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宁夏石嘴山7530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发析。
结果:观察组40例中,治愈28例,占70%;有效10例,占25%;无效2例,占5%,有效率为95%。
对照组40例中,治愈20例,占50%;有效8例,占20%;无效12例,占30%。
有效率为70%。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多数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加之对治疗预防的担心,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
负性心理可导致病情恶性循环,激发心身其它疾病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临床治疗的特点、远期效果、注意事项作简要介绍,让患者明确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全程的不利作用,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丰富住院生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加强家庭、社会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全程。
(2)用药指导早期正确的应用抗生素是对老年细菌性肺炎进行治疗的关键,必要时可适当
延长疗程或联合用药。
初始可依据经验治疗,在肺炎致病原明确后,依据始经验治疗的反应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决定是否对抗生素进行
调整。
依据老年患者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若伴有肺炎并发症和严重慢性疾病,可联合用药,或选择强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喹诺酮药物治疗时,需对肾功能和血药浓度行密切监测,禁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3)用药观察老年患者多伴有其它基础疾病,在对肺感染进行控制的同时,需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故输液量及用药品种相对较多,输液时间延长,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输液过程的观察,依据病情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防止诱发肺水肿和心衰。
输液前询问有无禁忌症及过敏史,禁止对糖尿病的患者用糖输液,减少严重肾病和心脏病患者的盐水输液量,或尽量不用。
协助患者在输液时入厕,并防止液体外渗、针头脱出,患者坠床,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用药的同时,给予低流量间断性吸氧,对因缺氧诱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预防,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
(4)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半流质、易消化饮食,以利于痰液湿化,方便排出。
患者机体因疾病伴有的高热而呈较大消耗,故应进食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多吃水果,以对维生素和水分进行补充,维生素a可对呼吸道黏膜起到保护作用,维生素c可使人体抵抗力增加。
(5)纠正缺氧老年患者行吸氧治疗对重要器官的发病及衰老起到延缓作用,推迟和减少疾病发作,对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呼吸、肺
气肿等疾病,采取吸氧治疗可缓解痛苦,提高血氧饱和度。
通常采用面罩和鼻导管给氧,对给氧时间进行控制,吸氧流量宜在
0.5-1l/min间。
老年患者多数咳嗽无力,痰液因失水黏稠度增加,使排痰出现一定困难,感染进一步加重。
静脉和口服补充水分是对痰液稀释的有效方法,必要时可给予祛痰剂应用,超声雾化也可协助将痰排出。
(7)出院指导嘱患者饮食以易消化和清淡为主,宜吃高蛋白食品,对三餐行合理安排,增加机体营养,少吃和尽量不吃刺激性食物、凉食和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房间通风,室温保持在18-25。
c,调整室内湿度,注意通风及清洁。
指导患者适当锻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运动量逐渐增加,以适应机体各脏器功能需要。
忌烟酒,呼吸道上皮细胞因抽烟会加重损伤,易引发慢阻肺,更易诱发肺炎。
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到院复查。
在冬春高发秀节,外出时嘱患者做好保暖工作。
1.3 疗效评定治愈:血常规呈正常恢复,临床体征、症状消失,肺部片状阴影胸片检查明显减轻或消失。
有效:临床体征明显减轻,症状基本缓解,肺部状阴影胸片显示较前减轻,血常规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体征无好转,症状无明显减轻,胸片或血常规检查无好转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40例中,治愈28例,占70%;有效10例,占2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40例中,治愈20例,占50%;有效8例,占20%;无效12例,占30%。
总有效率为70%。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病,具有较高病死率,老年患者耐受性和机体应激反应均较差,呼吸道屏障功能降低,细菌易学浸入而诱发肺炎。
其病理机制为,老年人为高危的易受肺炎球菌感染的人群,呼吸系统和机体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和衰退,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易侵袭。
老年患者伴有其它多种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肺炎并发的原因。
肺部在不良环境刺激下也易发生损害,同时受气候的影响也较大,烟酒、过度劳累、受寒均为影响肺脏的因素,创造了病原体侵袭的条件[2]。
依据病因对肺炎进行分类,具体包括理化、感染因素及变态、免疫反应。
因受老年患者机体衰退特殊性的影响,呼吸系统在病发肺炎时缺乏典型呼吸系统症状,x线检查有较低检出率,病情进展迅速,治疗相对棘手,恢复期较长,故临床护理干预显得更为重要。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干预采用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创造性、个性化、有效性的新型护理模式,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概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纠正缺氧、生命体征观察、出院指导,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对老年患者行针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李月梅.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3):79.[2]袁影.老年肺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9,30(16):71.。