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新特点
郑羽
〔编者按〕2009年9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外交部前副部长、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中国驻俄罗斯前大使刘古昌等近百名外交官、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我们选取其中的几篇发言刊登如下。
中俄建交60周年是我们两个伟大民族共同的节日。
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不仅有最初的10年蜜月,而且还拥有进入21世纪以来富有成效迅速发展的10年。
在这10年里,中俄关系曾显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其一,新世纪之初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关系处于新的发展平台。
这种战略协作关系通过2001年7月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及后续文件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两国的多领域合作得到了全面规划,两国在全球问题领域,相邻地区和双边领域的合作开始更加均衡与全面的发展。
其二,全面解决了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随着2004年10月16日《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署,中俄边界划分问题全部解决,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并为相邻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民交往开辟了新阶段。
其三,两国的友好协作关系开始具有更加深厚的民间基础。
从2006年开始,我们两国政府精心组织了“中国年”、“俄罗斯年”和“俄语年”,明年还将举办“汉语年”,加深了我们两大民族的相互了解,深化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其四,中俄战略协作的静态劣势和和动态劣势都发生了微妙变化。
中俄两国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俄两国实力与西方集团对比的明显
的静态劣势,中俄之间双边合作的加深也减弱了彼此间不能够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持和投资支持的动态劣势,使双方之间的战略协作更少的受到各自与第三国关系的牵制。
中俄美三角关系中中俄两国的地位开始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其五,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实际功能,有效地改变了相关地区的战略态势。
例如,2005年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合作,有效地遏制了美国的战略攻势,使美国在该地区陷入外交困境。
中俄两国在朝核危机和伊朗核危机问题上的合作,使美国难以在上述两个领域实施单边主义政策,既难以动武,也难以组织严厉制裁。
其六,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已经开始由资源互补转化为战略互补,成为两国共同发展的驱动力。
2009年2月,两国签署中方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的协定以及在东西伯利亚地区长期的能源合作协定,2009年6月两国元首会晤期间签署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合作规划纲要》,标志着两国经贸合作进入崭新阶段,致力于共同发展已经开始成为两国经济关系的战略内涵。
展望下一个6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俄关系必将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常玢)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