近两年实施了一项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100所中小学联网”的试验研究项目,共有遍布日本各地的111所中小学参加试验,所有试验学校均联接英特网。

该项目的目标是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

其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全日本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以增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韩国:
推进信息化教育计划,根据这项计划,韩国在年内投入5678亿韩元普及信息化教育。

为全国1万所中小学追加提供12万台电脑,向34万名教师追加提供7万多台电脑,向20万个班级追加提供9.3万多台收录机,以改善多媒体教学的环境。

同时,还在7400多所学校内建立校内计算机网络,并在5年内免费使用。

5.瑞典:
1998年,瑞典国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学习的工具——全国中小学实施信息通讯技术计划》,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1)提高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技能;
(2)加速全国校园网的建设,倡导建立欧洲中小学校园网;
(3)为每个学校建立自己的电子信箱;
(4)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善残障学生的学习条件。

为实施计划,瑞典政府专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指导委员会并在3
年内为该计划拨款15亿克朗。

6.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专门制定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府在1997~2002年内投资20亿新元以购置电脑、为学校建立全面的网络、开发软件及教材、教师培训等,并每年拨6亿新元作经常性开支。

该规划规定,至2002年的目标是:
(1)所有学校内每两个学生拥有一台电脑,30%的课程使用电脑上课;
(2)学校内所有教室及其他学习场所均可联通网络,以获取学习材料;
(3)所有教师及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均拥有电子邮件。

7.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政府投资115亿美元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中明确强调向中小学推介信息技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求学校的学生环境象图书馆、电脑设备、科技实验室、远程教育网络的交替相通皆应具备国际水平。

8.德国
德国于2000年5月出台的一份决定中提出,在未来5年内,由联邦政府与16个州政府各出资一半,总计联合投资1亿马克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加拿大的《为了热爱学习》的教改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终身学习体制,信息技术被视为促进学习体制改革的四个关键性领域之一。

澳大利亚提出的十大教育目标中的第六个目标是开发学生的能力,包括处理信息与应用电脑的能力。

启示:
一、因时制宜且因地制宜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真正的从“三维目标”出发又完成三维目标的实现,使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的形式等更加趋于合理。

二、提高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相关单位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对加大在软硬件资金上的投入,增加硬件数量并提高改善硬件质量。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力保障。

三、对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全国教师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

对教师饿培训,技术技能和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包括教师对于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尤其是技术与目前实践的一致性与技术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教师对于使用技术的教学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还有教师的社会资源,即教师如何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的知识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